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师厚移镇凉州已经有一年半

凉州在西北,算是与灵州相当的重镇,无论是人口还是战略地位,都相当紧要,否则李业也不会必须让自家兄弟,坐镇掌握。

在李业的努力下,凉国施行了基本的文武分离,虽然实际上,作为凉国政权的三号人物,凉州刺史兼河西布政使韩群,还是不敢和杨师厚唱反调的。

但相较于以往,地方官吏在藩镇兵将面前,屁都不敢放一个的状况,还是已经改良了许多。

于是乎,杨师厚的绝大部分精力,都投注到了训练八千五百河西军之中。

因为纪律严格,李业麾下军队,待遇向来比一般藩镇强,但同样的,训练强度也要大得多。

基本做到三日一操的水准,所谓操,是指集训,也就是结阵演练,并不是说三天才训练一次,如战斗技能,什么格斗、射术的训练,肯定是天天都有的。

在士兵的训练方面,其实杨师厚做得,比符存审还要好些,这也和他严谨的性格相干。

同时,李业建立的军政学堂,从两年前,就开始在凉州、秦州推广。

河西军也建立了自己的武备学堂,将军中优秀士卒轮换培训。

为此,李业专门让敬翔、李振和杨师厚等人,共同商定了一个总的教材,用于培训军官和操练士卒。

敬翔对于李业的想法,相当叹服。

这个时代,虽然也已经涌现出大量优秀的军事着作。

但其中,大部分,如《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以及国朝初年,李靖等优秀将领的着作,都是在宏观的论述战争规律,许多甚至是军事哲学,而非具体的战术。

更不会深入到阐述队、火这种十几人,几十人规模的战术安排。

这些兵书,对于培养高级将领、统帅,固然是优秀的作品。

但李业所需要的,却不是这些。

他需要的,是一部马步军操典。

系统的规范、介绍,军队中,涉及的编制、装备、训练方法,行军、驻扎,以及基本战术动作等等。并非是宏观战略,而是细枝末节。

因为他要培训的,不是高级将领,而是基层军官,乃至于士官。

历史上,第一步系统达到这个标准的,是北宋名臣曾公亮所着《武经总要》。

但武经总要与其说是操典,更像百科全书,太复杂,李业没有精力编纂,对于文化水准极低的将士们也不友好。

他真正想要对标的,其实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戚继光的《纪效新书》。

纵观历史,戚继光并不是最顶尖的名将,但毫无夸张的说,他却是最顶尖的军事家。

因为戚继光真正把练兵和打仗这件事情,变成了一门谁都可以学的技术。

可以说,以其思路训练出来的部队,已经接近了近代化军队的门槛。

毕竟自古以来的强军不少,但却很难复制,往往都是本时代出类拔萃的存在。

而戚继光那套不一样,只要你识字,读完他那半白话写的兵书,并且不折不扣执行,诶,你也能拉出一支戚家军来。当然,能不能不折不扣执行下去,那就是你的问题了。

以至于直到清末、民国,《纪效新书》、《练兵实纪》,都还有极强的参考性,尚未过时。

这种参考性可不是《孙子兵法》那种宏观意义,而是真的能直接上手,照办的!

而李业所需要的,就是一部戚继光这样的“陆军操典”!

敬翔一开始还没有完全理解,李业的要求,初步和几个文化水准稍高的军中将校,如张归霸等人,编写了一部“校军通论”的初稿,大体就是参考此时流俗的,《太白阴经》、《卫公兵法》等兵书。

李业却大为摇头,稍稍翻阅便否决了。

这让花费两月的敬翔等人大为不解。

李业想了想,最后还是决定自己动手,提笔写了一份近万字的目录,和前两篇内容,交给敬翔几人参考。

待诸多文武传阅之后,却是十分惊诧。

因为大家也都是文化人,也不是没读过兵书,却从来没见过这样的。

李业是用几乎白话的语言写的,并且要求全书都用半白话,方便士卒学习。

开篇目录,就没什么此时兵书常见的大道理

而是开门见山,分为十五章

选卒、队伍、兵制、行止、律令、休驻、旗鼓、补给、军械、临阵、追俘、短兵、长兵、弓弩、马军。

这些名目,也是李业在仿造自己印象中的《纪效新书》目录,略作改变

每一章,要详细到具体实施的举措是哪些。

比如一个队正,如何安排手下不同士卒的任务,行军时哪些警戒,哪些探路,哪些断后?

