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柱他就是意识到了印度的问题,所以他才会作出这样的决定。
要知道他虽然是成功的兼任了印度的皇帝,但是他不可能把他们的首都定在印度的,无论是目前的战略,还是以后的战略,他都不可能把南洋帝国的首都定在了印度。
就他南洋帝国整体的部署来说,就算是把首都部署在的新家坡,都远远胜于安安排在印度,这就意味着它对印度的控制力会前所未有的减低。
他米柱不能把首都建立在了印度,这也就意味着他不可能亲自去管理印度,他只能够任命那些大将和亲王前去管理印度,他相信自己在世的时候,还是能镇住这些妖孽的,如果自己老去了的时候或者是死去的时候,难免这些地方上的藩王和亲王,他们就会开始造反和藩镇化。
米柱他当年这样子安排印度,是出自于快速的平定印度,快速的平定民乱,让他快速的进入发展,快速的融入南洋帝国之中去,才做出的妥协的办法。
他们在印度斯坦地区天下大乱的时候,做出这样的决定,确实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平定了印度,让他走进了和平和发展的局面。
当年的莫卧儿王族,用了接近50年的时间,才征服了印度斯坦这么多的地区,但是他南洋帝国才用了几年的时间,就完全的征服了这些地方。
所以南洋帝国他首先考虑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可以在马上打下了这样的天下,却不可以在马上治理这么庞大的天下,所以他们才会采用这样子的政策,这样子的政策,确实是消除了印度人的反抗之心,确实是令那些别有用心,想反抗南洋帝国,想起兵作乱的人,也都没有民心,也都没有人支持,让南洋帝国迅速的进入了发展的时期阶段。
但是这样子的政策,是不能够长久的推行的,如果是长久的推行这样子的政策,难免会令帝国进行了分离。
米柱他在自己不能够亲自去印度担任皇帝,亲自管理这个地方的时候,让自己的儿子去管理这样的地方,就是最好的办法了。
米柱在有这种想法以后,他是首先得就跟自己的夫人做出了商量,杨如花对这样的建议,那是非常的赞同,非常的支持。
杨如花她当了20多年的皇后,再也不是当年那一个有胸没脑,凡事都风风火火的冲动少女,而是做事非常的冷静,非常的娴熟,她掌管南洋帝国的后宫20多年,母仪天下,一直也都做的很好,许多人对此的赞扬不已,认为她有历史上贤后的风采。
杨如花由一介平民成为了大明的郡主,也都成为了大明的一品夫人,现在更成为了南洋帝国的皇后,第一女人,人生至此,已经没有什么追求了,但是她最希望的就是自己儿子的前途。
杨如花现在已经是富贵无比,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她也担心自己的儿子的前途,要知道在历史之上,有的是这样子的例子,比如说他们现在的情形,就很像汉武帝刘彻和卫子夫和他们太子之间的关系何其相似?
要知道当年大汉帝国时代的时候,卫子夫皇后她的家世是何等浩大,儿子就是太子,弟弟卫青就是大将军,还有比他们家族更为庞大的家族吗?但是最后太子被废,她的家族被灭族,也都下场也都非常的惨。
如果说杨如花没有这方面的担心,那是不可能的,她不可能一直都没有脑子,即使她不为自己着想,也为自己的儿子着想,她一直就在担心自己的儿子会走上这样的后路,所以她才想方设法,拉拢上大明这条关系,让他成为大明的驸马,即使有朝一日,他在南洋帝国呆不下去了,也都可以逃往大明,有一线生机,这!这是她作为母亲对儿子的保护。
本来她是没有这方面的顾虑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她不能没有考虑这样的问题,虽然说目前还没有人能够挑战米奇的太子之位,但是她明白一点,那就是当有人能挑战的时候,她才意识到就为时己晚了。
但是杨如花她明白一点,那就是知道刘布他非常的强势,非常的厉害,他最讨厌的就是宫斗,最讨厌的就是自己几位老婆之间的勾心斗角,你谲我诈,如果有人敢现在就开始争权夺利,铲除异己的话,估计就会成为他重磅出击,大力打压的出头鸟,所以他现在也都不敢做任何的动作,虽然他杨氏家族在南洋拥有最强大的势力,但是他们还是一直非常低调的做事,低调的做人,不敢有任何高调和张扬的地方,就怕成为了皇帝讨厌的那个人,皇帝要对付的出头鸟。
