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第二天米柱刚准备出发,前去保定,收拾这货,这张凤翼便亲自来了,他直接拜见米柱:“家父病入膏方,不能视事,乞丁忧归。”
米柱立即以:“百善孝为先!”同意了他丁忧所请,转呈朝廷。
张凤翼当即将官印、兵符交还给米柱,然后挥一挥衣袖,直接走人了。
他看见王化贞与米柱对着干,结果惨烈,果断的自请丁忧了。
米柱看见如此,也愉快的答应了,保定巡抚之职暂时悬空,他自己暂兼任便是,只要不出现一个与他对着干的,万事好办。
米柱正在犹豫保定巡抚之事,他的老丈人李旦带着海关局局正黄诚平拜访。
黄诚平乃漳州知府,因与米走近,让朝中大佬赵南星撸了官职,后来让米柱强势干涉,找回了场子,但位置不在了,米柱让他在海关局落脚。
黄诚平消息十分灵通,听闻恩主米柱为蓟辽总督,十分兴奋,觉得自己春天来了,马上拉上李旦,赶来拜会,他是盯上了巡抚之位。
黄诚平高声道:“门下黄诚平拜见总督大人。”他是毫不犹豫跪下。
米柱将之扶起,说道:“黄大人来此,所为何事?”
黄诚平道:“听闻保定巡抚出缺,愿为大人效更大之力。”
李旦也在旁边敲边鼓,说道:“黄大人办事能力很强,也忠心,有他在保定,总督可无后顾之忧了。”
保定巡抚管有三大兵备,天冿兵备、紫荆关兵备、井径兵备,管辖的地方相当大,责任不小,他问道:“黄大人没有掌过兵事吧?”
黄诚平道:“下官以前来闽南兵备干过。”
这个人的忠心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能力不好说,资历也浅了些,以前四品知府,没有在朝廷部院干过,缺少大局观的培养呀!不过他在海关局干得不错,与李旦合作愉快,在天津卫的地面干得有声有色,为国库弄回了不少银两。
不过这是一个纯捞钱的工作,对于有野心的黄诚平来说,巡抚之位更加可以实现他的理想,他与李旦相关莫逆,也不算贸然,别人也是在他的脑袋之上贴上了米党之名。
米柱说道:“本官会举荐,也会向小魏公、熊公举荐,能不能成事,还得看上天的意思。”
李旦道:“我与黄兄相交莫逆,海上镇抚司衙门、黑水卫队港口,都在天津卫,有黄大人拂照,咱们的工作更好做,下官愿投献二十万两,作为活动经费,何处需要打点,还谁维新指点。”
米柱道:“本官尽力。”
黄诚平道:“谢大人成全。”
米柱马上写了一封推荐,也向吏部、兵部、军机处、内阁分别写了一封推荐信,让李旦和黄诚平马上入京,拜会各位大佬。现在兵势危急,一切从权,特事特办,这保定巡抚之职,为他米柱属军,他有很大的发言权。
米柱收拾了王化贞,张凤翼又请辞,天津兵备、紫荆关兵备、井径关兵备,纷纷向来帐下听用,调兵调粮,不在话下。
米柱这总督,拥有极大的权势,不要以为文官就没有事,他能连巡抚都当场免了,剥去官衣,扔出门外,要灭掉他们这些兵备道,更不在话下。
如果是别的总督,总得找借口和由头,但是这位总督,他还兼着锦衣卫差事,有诏狱,直接拿你,就是一句话的事,王化贞被整走,张凤翼丁忧以避其锋芒,下一步就轮到他们这些人了,不识相就是收拾他们之时。
这一点,米柱是来者不拒,只要服从命令,听他指示,他是不会胡乱咬人了,掌管这么大的地方,手下几十万人,怎么可能人人与你一条心,人人是你的门下,如果是这般,只怕皇帝都会忌惮三分了,这是招祸的开始,所以只要不是和他对着干,听从他的命令和安排,能贯彻和实现他的意图,他并不在乎,对方是不是他的人,是不是东林党或者阉党。
米柱道:“诸位都是朝廷命官深受皇恩,就应该精诚团结,竭尽所能,为国效力,二十三万蒙古联军屯兵长城之外三百里,一旦破关,为祸之烈,绝不在庚戌之祸之下,诸位身为朝廷命官,掌兵之将,只怕难逃西市一刀之厄,家族也因此蒙羞,所以,今日本帅颁下总督令,各镇各营官兵取消一切休假,日夜戒备,不得丝毫有怠,全军实行连坐法,将官守土有责,其防区之内,兵士退,杀兵士,将官退,本帅坐镇喜峰口城南大营,总揽全局,有敢退出城南大营,人人得而诛之。”
米柱都这么发狠了,其它人这是人人自危了,幸好有米柱顶在前面,他们大声道:“喏!”
