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国皇帝的回复很快,或者说非常着急着见周国的皇帝周寒。
一般来说,两国皇帝见面,是非常重要的事,光是确认两方的见面不会出现意外,就需要最少半年的时间,毕竟周国帝都上京城与巴国皇城圣恩城距离太远,光是单程距离,在这个交通极度落后的世界,就需要近两个月的时间。
“使者是乘船从巴国来的。”诸葛司向周寒汇报。
游灵河的上游,也在巴国境内,而巴国的使者就是乘船从上游一路急速下来,到上京城境内的游灵河附近的临河城,再经由临河城到上京城,期间只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速度极快,如果不是途中被丰穗城和宛城的各个河道关卡拦住检查,恐怕能更快到达。
“莫非巴国出了什么事情?”周寒摸着下巴皱眉,这实在是太反常了,那巴国的皇帝非常着急见到自己,似乎有什么在他身后驱赶着他一样,让那巴国皇帝恨不得立刻将巴国丢给周国,这种异常的事情,周寒从来没有遇到过,也完全无法想象得到。
“陛下,是不是等暗部的人调查回来后,再决定?”诸葛司问道,暗部的人是走陆路去巴国的,因为走游灵河容易被盘查,而走陆路,估计得有个三五个月后才能得到巴国皇帝这么着急将巴国送予周国的缘由,而现在已经是七月了,天气开始转凉,再过三个月就是冬季,也许巴国的冬季很暖和,但周国,至少上京城附近会下大雪,而那时候,暗部的人是不好回来汇报的。
周寒沉默的用右手摸着左手食指思考着,但无论他怎么想,除了亲自见一见那巴国皇帝外,再无法得到让自己满意的答案了。
“派人告诉使者......”沉默了有半个时辰,周寒才开口:“不,直接派人快船进入巴国,去见那巴国皇帝,告诉巴国的皇帝,朕在丰穗城西南面,游灵河边等待他。”他说的那个位置,也是周国与巴国的边境处,那里因为是两国边境,虽然两国是盟友,但却没什么人,而十分荒凉。
“陛下,这太危险了,请陛下三思。”诸葛司立刻出声阻止,到皇帝亲自到边境处见别国的皇帝,这如果是敌人的阴谋,那皇帝的性命就危险了,而周寒是周国百年来最英明神武的皇帝,他身为宰相,必须阻止,否则没有了周寒的周国,势必将衰落,甚至因此被灭国,这在这乱世中,是十分有可能的。
“陛下,还是等暗部的人调查回来后,再决定是否去见那巴国皇帝吧。”诸葛司劝道。
“不。”周寒果断的拒绝了:“那巴国皇帝......巴隆,好西方的名字,他既然这么着急要见朕,一定是有非常重要的事情,朕不想拖到明年。”他非常在意巴隆要见自己的原因,当然,最主要的是,他虽然保守,但做了这么多年周国的国君,也亲自指挥,甚至上过战场,还遭遇过英雄会的刺杀,再危险的场面都见到过,怎么可能会害怕这小小的危险。
诸葛司身为丞相,自然不能因为周寒的果断而停止劝阻,但不论他怎么劝阻,周寒都不听,他不得不先告退,然后去找裴显正了,如今裴显正已有七十多的高龄,在程道仲和顾子瞻在几年前相继去世后,接任书院院长一职,这个时候,也只有裴显正的话,皇帝才能听得进去了。
在诸葛司离开之后,周寒让易忠为他起草旨意,调拨玄武军乘船先行前往丰穗城,并招来了太常丞齐晓媛,让他派可靠的人坐快船去巴国传达自己的话。
虽然听到皇帝要去见那巴国皇帝,让齐晓媛着急而紧张,但在劝阻了几次后,见皇帝非常果决,齐晓媛也不敢再继续劝下去,只能应下了。
酉时,在周寒快乐的与妃子、子女们吃完饭时,有侍从来报裴显正求见。
周寒眼中闪烁一道明了的光芒,他知道裴显正是来干什么的,只是没想到裴显正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快赶过来,心中不免对诸葛司有些恼火。
裴显正年纪已经很大了,这个时候,且身为书院院长,也为周国培养了很多人才,周寒非常敬重这样知识渊博,且又德高望重的老人,因此怎么敢让他久等?他让侍从去将裴显正接到养心殿去,自己也匆忙赶去养心殿。
在养心殿中,周寒等到了裴显正,尽管已经七十多了,但裴显正身子还算硬朗,虽然走路比较慢,但仍能自己走而不需要人搀扶,面貌也非常健康,让人感觉不出他已经有七十多了。
“老师辛苦了。”周寒让人给裴显正准备一些小食和白水,裴显正身体尽管仍保养得好,但已经不如以前了,必须不时吃些小食,也不能喝茶,只能和水。
在侍从为裴显正端来小食和水的时候,裴显正开口说道:“陛下以为老臣是要来劝您的吗?”