驻扎时,哪里修营,哪里放哨?如何传达命令,旗语、鼓声如何识别,甚至到埋锅造饭,行军时粮食供给多少,临战时供给多少,战马又是多少,哪些种类的食品,伤员如何安置等等。

事无巨细,都要一一讲清楚,不能有丝毫的含糊。

诸多文武精英们看完后,都有些皱眉,实在是闻所未闻。

因为在过往,这些东西,其实都不算兵法讨论的东西,更多的,是基层军官的技能。

而基层军官,又都是靠个人入伍经验,逐渐积累起来,或者是世代从军,口口相传的。

有些藩镇、神策军将门,甚至就是靠这个吃饭的。

而李业,却是将之编为教材,直接通行全军。

敬翔很快就提出了两个很致命的疑问。

首先,按照李业要求的这个详细程度,如此多内容,又得用半白话来写,少说要有七八万字。

相当于十几部孙子兵法,四五部春秋,想要推广起来,未免有些难,而且军政学堂的学员,一年多的学制,未必能学完。

其次,这兵书里把凉军各项编制、训练方法、纪律讲述的明明白白,如果落入敌对势力手中,岂不是授柄于人?

敬翔的两个问题,可以说直击要害,也说出了大多数文武精英的心思。

尤其是第二个疑问,才是大家最怕的。

也正因如此,古代如《孙子兵法》这种,大而化之,只是哲理和宏观意义的军事学着作,都能畅行天下。

但涉及到具体技术操作,往往都是各个将门世家,自己关起门来,口口相传的东西。

李业听完敬翔的劝谏,却是大为摇头叹息

“子振还是没理解我的意思”

对于敬翔的第一个疑问,其实并不难。

因为唐代,尤其是唐末,造纸术早已成熟,而雕版印刷也已经出现。

儒家七经加起来几十万字,不照样能推广?

而且李业隐约记得,就是在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政权将儒家七经刻为石碑,确立流通版本,最后通行天下的。

李业又不是要所有军政学员,人手一本

只要教员有就行了嘛

而且针对不同兵种,还可以进行删减教学,比如步兵军官,就没必要仔细了解骑兵操典的内容,骑兵军官亦是如此。

因为他培养的,不是独立领兵的中高层将领,而是队正、队副级别的基层军官,并不需要面面俱到,至于以后晋升了,再加深培养,补上短板便是。

而对于敬翔提到的第二个,也是最关键的问题。

李业却并不在乎

别人知道就知道呗,知道了又能如何?

他有这个自信,阴谋诡计是夺不了天下,历史大势之下,能夺天下的,都是阳谋。

当年秦国横扫天下,吞灭六国。

秦国强大的路子,商鞅变法的内容、秦军的编制、战术,六国不知道吗?商鞅自己都是关东跑来的!

可那又如何呢?

老蒋不知道我军是靠土地革命,是靠三湾改编、支部建在连上,战斗力飞升的吗?我军叛变过去的人又不是一个两个,但他知道就能学吗?也要学得了啊。

同样的道理,李业为什么要担心那些军阀、兵痞习气根深蒂固,牙兵骄横抗命的藩镇,从自己这里“偷师”呢?

