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廷内部的矛盾比起南洋帝国还要更加的多,因为大明朝廷毕竟已经,经历过200多年的风风雨雨,各种利益冲分割早已经完成,而新出现的人却又是非常的多,每个人都迫切的希望获得自己的一块好处。
玩有的利益集团想保住自己既有的利益,而新生的贵族则是想通过夺权的手段和变法的手段,让自己获得更多的权利。
朝廷与皇室之间有他的矛盾,朝廷与军方之间也有他的矛盾,军方与地方之间也有他们的矛盾。
总而言之就是就是利益分割的不协调,令大家非常的不满。
孙承宗他这一次打着是为了大明天下的旗号进行变法,但是其核心还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权利,把权力掌握在了自己手中,才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来实行。
但这一点是不可以的,叶向高他好不容易才重新爬上了这位置,获得这样的头衔,在家赋闲的这几年,让他意识到了一点,那就是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
权利可是一个好东西,他比女人和银子更加的吸引人,更加的让人青春常驻,充满活力。
在乡下赋闲的时候,他未及天黑则已疲倦不堪,非常劳累,但是现在他在朝中或者家里面批阅奏章,即使是批阅到了深夜,晚上小睡片刻,早上又去上早朝了,都一点不累。
这种大权在握,一言一行之间就决定天下命运,决定许多人命运的权利让他非常的爽,非常的兴奋,所以他不辞辛劳,不怕辛苦。
皇帝对于他还是非常优渥的,知道他年纪已老,所以允许他带着奏章回家里面进行审阅。
计向高毕竟是泰昌帝老师,算是天启皇帝爷爷的那一辈,天启皇帝对于他还是非常尊重的,他但凡有所奏请,天启皇帝一般都不会拒绝。
而且对于他的赏赐基本上也就是没有断绝过,基本上都是三日小一次,十天一大次。
他这样的优渥是其他的几位阁老都比不上的,都是其他人所眼红的,毕竟他叶向高的地位摆在那里,他在内阁混的时候,另外的几个好像还没有高中进士。
叶向高他又组织过几次春闱,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是真真正正的做得到一呼百应,他是具有领导群臣能力的那种大臣。
论起个人的魅力和政治上的手腕,他可是甩前任方从哲几条街。
方从哲已经成为了过去式,当然它也不像原版历史上的,以败退的方式惨淡下,羞耻的退隐。
他现在是获得了朝廷和百官的一致认可,风光隐退,现在正在家里面含饴弄孙,也算是成为了光荣隐退的一代名臣。
但是论起政治上的排名和政治上的能力,他可是远远不如现在的叶向高,叶向高他是趁明军大捷时候,趁机的整顿了朝廷的吏治,让大明从万历年间一直兴起的党争得到了有效的压制。
至少强力的压制的党同伐异之风,让许多热衷于党争,热衷于兴风作浪的人没有了市场。
在执行皇帝的意志方面他也做得非常的好,可是让朝廷风貌一变,吏治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叶向高它是有它的底线的,有它的立场的,那就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是无数前辈抛头颅洒热血争取来的东西,这是相当于老祖宗留给子孙的荫泽。
他也是因为这一种荫泽才能够由一个普通的小官吏之子,成为了名闻天下的叶向高,他既然是这种制度的获利者,他就会全力以赴的维护这一种制度。
叶向高他现在已经没有了政治上的追求,他现在已经位极人臣,皇帝对他的信任和荣宠也都是当朝无人能比,皇上对他的恩泽也都是当世无双。
但是皇帝要他同意这样的要求,他是绝对不会点头的,他倒是不怕遗臭万年,而是真正的觉得大明就是士农工商,这是太祖皇帝定下来的规矩,也都是大明270年来稳定的基础,一旦动了很容易就会动摇到大明的根本。
现在的读书人虽然有很多败类和蛀虫,但是并不能说明所有的官员都是坏的,但商人之中更加的多,他们更加的坏。
大明朝廷那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把官员的地位拉到跟商人和农民一样的,没有了高高在上的地位,没有了优越于其他人的身份,他们又如侪辈而出?
