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尽量挑夜深人静的时候了,这时看的人少最快一般要至少半小时后才会修改为正确的内容
?用电脑看的没问题,用手机app看的自动订阅也没问题,只要没在我还没修改时点开章节就行。而一旦点开,错误的章节内容就下载了下来,进入到手机缓存了,这个时候我即便修改了手机客户端仍然是错误内容,始终不会改变。
?这个时候只有重新下载这个章节,如果不行的话就只有删除本书下架,然后再重新加一次上架即可。
?小众书看的人少又猖獗,没办法,不这么做混不下去了,见谅。
?******************************************
炮战在太阳落山前就结束了。英国人安放于城头的火炮率先停止了射击,英国人熄火后,东岸人自然也不会傻到再去撩拨他们,双方便很有默契地同时停火了。
战场上一时陷入了诡异的寂静之中。
入夜之后孙胜军将八旗士兵们都收拢了回来,并以散落在四周的炮兵掩体为核心构筑了一个简易的阵地,然后在阵地周围仔细地拉上了铁丝网,重要部位还用大车将其堵住。一切完毕后,整个营地内熄灭了灯火,哨兵牵着狼狗在铁丝网内巡逻着,一切布置犹如正规军一般。
5月18日的夜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平静的,因为英国人一直没有出城前来攻击己方阵地;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又是不平静的,因为远方麦田处影影憧憧的人影一直晃动了大半夜,并不是有一些嘈杂声隐隐传来,铁丝网内的狼狗也跟着叫唤了大半夜。不过考虑到八旗士兵们并不算高的作战素质,孙胜军还是决定不管外面发生了什么,一切坚守营地不动为要,以不变应万变。
天明以后,孙胜军在营地内朝前方麦田处一看,顿时目瞪口呆。只见昨日那些奴隶们收割完的麦田旁边,大片尚未收割的麦田突然在一夜之间被收割了个干干净净。
合着昨晚英国佬折腾了大半夜就是为了偷偷出城割麦子的啊!孙胜军不由有些哑然失笑,同时也感到有些匪夷所思。这些英国佬的士气怎么会低落到这个地步呢?居然不敢和自己的部队正面对上。这不至于啊,城内至少有三百多个装备火器的民兵能够出战,遇上自己的部队这胜利的可能性虽然不是很大,但也不至于就这么一直缩在城内当乌龟啊,尤其是敌人还在收割自己辛辛苦苦种了一年的粮食的时候。
不过敌人士气低落当缩头乌龟不正是自己愿意看见的吗?要是他们横下一条心冒着炮火出城和自己死磕,八旗兵万一在战斗中崩溃了自己找谁说理去?这帮人的战斗素质别人不清楚,他孙胜军可是太清楚了。说句难听点的,那些黑人旗可能还有那么一丁点战斗力,而那些身形矮小的红人旗的战斗力就很可疑了,一旦和敌人进入近战状态时崩溃的几率很高。
不过令人感到“欣慰”的事,他们在和本地土着作战的时候却又勇猛无匹,锐不可当。仿佛他们站在八旗的旗帜下后一个个都神功附体似的,打起自己人来都不用压阵的东岸军队出手,只需要远远地看着他们获胜就行了。
今天好望堡外上演的又是如何在隆隆炮声伴奏下快速割麦子的戏码,结果伴奏的双方炮兵都有些懈怠,时间才刚过中午,响了一上午的炮声便停止了。
炮声停止了,奴隶们割麦子的行动却不能停止。一直到傍晚时分,孙胜军才令人吹响了回营的号角,正在麦田里努力的奴隶们顿时如蒙大赦,纷纷如潮水般涌回了营地之中。经过两天来不间断的快速收割,英国人播种在好望堡城外的这八百英亩麦田已经被收割了大半。由于麦子还未完全成熟,到时候统计的时候收获可能不会太多,但是孙胜军大致估算了一下,觉得这两天抢收的麦子到时候差不多能有个150吨的收获。
这个数目对于河中堡现有的粮食储备来说也算不无小补了。昨天白天收割的大批粮食已经连夜用大车往回装运了,不过大部分目前还堆放在营地内。后方监军的肖白图已经连夜派人快马回去报信,让河中堡派遣大量大车和夫役过来拉小麦。