在压抑后族,压制后宫势力方面,杨如花抢先出手,做得比米柱还快,比如米柱就不好意思收拾他那混帐岳父,任由其胡闹和胡搞,但是杨如花为了后族名声,儿子前途,亲自出手,收拾了父亲。
杨锦鹤以前身为一介布衣,便己混帐胡闹,是一个二世祖式的混世魔王,硬生生的把魏忠贤气死,妾侍娶了一门又一门,把家里弄得鸡飞狗跳,连米柱都束手无策,现在成为国丈,一等公爵,那更是无法无天,把后宫人数扩张至十人之多,杨如花亲自出手,收拾了老爹,把他送往寺庙里软禁,让他修心养性,直至其听话,才把他放出来。
而且经过她杨如花的一番苦心说法,说明了他们家族目前所面临的困境,飞扬跋扈如杨锦鹤他也开始夹着了尾巴做人了,这样子的做法,也就是为他的儿子着想,为了他们以后的生活着想。
这就是政治人物的无奈和悲哀之处,他们在台上表面上风光无限,实际上那是如履薄冰,随时都有可能会出问题,所以许多时候,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米柱他看见自己的老婆和自己的儿子活成了这样子,活到了这份上,他也非常的不高兴,非常的憋屈着。
他这一个父亲,这一个丈夫做的是失败的。
他为什么要远赴南洋,漂洋过海来这里创立南洋帝国,就是想为了自己的老婆孩子的生活过得更好一些,过得更轻松一些,如果单单是他自己的富贵,即使在大明,他与整个朝廷在斗,他也可以过得轻轻松松,潇潇洒洒。
他米柱有这一份与天斗,与地斗的豪情,但是他的儿子和后代们却是没有这样的能耐,他在想,如果自己老去了以后,也会不会像那些世家大族一样,走向了毁灭。
可以这么说,米柱他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在做的,但是却让自己的孩子活得如此的憋屈,如此的难过,这是违反了他的初衷的。
圣人云:达者兼济天下,退者自保其身,他现在是有一种兼济天下的能耐了,但是却没有自保其身,有见于此,他才会想尽办法,解决这一个难题。
这对历朝历代的皇帝来说,都是一个大难题,因为每一个皇帝都是终身制的,他不会想提前退休的,退休就是驾崩或者是被囚禁,或者是靠边站了,这些也是米柱他不能接受的。
但是他也不能让自己的儿子一直等着,他的儿子一直在等着,迟早会等的不耐烦,迟早会出问题,在历朝历代,长命的皇帝与长命的太子,最终都是相互伤害。
但是他米柱再有度量,再有能耐,也不敢自己把皇位传给了儿子,自己当太上皇吧?要知道自古以来的太上皇,没有几个有好日子过的。
所以米柱他在几经考虑以后,终于想到了这样一个办法,想到了这样一个办法令他十分的自得,算是解决了他们父亲之间的矛盾,也解决了南洋帝国之间的一次危机。
他知道他儿子的能力,非常的强,优秀于当代的大多数人,在自己的培养之下,他无论是身体还是个人的素质,都非常的优秀,算是这时代最优秀的青年,如果把印度交给他,他也会管理的非常好。
即使是他管理的不好,他米柱也可以为他配备一个十分齐整的领导班子,辅助他成就大业。
当他在印度当了几十年的皇帝以后,也都成功的知道怎么当一个皇帝,建立了自己的威信,建立了自己的实力,在那时候自己也应该老去了,老的做不动了,就把皇位传授给他,然后光荣的隐退。
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了他们米氏家族和米氏皇族的权益,不会出现权力真空,不会出现交接断层的情况。
想到了这些事情以后,米柱他第一时间告诉的就是他的杨如花皇后,希望她能高兴起来,这是他能够做到的最大的努力,除了这个办法,他也认为自己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米柱他认为在这一件事上,他之前是失败的,因为他不应该让自己的老婆孩子活得如此的憋屈,活得如此的惶恐,活得如此的不快乐。
杨如花直到现在,她听到了米柱提出了这样子的方案,他才非常的高兴,非常的欣慰,她最担心的还是自己儿子的地位,米柱这样子的做法,让其就不用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