米柱在安排完毕之后,他马上返回喜峰口,这时喜峰口己变成一个巨大的工地,几万军民齐动手,他们在城南大营建立瓮城。
由草原进入喜峰口,有三道关,他们在三道关口之中的城南大营,建立一瓮城,这是抵抗蒙古联军的最后防线。
米柱等计划在这里策划一场大战,最理想消灭蒙古联军主力,依他们的尿性,在猛攻喜峰口时,攻击失利,一定会后退,但是逐渐放弃一些阵地,诱敌深入,让他们觉得徐徐推进,胜利在望,只要加把劲,就可以胜利,这有很大的机会将他们留在这里。
在他们的计划中,放弃了三道防线,让他们逐渐投入兵力,最后欲罢不能,等几路大军汇合之时,就是最后决战之时。
现在他们这是日夜赶工,希望可以在敌人来临之前,完成瓮城的建造,同时他们建造和设置了大量的机关陷井,以求最大限度的消灭敌人。
但他面对的是当世战力最强的蒙古铁骑,人数多达二十万,而他们在这里的兵力,不会超过四万,而且都是冷兵器部队,如果不是倚城而战,依靠机关陷井,他们一点胜算也没有。
西山兵工厂是拔来了大量的武器,但是这些人不是专门训练过的,使用武器,不是一两天就会,这些火枪兵的培训,是比刀盾兵容易,但也需要时间,三两天不能让使用冷兵器的部队改用火枪,贸然使用,只会造成更大的混乱,让战斗力更差。
他们只好对原来的鸟统手进行训练,以前的刀盾手、长枪手、弓箭手,依然让他们其司其职,组成了一个个攻击集团。
这些部队都是临时调来的,拼凑起来的,彼此之间,并不熟悉,要正式投入战斗,投入使用,这需要很多的时间进行训练和配合。
这一次战斗的主力,是米柱的六百卫队亲兵,从京城调来的皇家卫队一部、黑水卫队一部,西山大营的新兵,总共才一万二千人左右,另外有三千骑兵,三万由刀盾手、长枪手、弓箭手组成的冷兵器部队。
有这么多人,应该可以勉强一战,但是他们都是由各镇各城临时抽调起来的,彼时之间,并不认识,配合得也不好,所以战斗力并不高,以三千骑兵为例,来自几十个卫所的人,他们的训练、装备,战斗意志,都很差,只能说是骑马的兵,米柱是不敢派他们执行战术打击任务的,就怕这巨大的拳头没有打到敌人,反倒自已散架子。
不过在这里,他们的计划是倚城而守,借助关隘的险要和各种守城设备,加大向己的胜算,最终达到拖住敌人的目的。
只要他们将蒙古联军拖到这里,便是成功了,那时关外的十五万精锐合并过来,就是联军的死期。
本来他们在草原上的部队,不足十万,但是把五万蒙古骑兵征招入伍,将部队扩张至十五万,这样的部队,正面与蒙古联军硬撼都不怕,只是他们分散在各地,聚集起来要时间。
正常的情况下,要临时将这么几支分散在千里之内的部队统一协调,集中攻击一个目标,没有一个月以上,绝对集中不起来,但是现在,只是他们计划用六至七天间时完成,这就为他们围歼蒙古联军,获得了时间。
对方肯定也想不到,明军如此的厉害,可以在调控全局,短时间之内对部队进行了一个战略调整,这在以前是做不到的。
最大的问题是,他们之间的通讯问题,比如白城与喜峰口之间的通讯,使用骑兵传令,却使是最快的骑兵,来回也需要八天,这还不计途中的担耽、天气、迷路等等原因。
想组织一场大战及时的围剿他们,这是不可能的。
但是他们之间的一流通讯方式,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米柱在飞鸽传书和飞鹰传书项目之中投入的巨大人力物力,不是他们这时代的人可以接受的,不是米柱一力坚持,大力发展,不计成本投入,他们的驿马科不可能有这么的惊发达,这样的投入,如果不是米柱坚持和生财有术,肯定早就砍了。
这么说吧?如果只是依靠朝廷给东厂的拔款,连养活他们的驿马科都不行,更不用说他们这庞大的东厂部门了,巨大的投入,让他们享受到信息快速传递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