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点小泽治三郎是对的,那就是美军已经发现了日军的位置。这当然是由攻击“大凤”号的美军潜艇“大青花鱼”号发出的情报。
但这个情报却让美军第58舰队总司令米切尔中将十分为难。
米切尔中将为难的当然不是能不能击败日军……这一点已经毫无疑问了,美军航空兵甚至根本不用担心日军的战机,而只需要关心日军的防空火力,因为相比起日军不确定的防空炮和高射机枪来,日军的“零式”战机已经不值一提。
米切尔为难的是,此时是下午三点四十分,此时发起进攻的话,战机返回时就很有可能要面临危险的在黑暗中返舰着陆。
打还是不打呢?
米切尔与参谋商量了一会儿后,最终还是在半小时后发动了一次进攻……美军由第三支队及第六支队共派出216架战机前往攻击日本联合舰队。
米切尔不愿意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
客观的说,米切尔这个命令也是错的……正如之前所说的,日军已经没有多少架战机可以用了,这也就意味着美军基本掌握太平洋的制空权,掌握了制空权就意味着日军太平洋舰队的覆灭是必然的,只是迟早的事,那何必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去追击呢?
米切尔下这个命令的原因有一部份是急功近利。
不过下达这个命令又情有可愿,因为米切尔并不知道日军战机已基本被摧毁到了严重不足的地步,也就是说……在他的想法里,如果让这些航母安全的开回去,那么用不了几天,很有可能又会装载满满的战机开回来。
这两百余架战机在一个多小时后顺利的找到了日军舰群,毫无疑问的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以20架战机的代价击落了日军65架战机,击沉了日军“飞鹰”号航母,其它舰只比如航母“隼鹰”、“龙凤”、“千代田”、“瑞鹤”、战舰“伊势”、重巡“摩耶”都被炸弹击伤,其中“瑞鹤”伤势较重。
不过这却不是最后的结局。
在美军战机取得胜利返航找到自己的航母时,已经是夜里九点了,虽然整个舰队不惜冒着被日军潜艇攻击的危险打开照明灯,航空母舰以探照灯直射天空,驱逐舰也发射照明弹。但由于各机油料殆尽,加上200多架飞机同时联络舰队所造成的通讯混乱,许多飞行员无视于降落信号灯官的指令争先恐后地扑向甲板,于是一架又一架的战机撞向飞行甲板,一次又一次的战机相撞……最后美军战机一共损失了80架。
讽刺的是,美军这场战役与日本联合舰队作战中全部损失的只有40架飞机。
张弛也得到了这些消息,此时的中国海军正保护着美军四艘护航航母返航(两艘重伤的护航航母由巡洋舰拖行)……这次空战对第七支队来说可以说是太惨烈了,第七支队甚至遭不起另一次日军的进攻。从这方面来说,小泽治三郎还想再发动一波进攻也是正常的,因为他知道第七支队也是强弩之末。
当然,小泽治三郎不会有这个机会。
拿着由约翰转发来的最新战况,张弛就不由松了一口气:他知道日军这一仗是集结了最后一批他们所能集结的战机,其总数近五百架。
这五百架战机,在提尼安岛海域空战时损失了两百多架,在“大凤”号事件损失了七十余架,又在美军发起的进攻中损失了六十五架……也就是说,日军的舰载战机差不多都消耗完了。
也就是说,往后太平洋的上基本不用担心日军的威胁了,这也可以算是日本人自己送上的一个大礼。
至于美军方面损失了多少战机,张弛并不关心……战机这玩意美国人有的是,开动机器造就可以了。
“师座!”这时张军华走上前来说道:“那些记者……他们想让师座去介绍下这场战斗!”
“你去说说就行了!”张弛回答。
“我这么说了……可是,他们希望能给师座拍拍照!”
记者就是这样,他们总是希望能够拿到最抢眼的镜头。
“嗯!”张弛点了点,然后就带着几个警卫员朝会议室走去。
才刚跨进会议室,闪光灯就“噼噼啪啪”的对着张弛闪着,接着记者们就呼啦一下涌了上来抢着问各种问题。
张弛看了看窗,就带着匪夷所思的表情对一众记者说道:“知道吗?这里是战场,而且还是黑夜,尤其我们此时还为了与正拖行的护航航母保持一致而慢速航行,周围很可能会有敌人的潜艇跟踪,你们的闪光灯是想告诉敌人的潜艇我们在哪,好让它们发射鱼雷吗?”
记者们霎时就安静了下来,接着一个个十分自觉的放下了手中的相机。
“我没什么想要说的,因为战场你们是怎样的你们也看到了!”张弛目光环扫了众记者一眼,继续说道:“我想说的,是你们不应该像现在这样将聚光灯对准我,而应该去看看那些驾驶着战机与日本人英勇奋战的飞行员,去看看那些冒着敌人的炸弹和子弹朝敌人战机开炮的炮手和机枪手,以及那些始终呆在自己岗位上保证军舰、航母正常工作的水手们。是他们打赢了这场仗,明白吗?他们所有人,团结在一起,打赢了这场仗,保护了我们的生命!”
顿了顿,张弛瞄了正尴尬的凯拉一眼,说道:“至于是中国海军更重要还是美国海军更重要,我想这一仗也给出答案了不是吗?没有谁更重要,或者应该说两者都重要,因为我们在同一面旗帜下,与相同的敌人作战!”
沉默了一会儿,会议室里很快就响起来了掌声,先是稀稀啦啦的,很快就响成了一片。
其实,张弛只是随口说上几句,而且这些话还有官话、套话的成份在里头……没办法,面对记者不这样说还能怎么说?!
让张弛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就纷纷以“同一面旗帜下”为名,报导了中国海军在战场上的表现,于是再次将中国远征军的声望推向了另一个高潮。(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