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画面从浅海的小鱼小虾小珊瑚,到更大更多的鱼群,蓝色的海水也变得更深了。

“走进妈祖庙祈福,意味着新的航行马上开始……”

到处都是红烛燃烧的妈祖庙里,海南人船长点燃一大捧红香,恭恭敬敬地在神像面前插上,跪拜掷茭。]

宋朝往前的朝代:那是谁?

明清沿海人:是妈祖!

起源于北宋妈祖的信仰已经在哲宗朝小范围形成,北宋往前的朝代或许不清楚,到了明清时期,已经是沿海地区民间的重要信仰。

明清沿海一带的人很是惊喜,没想到后世子孙都有了那样大的钢铁海船,出海还是会祭拜妈祖。

而且后世条件好了,物资充裕,妈祖庙里面的祭祀器皿也更多更漂亮了,看的大家连连点头。

[冬天,船长会准备好食物和淡水,带上二十多个青壮年水手,从三亚的海港启航。

到了晚上,灯光迎来了鱼群,船长指挥调度,年轻人们全都行动起来,调方向、放绳、船上救生衣做小船远远的下网……一派忙碌的景象。

打捞了整整两个小时,拉上来的网却空空的,只有一些水母。

远洋捕捞的成本高,船长今年的捕捞季节已经出了两次海,都一无所获,亏损了好几万。

这次出海,一连几天的捕捞成果,都让他的压力越来越大。]

更多的朝代,更多人,不论农耕、游牧、渔猎,都是扎根土地,从未见过大海的他们对远洋捕捞充满好奇。

后世的条件已经那么好了,钢铁做的坚船,要多大能有多大的网子,还有保命用的救生衣,吸引鱼儿的水下大灯泡……

怎么就这样了,捞上来的鱼还是那么少?

李斯瞬间想起了片子里之前提到的‘资源枯竭’几个字,皱了眉。

儿子李由显然也想到了,惊道:“这样大的海,那样多的鱼,也会有都捕捞完的一天吗?”

李斯:“人类是都能凭一己之力带来生物大灭绝的生物,几十亿的人口,也不稀奇。”

他之前看那些古代霸主的盘点,最有感慨的,就是从几亿年前到现在,强势物种们一代兴,一代落,而且原因毫无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比起全球生物大灭绝,这种人为制造下鱼群减少,似乎也算不得什么了。

而无论是江河湖泊上的渔民,还是沿海渔民,大家可太清楚上面船队的空网了。

有经验的渔民道:“别以为海里都是鱼,一网子下去就能网到东西。

你们也不想想,海那么大,比陆地大得多,人又怎么知道撒网的下面一定有鱼群。”

[又是夜晚,船上灯光亮起。船长拿着对讲机用家乡话急促大声的沟通安排,船员们一个个也拼尽力气撒网下绳。

网慢慢拉上来,里面满满的大鱼小鱼,也终于让船员们轻松下来。

“渔民们独特的庆祝方式,就是做一顿丰盛的海鱼午宴。”

只放油香煎的马鲛鱼,用蒜红烧的池子鱼,加酸笋炖汤的炮弹鱼……]

很难得的,大家这次关注点并不在这桌色香味俱全的海鱼宴上,而是都在为他们的捕捞有收获而高兴。

今天纪录片里出现的普通劳动者,无论是凌晨就和妈妈一起进山的卓玛,还是职业挖藕人,他们都是怎么样辛苦又勤劳的,大家都看在眼里。

远洋捕捞虽说有个大船,但捕捞的一切过程也还是人来操作,动起来后忙碌辛苦,一样的劳累。

也有内地渔人问道:“主播,为什么上面说捕捞期只有半年,远洋捕捞是有什么不一样吗?”