皇上可是派人多次的向他游说,甚至许下了非常好的条件,这种条件就是叶向高他无论如何也得不到的,但是他就是不肯点头。
叶向高不点头,朝廷就等铁板一块,孙承宗等想说服他,这可是不容易的。
不过面对皇帝和孙承宗的联手,叶向高他的压力也都非常大,他倒是有点怀念当年韩爌和刘一燝在的时候,他们两个在的时候起码会对自己进行了呼应。
不像现在的内阁,魏广微就是一个老奸巨猾,唯利是图的人,眼中除了利益和女人,没有别的东西,皇帝说向东他绝对不会向西,而另外一位阁臣李逢春学士,虽然他的文章道德文章非常的好,为人也都非常的清高和自傲,但是他的能力真心的不行,在许多事情上都容易犯糊涂,如果不是因为他是皇帝的老师,早就被挤出内阁去了。
因为他是当今皇上的帝师,任何人对他的攻击都是视为对皇帝的不满,对皇帝的攻击,这才令其他的人不好下手,让这一尊大佛坐在了这里,但是他也成功的混了一个泥胎阁老的说法。
李逢春自从办砸了去年的差事了以后,他一直都非常的羞愧,非常的低调,在内阁里面向来不会发表自己的意见,无论是谁的意愿都附和,变成了着名的点头派和中间派,叶向高的政策他是支持的,孙承宗的政策他也是支持的,皇帝的政策他也是支持的,当官当到了这份上,就连皇帝也都摇头。
但是他的身份注定了他的地位是难以动摇的,如果是稍微老一点的都可以暗示他荣退了,但是李逢春他才四十有五,正值壮年的时候,还是内阁之中最为年轻的一个。
现在他都是阁老了,朝中排名第四的文臣,也算是中坚力量之一,如果派他去地方也都不妥,因为他已经有过经略地方的经历,而且现在地方也都没有发生重大的动乱,这就让许多人想动他都没有理由和借口。
所幸者现在的内阁三辅魏广微虽然他是无条件的支持皇帝,但是他却非常嫉妒皇帝对孙承宗的宠信,所以又形成了一条,魏广微他对于皇帝那是无条件的支持,但是对于孙承宗他又是无条件的反对,在这一方面他跟叶向高甚至算是盟友。
叶向高他通过卓越的政治手段,算是压制住了当现在的党争,但是这也就是表面上的事情,她也都没有真正地压制住朝中的利益之争。
大臣之中拉帮结派,相互的争权夺利,那是常有的事情,如果没有那才是奇怪。
以前米柱在的时候,他所在的地方就是朝中势力最为庞大的一派,他们在个在朝中有官员,在军方也有支持者,可以说是地位稳如泰山,连现在的帝党都没有当日之威。
帝党现在分为了几大派别,军方的自成一派,朝中的又以魏广微和李逢春自成一派,就连方从哲的徒子徒孙也都团结在他们的新科大佬亓诗教的麾下,自成了一派。
只是现在大家都知道当今的皇帝不喜欢大臣争权得利,最痛恨的就是朝廷大臣拉帮结派,所以大家才会做的不敢如此的肆无忌惮,不像以前那么的高调,大家一样有斗争,但是这些都压了起来,不再表面化和公开化,而是在暗地里进行斗争。
帝党的分裂才给叶向高以机会,否则的话,他想制衡朝廷,统领文武百官,领导群臣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令他苦恼的就是以前在帝党和朝廷之间波动的矛盾,现在又成为了他的对手的矛盾,他与孙承宗之间的争论,是真正的政见不同,而不是为了争权夺利。
但是这才是最为可怕的,如果是争权夺利,叶向高他可以让出一部分的利益,让对方退缩,让对方为他让路,但是对方不是为了利益,而是为了心中的理想,这是没有了退让的,这才令叶向高他十分的为难。
叶向高他佩服孙承宗的为人,但是绝对不赞同他的做法,但是现在朝廷的局势,那就是不是进就是退,如果不能稳住局势的话,不能打败孙承宗的话,就是帝党重新崛起之时。
试想当读书人也要交税了以后,朝廷的格局肯定会重新发生了变化,皇家的势力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甚至会回到了太祖时代,视百官如草芥的地步,想杀就杀的地步。
这是许多文武官员都为之担心的,要知道在太祖皇帝的时候当官可不是什么好差事,许多当官的在上早朝之前都是立好了遗嘱,在做好了一去不回的准备,如果晚上能够成功的回来,会摆酒庆祝庆幸活过了一天。|
这种恐怖的气氛绝对不是他们这些官员想要的,而且他们也认为这是有失他们身份,有失他们的派头的。
如果读书人都是如此战战兢兢的做事,那还有什么风度气派可言,如此还能称为君子和大臣?只是一个皇家的奴仆而已,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想法,叶向高他才会坚决的反对皇帝的想法。
叶向高他作为朝中的大臣领袖,他始终支持一种政策,那就是制衡,无论是谁都要制衡,朝廷需要制衡,皇帝也需要制衡,只有双方的力量得到了平衡,才会得到和谐,才会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