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二王的书法?

这都不只是李世民想揍儿子了,连晋朝往后的,谁听了也都很馋啊。

认出这李泰应该就是唐太宗的爱子的人,一点都不怀疑他能不能真的拿出王家父子的书法,但是谁不知道太宗皇帝喜欢王家的书法啊,这能让你拿来换吗?

李治看着上面哥哥的名字,也想起了这个在他的世界死了十多年的哥哥,以前的确是他父皇的爱子之一。

但能说出这种话,果然,应该是年纪还没过十岁吧,他阿耶这还不要揍孩子?。

不少人都惦记的李世民冷笑两声,是想揍儿子,但也要等主播回答完再说,如果可以的话,二王的书法能直接换来良种,那他也不是不能割爱。

【被所有人期待的小小一开始也确实是被二王的书法砸到了,但她很快就想清楚了,交换什么的暂时好麻烦,目前她走路都还不能走呢,每天都要复习,以后再说吧。

“目前不支持哦,想交换的话,等过了明年六月份再说吧。好了,第七位幸运观众鲁直可以发言了。”】

李泰有点失落,但想想,只要在等一年就能和主播换东西了,他又觉得自己可以了。不就是一年吗,他等的起!

李承乾戳戳他肚子上的软肉,示意他抬头看。

看着李世民和善的微笑,李泰咽了咽口水,赶紧就往长孙皇后身后躲。

李唐的父慈子孝放在一边,宋朝的鲁直是太原人士,他惦记着之前主播搜赵光义的视频很久了,关于金人辽人的事情主播也说的够清楚了,无能的朝廷会怎么做他也不知道,但他就是想让主播翻一下,那个《太原电视台:没啥,就是想骂赵光义》的视频,他们太原城的遭遇不能就这么被遗忘了。

【小小同意了,“视频时间有一小时多,这几天晚上找个时间给你们放吧。下一位幸运观众”。】

鲁直很满意,等着这几天天幕给历朝历代的大家讲讲太原的遭遇。

而北宋初年,已经被废黜所有身份和官职的赵光义心里又是一咯噔。

政治生涯已经全部完蛋的他,最近还在提防别人找他哥告状呢,一晚上都兢兢业业睡不踏实,现在都是鼻青脸肿身上酸痛,就这样了居然还有人惦记着要折腾他。

老天,这到底凭什么啊!

而后面两个时空的明朝人,看着上面八号幸运观众唐寅的名字,一个个神色微妙。

在朱厚照的时空,唐寅六年前还是应天府的乡试解元,才气名气都大名鼎鼎的角色,只是一朝卷入了徐经科场案,原本的天之骄子无缘官场,被罢黜为吏,现在是纵情酒色,靠卖字画为生。

除了皇帝,也就他是个一上榜就人人皆知的角色,现在看来,还真是否极泰来。

虽然现在和友人关系不好,但看见他这么幸运,文徵明还是为他感到开心,希望他能抓住机会,振作起来。

而已经失意好几年的唐寅也知道这是自己翻身的一个机会,但他已经失去了父母、妻儿、妹妹与好友,纵使能再入仕途,又有什么意义呢?

他抬起头,看向天幕,问:“后世人,是如何看待我唐寅的呢?”

【小小确定他的资料后说:“痛苦的一生,换来诗书画三绝的才子。”

关于唐伯虎的影视作品有很多,但都尽量避开了他痛苦的后半生,只把光环停留在他高中解元的那一刻。

诸葛浩然喜欢看电视的时候给孩子扯扯真实历史,上面小小说的那句话也是他的原话。

怕自己说的有点伤人了,她补充道:“我们喜欢的才子有很多,唐朝有李白、杜甫,宋朝有苏轼,明朝的话,最有名的就是唐寅了,我们一般都习惯叫他唐伯虎。

我们喜欢他不拘礼法、藐视世俗的态度,喜欢他的才情,喜欢他的真性情。几百年到现在,都是小说、戏曲和影视剧的有名的主角呢。”