哪怕是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朱温,都达不到李业现在,对军队的掌控程度。

当然,其他藩镇军队,如果只是删减的效仿其中部分内容,也能达到提高战力的目的。

但是,李业既然自信代表这个时代,历史进步的方向,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将军事操典普及全军,会不会令敌人学了去,只是未知数。

可对于凉军而言,这却是实实在在的提升自身实力。

如果因为这个原因,就选择裹足不前,那不成满清了?

真要一统天下,开创新时代的政权,哪里连这点自信都没有,因为可能的威胁,就自废武功。

于是乎,李业就举了商鞅变法的例子,向敬翔,也是向诸多文武精英解释。

至于名字,李业最开始是打算直接叫“纪效新书”的,但还是觉得不能太无耻,最后还是改做《凉王马步军纪效操典》,就开始编纂工作,后来一般称为《凉王操典》、《中祖操典》。

李业亲自点将,自光启二年开始,集结了符存审、杨师厚、李唐宾、张归霸、葛从周诸多大将。

以及张承业、李振、韦庄等参与过后勤辎重调配的文官。

以敬翔领先,自己亲自督导编纂

当然,这些文武大员都各有任务,只是兼职参与而已

真正带着几十号文员主导此事的,乃是新任军政学堂祭酒,刘鄩。

过程中,还征询了数百百名军中,资历较老,战斗经验丰富的中下层军官、老兵意见,将这些人提供的材料汇集起来。

由于李业麾下老卒,来源丰富,从西北到淮南、蜀中都有,以至于这些材料十分丰富,高达百万字。

以至于,从几个出身淮南的老卒那里,刘鄩甚至记述到一些有关水战的经验。

为此,李业专门让张承业从府库里调配几百斤纸,交给刘鄩

刘鄩带着四十名从亲事府、帐内府调来的文员,和二十名军政学堂教员,甚至连学生都被抓了包,参与进来。

从光启二年开始,花了一年半的时间

对各项材料,以及诸多文武大员编写的内容进行组合、删定,又交给李业、敬翔、杨师厚等人批改。

先后反复上交、打回,修改了六次,终于在光启三年末,定下了初稿。

这样一部集合了凉军从最高层,到最基层,几乎全部智慧的军事教科书终于出炉。

全书七万七千字,李业让灵州刺史李愚主持,刻制雕版,第一批印刷了两百份,先开始在军政学堂内部用于教学。

后来又开始传抄,分发给了军中都将一级将领,用于日常训导麾下队正、队副。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出身于军政学堂,识字的基层军官,都纷纷动手将之边学,边抄录下来。

很快,就开始在全军当中传播

也成为了凉军日常训练的战术范本

日常操练,基本都按照其中内容来。

这其实也是李业,对于“军队制度化,军官官僚化”的一个努力。

李业现在,就是努力把“兵权关进制度的笼子”。

用制度化的管理,来替代那种“兵为将有”,的军中人身依附关系,从而达到集中军权的目的。

在这一点,后世很多人认为,宋代军队是被管得太紧,其实恰恰相反,是管的太松。宋代军队之所以拉胯,就是因为“五代遗风”那种兵痞风气,没有改变,反而有所加重。

这种情况直到明初朱元璋建立卫所制后,才有所更正。

李业到底还没有老朱那样的本事和条件,几个世纪后的卫所制,也未必适宜于此时,况且让凉军士卒全去种地,不发赏赐......李业还是担心自己的身家性命。

不过即使如此,他也有所效仿

比如在与党项接壤的宥州,李业就让郭崇韬所领的怀德诸县,施行兵民合一的军屯制,所属的四个都,与凉军效节等野战军不同,而是“屯驻都”。

由当地汉民青壮编练,分发武器,平时屯田,农闲训练,战时为兵,用来防备党项。

因为这些人本来就不是军队,自然也没有藩镇习气。

且他们本来就受党项骚扰,关乎自己家人安危,自然也就积极响应训练。

只能说任何制度,都是有保质期的,虽说历史上到了明末,卫所制糜烂不堪,但不能就说人家没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