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献俘大典是百年盛事,京城提前进入了狂欢模式,这里是京城不假,但离边关也近,天子守国门,也意味着随时会被攻击,现在先挫建奴,再灭蒙古,大明进入了太平盛世,京师人民是欢欣鼓舞,就盼从此铸剑为犁、放马南山、安享太平盛世。

这一日早朝,朝廷和皇宫钟鼓齐鸣,皇帝在皇极殿登极,接受百官朝拜,勋贵诸候,文武百官上表具贺。

及至天亮吉时,率文武百官至太庙祭拜,太庙设于天安门内御路东侧,称太庙街门,是皇帝祭祀太庙时所走之门,该门与承天门内御路西侧社稷坛门相对称。

太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占地二百余亩,是根据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造的。

天花板及廊柱皆贴赤金花,制作精细,装饰豪华。太庙是皇帝举行祭祖典礼的地方,大殿两侧各有配殿十五间,东配殿供奉着历代的有功皇族神位,西配殿供奉异姓功臣神位。

大殿之后的中殿和后殿都是黄琉璃瓦庑殿顶的九间大殿,中殿称寝殿,后殿称祧庙,此外还有神厨、神库、宰牲亭、治牲房等建筑。太庙以古柏着称,树龄多高达数百年,千姿百态,苍劲古拙。

太庙的主体建筑为三大殿,大殿对面是大戟门,大戟门外是玉带河与金水桥,桥北面东、西各有一座六角井亭,桥南面为神厨与神库,再往南是五彩琉璃门,门外的东南有宰牲房、治牲房和井亭等。

太庙就是朱氏皇族的家庙,也是他们的祖先灵位所在。

按照宗庙制度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士立一庙,庶人无庙,其中昭穆制度规定了神主的具体摆放始祖居中,左昭右穆。父居左为昭,子居右为穆。

所以说太庙中摆放太祖庙及三昭庙﹑三穆庙共七位神主。王莽时期又增祖庙五﹑亲庙四,共为九庙。

在正德朝以前是七庙,正德以后为九庙,也就是说太庙主殿能够供奉九位皇帝,而朱厚熜是本朝第十一位皇帝,在他前面共有十位皇帝,除去建文帝和景泰帝(祧出),太庙实际已经供奉了八位神主。

历代王朝的宗法制度是亲尽则祧,就是超出了与现任皇帝的亲缘关系的皇帝牌位,可以放到太庙后面的偏殿中单独供奉,那么谁和嘉靖帝的关系最远就移除谁的牌位。

首先太祖朱元璋肯定是不敢移出去的,人家是开国皇帝,是大明朝的根基,他的地位谁敢动摇?这叫万世不祧。

永乐皇帝朱棣是朱元璋的儿子,也是正儿八经的接班人,而且朱棣继位也是走的非正规程序,和自己机会的情况非常相似,如果把朱棣弄出去,之后的皇帝都属于朱棣的子孙,那就等于说后面的几位皇帝都是名不正言不顺的,那自己也名不正言不顺了,所以朱棣肯定不能弄出去的,不仅不能出去,还必须得巩固他的地位,于是朱厚熜把朱棣由太宗改封为明成祖。

成祖是嘉靖后的叫法,以前是叫太宗,他叫太宗的日子可是长于叫成祖,在死后一百多年,硬是让朱厚熜这能折腾的孙子折腾成祖,一朝二祖,在历代而言,也是异数。

那到底把谁弄出去呢?经过再三思考,朱厚熜决定把仁宗朱高炽挪出去,毕竟这个家伙当皇帝一年都不到,也没有什么大的贡献,出去问题应该不大吧!结果嘉靖皇帝刚把这想法一说出去,就遭到了大臣的反对。

大臣们再强势反对,也比不过人家大明一把手的权力大,嘉靖皇帝暴走了:老子已经是皇帝了,这点事情还能说了不算,来招杀鸡敬候,直接让首辅杨廷和回家抱孙子了,众大臣看到皇帝这个架势,也就识相了。

于是大礼议之后的第二轮较量,嘉靖皇帝又完胜了。嘉靖尊他的父亲为献皇帝,母亲为兴国皇太后,顺利地把他父亲的牌位放到了太庙,仁宗朱高炽的排位就只能受委屈,含泪被移到偏殿了。

朱棣很幸运,躲过了被移除太庙的命运,而他儿子仁宗朱高炽就没这么幸运了,居然被后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灰孙子的不是皇帝的父亲所取代,嘉靖能折腾,万历同样能折腾,为了让自己也能呆在九大主殿中,到万历朝的时候,嘉靖皇帝的父亲又被移除了太庙,去到了他该去的地方。