她顺手搜了一下唐伯虎字画的拍卖,2017年一幅《月泉图卷》,9200万元人民币价格成交,2013年,唐伯虎国画《庐山观瀑图》,在苏富比拍卖行经过120轮较价后,以5.9亿美金的价格成交,约合人民币35.9亿元。

“35.9亿元,我们之前看过的贵州天眼,世界上单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造价是11.5亿人民币。”】

之前看星空介绍天文望远镜的时候,大家都记得那口在深山里巨大的“锅”,那些望远镜价格他们也大概看到过,是看一眼都觉得神乎其技的东西。

唐寅的一幅画,居然能后世至少建三个那个天眼?

我们历朝历代也是喜欢追求风雅,但是也不至于买个字画要花几万万啊,就算是几千万也是天价了好吗!

是你们后世钱太多,还是他唐寅真的以后这么有名啊?

嘉靖朝和康熙朝,有唐寅字画的纷纷决定把自家有的消息捂好,一定要好好收藏,传到后世留给子孙。

而正德朝,大家已经开始准备拿上钱,这就去找唐寅润笔创作了。

一开始被主播说‘痛苦一生’,唐寅还没忧郁一会,就有听到了后面的夸赞,虽然狂傲,但也不觉得自己能和李太白、东坡先生这些大才相提的唐寅,看到主播搜出来的书画数字,他也陷入了怀疑。

一个曾经出名过,现在活的潦倒又痛苦,被后人也定义一生痛苦的才子,看到自己未来的作品居然这么受欢迎,世事无常的荒唐和讽刺感,叫他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罢了,总归来说,后人眼里他不是潦倒一生,一事无成的人,这也不错。

到了九号,嘉靖年间的一个普通学生秦桑对着天幕行礼,问出了他看这些生物题里一直想问的问题。

“主播,为什么人看见酸梅分泌唾液,这个过程会有‘电-化学-电’的转化?”望梅生津而已,和电到底有什么关系?

【小小找了一张彩色的图出来,解释了一下什么是神经元和它的结,以及兴奋的过程产生。

“所有神经传导,都必须通过称为离子的带电粒子穿过细胞膜的流动而产。

看见酸梅的时候,我们会兴奋,在这一过程需要多个神经元细胞的参与,兴奋在多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所以发生“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是必然的”

(专业术语太多了,我是废物,不会简单提炼o(╥﹏╥)o)】

哪怕是专业的大夫们,听这个也听得云里雾里。

他们对视一眼,有人忽然问道:“所以这个神经元是在人体中枢神经系统里,中枢神经系统又是由脑和脊髓构成,他们是怎么观察到那么更细小的神经元细胞的?”

咽了口口水,大夫们眼神迟疑,也许、应该、不至于,要开脑吧……

最后一位幸运观众董如意还记得自己和弟弟的约定,在全家人的期待下,她问天幕,主播的玉米和它们现在的玉米很不一样,他们是怎么培育成现在这样品种的。

【“我们现在吃的玉米,大都是我们国家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的研究成果。”

小小对于李老和玉米的研究成果知道的不多,也打算跟着一起看着视频学习了解一下。】

[“李登海,山东莱州人士,共和国同龄人也,矢志农学、研习育种,尤以种植玉米为长。

嗟夫,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座右铭,担国家粮食安全之重任,夫四十余载,钻研不辍,寒暑以继,利遍群生,泽被九州,业内尊为‘杂交玉米之父’,享南袁北李之誉。”

画卷展开,一道清正的男声朗声念着李先生的荣誉视频里的老人短发花白,穿着普通的灰色衣服,笑着轻轻拈起一颗玉米粒,镜头在大片大片的玉米地上移动,颗颗穗粒饱满的黄色玉米挂在杆头,轻轻摇摆。]