这题小小会:“并不全是,除了有特定捕捞期鱼更多以外,还为了保护渔业资源和生态平衡,避免过度捕捞。

我们国家禁渔实行的很严格,我这边长江流域还有珠江流域每年3月到六月底都是禁渔期,黄河和闽江是四月到七月底禁渔。

海洋渔区具体的时间我不清楚,不同渔区的时间都不一样。”

大家明白了,就和查尔干湖六寸大的网眼只捞大鱼一样,都是为了避免竭泽而渔,给未来留点保障。

[辛苦两个月采摘松茸的卓玛和妈妈挣到了五千块钱;傍晚的湖北,挖藕人也乘舟归来;东北,新年第一天的老把头依旧上冰,要亲眼看着五十万斤鱼苗被投入冰湖……]

在旁白的低声叙述中,第一集的节目放完了,看的大家怅然若失。

他们或许和后世疆域面积不一样,也没有那样团结一家的各个民族,饮食习惯也天差地别。

但他们终究都是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有些东西,不论过去多少岁月,都一脉相传的,情感的传递并不会递减。

吃了口蒸熟的糜子面团,刘邦感慨道:“自然的馈赠也要人去努力抓住时机,拍的真好啊!”

第一集名字叫自然的馈赠,从云南的菌子到江南的笋子,云南的火腿到湖北的莲藕,再是查尔干湖冬捕、广西高跷捕鱼、远洋海捕……

选取的食材契合主题,以食物来展现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古老的民俗文化,用舌尖来品味、了解这个国家。

至少他们这些这辈子都不一定出过多少远门的人,就跟着节目了解到了自己家乡以外的不少知识,跟着看到宽阔的大海,壮丽的雪山。

同样感触良多的萧何在意的却是另一个地方:“这里面,那些人的笑,真是印象深刻。”

他们知道后世国家和他们完全不一样,真正不一样的根本,就是对待这些芸芸众生的方式。

普通人喜欢这里面各种没见过的,不同自然、人文风景,也喜欢里面那些笑容真诚灿烂的后世普通人。

美食爱好者和厨子、商人们在里面各自找寻自己喜欢、需要的东西,皇帝官员们也在人文故事里,去看有没有能借鉴的地方。

而出身优渥,从未真正去过民间,胸有抱负的人,也在这里面看到了自己从未在意过的芸芸众生。

大家看的恋恋不舍,但是主播的午饭也吃完了,该结束了。

不过好消息是这个节目最近都是她的下饭剧,大家每天都能跟着看两集,这天晚上就来了第二集。

[镜头上出现的金黄的麦尖,沉甸甸的稻谷,层层弯曲的梯田。

紧接着是被翻筛的黄色粗面,冒着蒸汽的白色馍馍,焦香金黄的煎饼,拉的如丝线一般的长面……

“中国,自然地理的多样变化,让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中国人,享受到截然不同的丰富主食……”]

大晚上的,都吃完了的大家狠狠咽了咽口水。

他们知道今天的主题是什么了,是对他们诱惑力不停+++的主食。

没宵禁,城市生活发达的朝代还好,大家饿了还能上街买点小吃,生产力又低,管的也重的地方,那才是只能空咽口水。

[挂着红灯笼,黄土砖墙的村子里,小孩点上鞭炮捂住耳朵,坐在门槛上听门槛外噼里啪啦的爆竹声。

院子里,老奶奶们坐在小板凳上,有计划的各自做着不同的事情。

一头驴子慢悠悠拉着磨盘磨面,一双经年累月做活的手端起碗承舀,白色的细面洋洋洒洒落到大盆之中。

“山西丁村,中原最古老的村落,主妇们最会制作面食……”]

山西?

山西人李渊和李世民眼睛蹭的亮起。

但是主播,中原最古老的村落是什么,我们怎么没听说过啊?

明朝山西丁村一开始还不敢相信就是说的自己村子,后来看到临汾市襄汾县的丁村,可不就只有他们了吗!

丁村幸运观众发出弹幕:是我们丁村,东依山,南面岗,北有平原耕地,西有汾河而过,是“金襄陵、银太平”的膏腴之地。

虽然好像不太一样了,但是上面的宅子就是我们现在修的!

听了这个地理条件,山西人赶紧去找这个村子在哪儿,非山西但家里有条件的也去找具体的地图。

经过那么多年,那么多的战乱,人家连宅子都能保存下来。

不用说了,这可是个后世认证的风水宝地啊!