米柱作为皇帝陪同人员之一,也来到了太庙,想起这些太庙往事,这皇帝是真心不容易做,不但生前勾心斗角,死后也要勾心斗角,这可不可容易。

按照九庙原则太庙实际上还有位置,兴献王入太庙也不存在将谁祧出一说,米柱之前也错误的认为将朱棣庙号由太宗改为成祖,是为了防止兴献王入庙而将朱棣祧出。

实际上将朱棣的法统升级,以成万世不祧确实是为了防止朱棣被祧出,但是有可能导致朱棣被祧出的并不是兴献王附庙,而是世宗朱厚熜本人。

朱厚熜死后附庙,必会导致一人被祧出,而朱棣法统升级后,自己附庙后被祧出只能是明仁宗朱高炽,朱棣则安全了,这其实又是嘉靖在大礼议之后与大臣们的另一次斗法,斗了这么多次,他是斗上瘾了,也是为了竖立自己的法统。

天子九庙,九庙才是核心,天子祭拜,也只是拜祭九大庙,对于偏殿中的其它庙宇,则是由勋贵大臣代为祭拜,至于那些配享的更是如此,在配享太祖朱元璋庙庭,正殿有:中山武宁王徐达、开平忠武王常遇春、岐阳武靖王李文忠、宁河武顺王邓愈、东瓯襄武王汤和黔宁昭靖王沐英;配享成祖朱棣庙庭

:河间王张玉、东平王朱能、荣国公姚广孝(后,取消)、诚意伯刘基、营国公郭英。这些名臣良将,生前追随皇帝打天下,死后则将神主供奉于此,享受国家祭拜,这是身为人臣的最高荣誉了。

今日的典礼,皇帝在皇城接受大臣风光大拜之时,京城北直门大开,以一万名骑兵为前导,一万名皇家卫队士兵护着归降的蒙古帝国三十五代大汗林丹汗为首的投降团队及其代表六千多人,径往太庙,这一万名皇家卫队士兵,由米礼义领导,大军押着战俘们,雄纠纠,气昂昂,穿过了天街,直入皇城太庙。

沿途百姓人山人海,挤得大街水泄不通,如不是锦衣卫、五城兵马司兵役齐出弹压,场面只怕要失控。

大军所过之处,百姓们齐声喝彩,掌声不绝于耳,不少百姓手里拿着酒水、鸡蛋、果子等吃食,就希望可以往百战归来的将士们手里塞一些,礼物很是微薄,但是代表了百姓们的心意,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正是因为有英勇的将士在边关浴血奋战,始有今日之威。

一万名骑兵,骠悍强壮,高头大马,马儿装饰用具整齐统一,冰寒冷森的武器显示出强大的杀气,领军大将孔德兴,以两千重甲骑兵为前导,如同移动的钢铁森林,这排山倒海的气势,所向披靡,看着这犹如钢铁怪兽一般的移动大军,百姓赞叹:“有如此铁军镇国,何愁鞑虏不灭!”

其后押阵的是名震世界的米礼义总司令的马队。

当年横扫亚欧的蒙古帝国己经积弱多年,但余威犹在,盘踞在草原上的蒙古骑兵依然是一支强大的武力,依然有可能对中亚各国造成巨大的威胁,可以说是怪兽己死,但幽灵不灭,依然在这大陆上空飘荡。

但是现在,终于让人彻底剿灭了,首都被攻破,皇帝让人俘虏,彻底的灭亡了。

这如同拜占庭帝国,一日君士坦丁堡末下,这东罗马帝国的最后荣光犹在,一旦沦陷,这千年不灭的圣火终是熄灭了,米礼义作为这帝国的终结者,有资格名震世界。

当一身重甲的米礼义,骑着战马驰过,赢得了震天的欢呼声,米礼义端坐于战马之上,向欢呼的百姓挥手致意,这一刻的风光和荣耀,只有极少数将领可以体会到。

林丹大汗他们是坐着马车行进,车边有低眉顺眼的蒙古人伺候着,但是他们所到之处,百姓处处喝倒彩。

危害大明几百年的蒙古帝国,这一刻是消停了,终于跪伏在大明的脚下,百姓们欢欣鼓舞,这一刻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自豪的不单止是看热闹的大明百姓们,就是队伍中的蒙古人也没有俘虏的垂头丧气,靡颓不振,而是兴高釆烈,不停的挥手致意,他们现在不是俘虏,而是大明民族人,而他们也是蒙古行省的官员之一,京城的百姓不礼遇,但是改变不了这事实,咱们是官员,不是俘虏。

而他们也没有五花大绑,带上脚镣伽锁,前往太庙,除了不能携带武器之外,他们身穿官服,与大明官兵无异,他们将在太庙之外,向大明皇帝陛下投降,然后获得大明皇帝恩赐,成为大明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