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阿鹘产的骑兵冲上来。

潘小安他们也抽出大刀。亲卫兵的刀,从早先的长刀,到后来的弯刀,再到现在的大刀。

这刀也是经历了几次变化。长刀不适合马上近战,对于武艺的要求更高。

弯刀更适合鞑靼人使用。中原人还是喜欢用直刀。

而这种大刀,就刚刚好。一米多长,十五公分宽。刀背厚,刀刃锋。

骑马时,大刀背在身后,只要一低头,就能很快的拔出来。

铁骨朵对阵大刀。

安国骑兵的盔甲,可以抵御铁骨朵,虽然被震的骨头疼,但总不至于丢了性命。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懵头不伤脑。

但女真人的盔甲,却抵挡不住大刀。他们的盔甲,其实就是熟制的皮革。

这时候的女真人,和野人也没有差多少。他们几乎没有工业基础。

阿鹘产心情复杂。他看着自己的部将,一个个倒下,难受的要死。

他将马上的骨朵,一只只向潘小安打来。

潘小安俯身在黑枣马上。这马聪明,带着潘小安躲闪。

潘小安也是接连打出三枚飞石。

一枚打在马的眼睛上,一枚打在阿鹘产的手腕上。还有一枚打中他的胸口。

战马吃痛,扬起前蹄。

阿鹘产摔落马下。

没等他的侍卫前来营救,就被司巴达一刀砍死。

女真人见头领被杀,气势输了一半。安国骑兵趁机掩杀。杀的这些女真人,人仰马翻,死伤无数。

潘小安收拢军队,向堡垒进攻。这些躲在土楼里的弓箭手,还挺狡猾。

他们依托地利,射冷箭。

直到潘小安派出盾牌兵,拿着火药前去。几声爆响之后,躲在堡垒里的弓箭手,就魂飞魄散。

其他堡垒里的弓箭手,就吓得举手投降。

这一个个大烟筒似的堡垒,也亏他们能想出这种防御工事。

潘小安带队进入东丹国。

东丹国贵族们,带着族人和家仆抵抗。但这些人手里的武器,更加不堪。

很多人手里还拿着榆木棍,枣木棍。

司巴达带着土着勇士,前去厮杀。他们作战冷血。

在他们眼里,只有潘小安不能杀,其他人都可以杀。

鲜血飞溅,战火蔓延。人惊马叫,鬼哭狼嚎。

唯有那一群羊,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还在低头吃草。

女真人终于投降。在阿鹘产的妻子带领下跪伏在地。

他们祈求潘小安,只杀成年人。放过他们的孩子。

而她们这些女人,自愿臣服为仆。伺候强大的君主。

这是部落人生存的智慧。面对强敌无法战胜时,他们就会选择投降。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这句话可不仅仅是宋人的专属。

潘小安接受了他们的投降。女真人交出了武器与财产。

潘小安看着这些畏惧的眼神,颤抖的身体。他的心里有点悲哀。

古往今来,这种事每天都在不停的发生。

争斗永不休止。

人们到底在争什么?难道自己的资源,不够让自己的人,生活的更好吗?

箫贵哥带着契丹兵赶到。

“箫贵哥你来帮我善后吧。只要他们不再反抗,就留他们一条命。”

箫贵哥懂潘小安的政策。“安王,我会处理好这一切的。”

箫贵哥察觉到潘小安的异常。她知道潘小安心里又烦躁起来。

“安王,你跟我来。”

箫贵哥带着潘小安,来到一处破烂帐篷群。

里面都是契丹女人。她们一个个面黄肌瘦,头发干枯。

“安王,这些都是我们契丹贵族。你看,女真人是怎么对待她们的。

她们住在破烂的帐篷里,吃着最差的食物。不论寒冬还是酷暑,她们都要不停做工。

更过分的是,这些女人还要被金国男人欺负。”

“箫贵哥,你们契丹人也曾这样对待我们宋人。”

箫贵哥愕然。她立马跪倒在潘小安面前。

“那请安王将我变为奴仆,来为我的族人赎罪吧。”

潘小安自知失言。他拉起箫贵哥,“你这是做什么?我只是说了一句实话而已。”

箫贵哥哭起来,“可你在埋怨我。我好心开导你,你倒是把气撒在我头上。”

潘小安给她抹去眼泪。

“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说犯了错,自然要被惩罚。作恶的,迟早遭到报应。”

箫贵哥扑进潘小安怀里,“我们契丹人是不好。待你们宋人不好,待女真人也不好。

所以,我们才有今天的失败。被人灭了国。

可你们宋人呢?强大的时候,待我们可曾好了?”

潘小安被她怼的无言。

“是啊,纠结对错没有意义。这世间哪有对错啊。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而已。”

就好比说一加一等于二。这是基础数学的正确。可一群羊融入到一群羊里,还是一群羊。

“你倒是伶牙俐齿。反驳我时,强硬的很。”

箫贵哥用头顶着潘小安的胸口,“我的温柔,你不知道吗?”

“把你的族人解救出来吧。”

箫贵哥感谢,“安王,我不会再让仇恨延续了。”

“你知道就好”

契丹人当然认识箫贵哥的装饰。“你是我们辽国的王妃。”

“我的族人们,辽国已经没有了。现在,咱们都是安国人。

这是一个仁慈的王。跟着新王,你们都能过上好日子。”

“王妃,你救了我们的命。你就是我们的王。”

箫贵哥摇摇头,她指着潘小安的背影,“他才是咱们的王。”

潘小安要把这里的人,迁到贵德州去。

贵德州的铁县开采煤矿,冶炼铁矿,都需要劳动力。

这几千户渤海人,宋人与金国人,正好可以弥补铁县的劳动力不足。

一场浩大的迁徙,在东丹国展开。

而留下的五百户契丹人,则拥有了大片草场。他们便成了潘小安钦定的养马户。

他们可以在东丹国自由的牧马。而他们养出的战马,除了缴税的马匹。

其余马的定价权,交给契丹马户来定。

有这样一片马场,为安国骑兵贡献马匹。这为安国军纵横天下,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仁慈的王,请让我们也留下来牧马吧。”渤海人请求。“我们愿意交纳更高的马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