[旁白介绍丁村和磨盘的古老历史,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赶着黄牛拉磨盘,黄牛脸上还蒙着带绣着大眼睛的眼罩,让人忍俊不禁。

“山西是多山少川的内陆地区,蔬菜品种少,家庭主妇们没有条件在副食上进行调剂,只好在各种面食制作手法上,变换花样……”

手掌大的包子、花卷、金银卷;造型各异,鲜花小动物惟妙惟肖的花馍馍,为了即将到来的寿宴,村里人都一起出动,用上了最得意的手艺。]

山西人点头,我们山西确实是内陆地区,和主播家长江边上那不能比,没那么多水,也没那么多绿色。

不过也要分时候,至少我们现在,绿色还是比你们记录片子里稍微多点的。

已经有很长时间吃面历史的广大北方地区,上面那些各种面食和造型的花馍馍都让他们感到无比熟悉。

用的工具还是那些,食材也是那些,他们都能知道做出来的面食都是什么味道——美味!

有条件的数数家里的面,决定明天也要吃包子花卷。

没见过这种面食花样的南方,小孩子们对那些造型可爱别致的馍馍惊叹不已,在家里吵着也想要。

粮店的商人们赶紧趁夜让人去调货,明天一早,铺子里多摆点面。

[丁村人忙得热火朝天时,黄土高原上的窑洞里,绥德汉子老黄也刚蒸好一笼屉的黄馍馍。

糜子面制作而成的黄馍馍还冒着热气,颜色鲜亮湿润,外表还略有缝隙,看着就香甜可口。]

老黄加工糜子面的方式也让黄土高原上的人看的熟悉不已,他们一直就是这么做的。

除了后人烧火用打火机以外,其他工序完全没什么变化,隔着屏幕他们都能知道这个步骤的厨房都是什么味儿。

完全没见过没吃过的外地人:这都是什么啊,看着好像很好吃的样子!

终于有个东西能直接学了做的秦汉人:这就把糜子、小米也拿去磨面蒸了!

[数着刚出蒸笼的黄馍馍,老黄把它们都装好放上三轮车。

从农历十一月开始,没三天老黄就骑一个半小时车去县城卖黄馍馍。

穿着黑色棉袄,带着黑色棉线帽,带着棉手套,老黄踩着车子的腿很是利落。

他脸上已经有了不少皱纹,下齿还缺了两颗牙,笑起来精神饱满,对镜头说:“58了,他还要好好干。”

从窑洞踩着三轮车下来,到了绥德县的老黄推着车子开始叫卖,介绍自己亢家沟的,绥德黄馍馍第一名。]

58岁依旧神采奕奕的老黄得到了不少人羡慕,这个年纪了,身体还那么好,能踩着三轮车一个半小时。

这还没算回去的时间呢,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高原农村里,透过窗子看天上黄亮亮馍馍,越看越心痒的农村老人起了床,去叫他醉心种树养树的儿子。

“大福,别摸你那树苗了,让它休息休息,过来我们碾糜子”。

一直想让家乡也全部变成绿色,并且一直为之努力的青年挠挠头:“爹,你白天也都忙一天了,这大晚上的,休息休息吧。”

老汉不依他:“我白天刚好泡了糜子,我们今天晚上都弄了,明儿一早就蒸。”

这时旁白开始介绍起了糜子的历史,也介绍了老黄的制作方式。

老黄是将硬糜子和软糜子7:3的比例混合,清水浸泡一晚再上磨,还要细细过筛,再炒过一遍激发香味,才拿来加水和面开始制作。

面揉好,还要放缸里发酵一晚上。

浸泡到最后出锅,光泡米和发酵面团都要两个晚上,难怪他三天才卖一次。

大家赶紧用心记下:谢谢老黄,配方知道了,吃不了你亲手做的,也没有你一样的馅儿料,但我们会好好用心做的!

儿子大福惊喜极了:“爹你泡的都是硬糜子,我们今天晚上也再泡点软糜子,明天学他的来做,要做就做人家第一好吃的!”

老汉同意了:“我们家没有软糜子,我这就去你周叔家借点。”

……

我太喜欢舌尖1里,那些劳动者的笑了,干净、纯粹,看他们开心,我看的很想掉眼泪。这才是大多数的,默默无闻的劳动者真实的样子,就为了他们的笑,我总是会反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