裴显正的话,让周寒愣了一下,他还真以为裴显正是要来劝自己不要去冒险的,他也正在想着怎么说服裴显正呢:“那不知老师此时来有何教导?”他不知道裴显正既然不是来劝自己的,又为何以这样年纪匆匆赶来。
裴显正缓缓吃了一口侍从端上的清淡小食,喝了一口温热的白水后,才缓缓开口道:“陛下是一国之君,且陛下智慧高远,非是我等可以揣摩的,陛下既然致意要去见那巴国皇帝,必然有陛下的远见,老臣不过是一把老骨头而已,哪有什么能说服陛下不去犯险的理由呢?”
裴显正话中仍说周寒是去犯险,也就是不满意周寒如此轻率的做出这样的决定,但却没有阻止。
周寒沉默不语,他等着裴显正接着说。
“老臣这次来,是想请陛下在离开上京前,让太子监国的。”裴显正说出了他匆忙赶来的缘由。
“太子监国?”周寒重复这四个字。
“陛下这次远去,必然有风险,而国不可一日无君,不如让太子监国,以防范意外。”裴显正没有说周寒此去可能会遭遇不测,毕竟即便他是周寒的老师,这也是忌讳。
如果是周寒上辈子,或是这个世界上皇时代的皇帝,必然会对太子监国有忌讳,但周寒不会,他虽然当了这么多年的国君,但对这个帝位,却没有到无法放手的地步。
周国,是周寒的心血,是他与无数人将周国带到了这样的程度的,他自然不会让这个国家如此轻易的垮掉。
好在周寒的太子,周天佑这些年里,没有走歪,虽然因为在周寒的保护下,性子有些不够硬,但仍然非常符合成为一国之君的条件。
“易忠。”周寒并没有继续与裴显正讨论,而是直接招来易忠准备书写旨意:“命太子从后日起进行监国,如朕在外无法回来,由太子继位。”他虽然说是在外无法回来,不过任何人都知道,这是指他出了意外的情况下。
易忠握着笔,觉得那笔太过沉重,他还是第一次写这样的旨意,虽然知道皇帝这次去见巴国皇帝出现意外的情况很低。
听到周寒的话,裴显正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虽然已经年过四十,且这些年里越发独断,但皇帝显然还是一个听得进谏言的人,这让他感觉很欣慰,程道仲和顾子瞻去世前,他都有去见过他们,在他们临终前,唯一担心的,就是没有人能劝住皇帝在将来独断专行,把周国带入绝路中去。
如今看来,至少十年里是不用担心了。
在易忠写好自己的旨意后,周寒才微笑对裴显正说道:“多谢老师的提醒,让朕疏忽了。”他确实没想过让太子监国,不是因为担心太子或者其他儿子因为皇位而争权夺利,而是因为他在听说那巴国皇帝要见自己时,满脑子都是急于知道那巴隆为什么这么着急见自己。
“是老臣职责所在,也是老臣多虑了,即便今日老臣不来,想必晚些时日,陛下也能想起的。”既然皇帝能听得进谏言,裴显正也不再多说什么,皇帝已经不需要自己去教导了:“不过还请陛下宽恕诸葛丞相,他毕竟也是为了我大周着想。”他说的,自然是诸葛司为了劝阻周寒不要着急去见那巴国皇帝,而将自己找来的事情。
虽然周寒心中对诸葛司仍有些不满,但既然裴显正说了,他自然要给裴显正一个面子:“诸葛司毕竟也是为朕,为大周着想,朕不会怪他的。”
该说的也说了,皇帝比自己想的更好,裴显正再三拒绝了周寒的挽留,离开了皇宫,随着年纪增加,他越来越不喜进入王宫,因为一旦进入王宫,大多都是与周国政事有关,而他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了,也不知道自己还有几年好活,更想在书院,做些自己喜欢的事度过余生。
而周寒在程道仲和顾子瞻相继去世后,对于这些老臣,也是越发珍惜,因此如非必要,也不会劳烦他们,逢年过节也会派人送去一些礼物,让他们知道自己仍记得他们的,这也是他对诸葛司不满的原因之一。
“要不要让荀季来做丞相?”在裴显正离开之后,周寒坐在养心殿里胡思乱想起来,作为周国少数几个金人之一,荀季也不再是丰穗城的城守了,在宣布休养生息之后,他就将荀季调回了上京城,如今荀季已经是周国的太常卿,主管太常下的一切事物,对周寒的帮助很大,依如今荀季的能力,也足以做丞相之职了。
不过这想法毕竟只是想想而已,很快周寒就将这想法丢出了脑袋外,毕竟诸葛司这次并非做错了什么,只是为了周国着想而已,为了自己的安危而已,这些年里,诸葛司为了周国,也算是劳心费力了,周寒不是那种只为了一点小情绪,就将诸葛司的功劳丢得一干二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