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皇后可不想失去这个她看中的孙媳妇,瞧这小模样,水灵灵的大眼睛,粉嘟嘟的脸蛋,要多可爱就有多可爱,等长大了绝对是大美女。
而且还是徐达的女儿,马皇后对徐达家的家教是特别满意的,徐妙云就是最好的例子。
虽然说,只要她和朱元璋开口,徐达肯定会答应这门亲事。
但是、她和朱元璋知道,朱轩是个很有想法的人,不想由她们来决定大孙的媳妇儿。
因此、大孙和徐妙锦要多多相处才行,从小就培养感情,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那种。
“别听我乖孙的,你想留下来住多久都可以,住一辈子都没问题,你爹娘哪里我们会让人去说。”马皇后还不忘诱惑道:“我们府上还有很多好吃的,保证每天不重样。”
一听到可以长期留下来,有吃不完的很好东西,徐妙锦美得都冒泡了。
朱轩捂着额头一脸的黑线,自己奶奶都已经开口了,他又不好多说些什么。
大不了以后少招惹徐妙锦这个小母老虎。
“对、妙锦留下来也不错,反正刘三吾每天都要给孩子们教学,以后你也跟着一起读书。”朱元璋附和道。
原本朱元璋把刘三吾找来,是准备让刘三吾教导朱轩的,可后来变了味,反倒是朱轩教刘三吾课本上的知识。
等刘三吾掌握小学所有知识以后,朱元璋立马就理由起来,让他把所学的小学知识,教给朱允熥他们姐弟,还有村子里的孩子。
最近都在启蒙阶段,就是开始学着识字。
“大孙、要不要钓鱼去?”
朱元璋最近不用处理政务,加之大孙失而复得,又每天能出来,心情无比的舒畅。
陪朱轩钓过几次鱼后,他对钓鱼也来了兴趣,已经有变成钓鱼佬的趋势了。
朱轩透过玻璃窗看了看天空:“行啊、太阳不晒了,这个时候外面也凉爽,而且水里的鱼也出来找吃的了,是钓鱼的好时候。”
一行人说干就干,拿上渔具就出门了。
马皇后很是无奈,大孙刚从外面回来,她还想跟大孙多待会呢,现在大孙又被朱重八给弄走了。
对于钓鱼,冯胜是一点兴趣都没有,身为一名武将,性格都比较急躁,根本坐不住能安静的钓鱼。
这不、才刚开始垂钓,他就左顾右盼,都没心思看自己的鱼漂。
徐妙锦同样不喜欢钓鱼,这小丫头倒是不无聊,正在草坪上撸小白虎呢。
风吹柳梢满枝飞。
一株几人合抱的垂柳下,海棠安静的坐在朱轩边上,不时的喂上一粒葡萄。
摇曳的垂柳随风飘荡,绿叶帮朱轩他们遮挡住了阳光都照射。
“小少爷、那个徐妙锦小姐真要留下来吗?”海棠黛眉微蹙,眼眸里露出一丝不悦之色。
虽然她跟徐妙锦相处的还不错,还一起游过泳打过水仗。
但她是记仇的,她忘不了徐妙锦把她和小少爷按在地上捶的事情。
短住几天还行,要是留下来常住,以后又捶她和小少爷咋办?
朱轩也很是无奈:“她爹跟我爷爷和奶奶是老友,而且她爹是开国功勋,大明国公爷,我不好赶人。”
“先这样吧,如果以后她还敢对我们动手,你就把村里的小伙伴们都叫上,群殴她。”
“嗯……我记住了。”海棠重重的点点头。
杨家村的孩童可不少,十岁以下的至少有三四十个,这些孩童都听朱轩的话,比如杨小水她们。
只要他们开口,这些孩童都会照做。
群殴还打不过徐妙锦吗?
“咦!野鸭子……”朱轩嘀嘀咕咕道:“就是小了点,看样子没有多少肉,不然用来炖汤绝对美味。”
他说着扭头看向蒋瓛:“蒋叔、你扔石头准不准?把这两只野鸭子打回去炖汤喝。”
在一旁护卫的蒋瓛嘴角一抽,你刚才不是还嫌弃肉少吗?
他现在是一动不敢动,古有赵高指鹿为马,现有皇长孙指鸳鸯为野鸭。
他一个处理不好,就有可能被砍头。
朱元璋这时扭头看了过去,笑骂道:“这哪是什么野鸭子?这是鸳鸯……”
他越说越来劲:“咱小的时候,去给地主家放牛的时候,就会跟汤河跟周德兴这老小子抓野鸭子烤着吃,那滋味……”
朱元璋一边说一边咽着口水。
朱元璋登基以来,虽然过得比较节俭,但好吃的也不是没有吃过,只不过不常吃而已。
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反应,只不过是对往昔的一种怀念。
即便在贫穷的人,童年也有开心的事情,是无法忘记的回忆。
刘三吾是朱元璋请来教导朱轩,等朱轩恢复身份回宫以后,他的职务至少都是翰林学士。
所谓在其位谋其事,刘三吾知道在学术上已经无法教导朱轩什么,只能教导他一些君王应该懂的。
于是、他开口说道:“小少爷、你应该多出去走走,这样才不会把鸳鸯误认为野鸭子。”
“多出去走走能开阔眼界,能看到百姓的真实情况……这样也利于小少爷对生意的规划。”
朱元璋他们安静的坐在一旁并没有说什么,因为他们知道,刘三吾这是在教导朱轩。
朱轩对自己把鸳鸯认错为野鸭子,也感觉脸红,他诚恳的回应道:“刘先生说的及时,只有多出去走走,才知道百姓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才知道市场的变化。”
他这可不是谦虚,而是发自内心的,他虽然有着后世的各种知识,但对大明的很多实际情况都不是很清楚。
这样很容易吃亏的。
刘三吾很满意朱轩的反应,他没想到皇长孙如此博学多才,还能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非常难得。
他继续说道:“历朝历代的灭亡,其实跟后来继位的帝王深居皇宫也有关系。”
“西晋晋惠帝时期,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能挖草根啃树皮,很多百姓饿死……”
“饥荒灾害传到宫中以后,晋惠帝听闻大臣们的奏报以后,就问大臣们,既然百姓没有粮食吃,为什么不吃肉呢?”
刘三吾说着顿了顿,询问道:“小少爷、你说晋惠帝这话有问题吗?”
朱元璋他们也饶有兴致的看向朱轩,而朱轩心里忍不住吐槽,这尼玛后世的小学生都知道的典故,没想到明朝时期也拿晋惠帝当典型。
如果晋惠帝知道的话,恐怕棺材板都压不住,非得掀开棺材板出来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