没一会儿之前,主播给他们看的玉米模样历历在目,但是那些大片大片的玉米稻田还是给予了他们难以言喻的震撼。

和之前的牧草一样,一颗颗玉米被投入机器,转瞬间就从另一个口子,化为了剥好的玉米粒飞出。

“南袁北李,之前的袁先生应该就是南袁,能和他齐名,这位李先生的功绩,应该也是让他足以备受敬仰。”

十六岁的海瑞看着天幕上和蔼可亲的老人,目光敬佩地发出感叹。

同时他也在想一个问题,粮食的确很重要,他们后世已经是不缺粮食,人人能吃得起饭、念得起书了,那‘国家粮食安全’这几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1949年,当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传遍大江南北的时候,山东莱州湾的海边叫后邓的渔村里,一对李姓夫妇夫妇也有了他们的第三个儿子。

“在山东莱州,玉米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尤其是6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让粮食产量大幅度下跌,玉米甚至成了人们的救命口粮。

饥饿,是李登海儿时最清晰的记忆。“

面容朴实祥和的老伯操着他的家乡口音,说着自己小时候几岁时干农活的趣事,拿着小筐子拾鸡粪制肥,推着磨还用手抠磨眼里的玉米这些,还有他从小就对粮食重要性的感知。]

他很普通,生活的经历是历朝历代每个乡村孩子都经历过的,从他的诉说中就可以知道,他的的确确只是一个普通农民家的孩子,从小甚至都吃不饱饭。

就是这样的一个看上去普通的人,却能在未来做出那么伟大的成就。

不同时空的莱州人看着他,听着他熟稔或者差别很大的乡音,心情负责地为他们莱州孩子自豪。

有老人叹息:“这要是我们现在的孩子该有多好。”

老伴摇摇头:“我们现在的孩子,遇到饥荒,只会把他饿死,做不出来的。”

[1958年的夏天,掖县西由人民公社以小麦亩产500斤和玉米300多斤的成绩,被国务院授予‘先锋人民公社’荣誉称号。

这份由周总理亲自颁发的荣誉,引起了当地搞育种创高产的极大热情。这一年,李登海9岁。

在人们搞粮食育种创高产的氛围里,李登海从小学上到初中。1966年的夏天,他毕业于掖县第八中学六级一班。

他的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最质朴的愿望,是希望儿子能通过改变耕作技术,提高粮食产量,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

在母亲的支持下,1970年,李登海加入村子里刚成立的农科队。]

不知道公社是什么,但看级别只是属于小县城底下管辖的一部分。

大人们不解,一个这么小的行政单位,也值得能颁布《黄河保护法》的国务院,亲自授予他们荣誉称号?

就算这些产量的确在他们看来也很高了,但就没人会觉得这是假的吗?或者以后年年都要种出这么多的粮食了怎么办?

天幕上还有放出画面斑驳的影像资料,上面农人穿着已经与主播她们的打扮也不一样,男女老少挑着担在田垄间行走,被晒的油亮的脸上,他们的亮亮的眼睛极为出彩。

毫无疑问,这些人都不是什么扮演者,他们就是农人。但这些农人脸上的神采,是以往时空里的人未曾见过的。

“他们,为什么看上去那么有盼头?”

大家疑惑,不解。

“在不是他们的地上种出粮食来了,这些粮食他们难道全是他们的吗?”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当年春天,烟台市农科所的专家带来了一份有关美国玉米的考察报告。

报告里,美国的玉米产量已经达到了亩产2500多斤,同时期的我们只有两三百斤。

看到这种极其明显差距,李登海立志发奋,也要让我们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他说,美国农民可以干到的,我们中国农民也可以。]

两千五百多斤,两三百斤,这种都快十倍的差距,要怎么追赶?

他们知道,能让主播放出来的视频,定然是李先生已经成功了,他怎么成功的?

君王们拿起地图,找到了这个叫美国的国家。而在主播给李三水的航海地图上,美洲却并没有这个国家。

一个之前都没有的国家,展露出来这点的冰山一角就是这般骇人的粮食产量,这很不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