5月19日的夜间一如前夜,英国佬的指挥官不知道使用了什么方法,再次说动了那帮士气低落的英格兰民兵出城抢收小麦,同样一直摸黑折腾到凌晨四五点钟的时候方才撤了回去。对于英国人的举动,炮口正对着那里的东岸炮兵们默契地没有开炮,放任英国人来来回回地收割小麦。
5月20日太阳升起来以后,数百名奴隶对着麦田里最后一小片小麦发起了最后的抢收。两个小时后,随着最后一捆小麦被上缴到营地内,这次抢收英国人麦田的计划基本上可以说是顺利完成了。
玩命抢收了两天多麦子的奴隶们在收到任务结束的命令后,一个个顿时浑身瘫软地坐在营地内。孙胜军也不食言,当场命人统计每个人收割粮食的数量,并排出了前一百名,然后立刻宣布赦免这一百人及其家属的奴隶身份,将其“抬旗”进入上六旗,从此成了自由民。
这边一切事情处理结束后,孙胜军派人请示在后方督阵的肖白图等人。在得到首肯后,他开始组织八旗士兵及奴隶们缓缓撤退。敌前撤退本来是一件极为复杂、精细的活儿,尤其是在你还有大量辎重、粮食需要携带的情况下,这就更是一件高难度的活儿了,组织者能力稍差都有可能酿成一场可怕的混乱。
但是如今这些英国人既然已经士气低落到了不愿意出城作战的地步,那么事情就好办多了。除了炮兵和部分八旗长矛手们没有动,仍然监视着英国人之外,数百名奴隶在部分八旗长矛手的看护下开始一车车地装运小麦往回拉。
整个运输行动持续的时间比当初收割麦子还要长,来来回回的奴隶和夫役们整整搬运了四天,一直到5月24日下午,随着最后一辆大车的离开,整个营地内的小麦和辎重才算终于清空干净了。
5月25日,东岸炮兵在八旗长矛手和远处骑兵部队的掩护下,将十门大炮一一拉起,踏上了返回河中堡的路途。至此,整个抢收麦子的行动终于宣告胜利结束了。
此战,除了八旗长矛手损失了十几人以外,东岸人几乎就再也没有别的损失了(奴隶的减员并未统计在内),收获却是十分巨大的。一是收获了一百多吨英国人辛苦种植出来的小麦,二是试探出了开普敦地区英国人低落的士气。尤其是第二条,它为河中堡方面对南方那些英国邻居的现状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以后制定对策时也有了更多的针对性。
收割完英国人的麦子后,南半球已经开始逐步步入冬季。此时,不但气温开始逐步下降,就连天气也变得坏了起来,南非西南角这一片区域内开始变得阴雨连绵了起来。
得益于河中堡地区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这些冬季的雨雪非但没有给本地造成什么灾难,相反,它还为这片土地注入了宝贵的雨水资源。冬天农闲时分,如果天气晴朗,河中堡全体居民及部分奴隶都要出动,清理河塘码头淤泥、整修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房屋炮台设施,总之忙得不亦乐乎。
当然了,居民们最重要的一项工作还是冬季民兵训练会操。在这个难得的集中训练期内,东岸民兵们几乎每天都要训练纪律、队列、军刀劈刺、排枪射击、投掷炸弹等军事技能;除此之外,情报侦查、野外训练、设置陷阱、绘制地图、审问技巧等科目则是士官们需要掌握的内容。可以这么说,每年的冬季训练会操是东岸民兵们军事技能和军事素养取得飞跃提升的重要阶段。目前就全国范围来说,共有四个正规军连,分别是驻首都军营的第1连、驻镇海港炮台要塞的第2连、驻煤河乡的第3连以及驻河中堡的第4连。此次,经执委会批准,军部获准在东方县组建预备役第101连、在镇海港组建预备役第102连、在煤河乡组建预备役第103连以及在河中堡组建预备役第104连。
这四个预备役连的军官和士兵平日里都只存在于花名册上,只有定期训练的时候才会集中到一起,算是作为正规军的重要补充力量。一旦情况有变,他们便能够迅速被作为正规军动员起来,并投入作战。
毕竟,如今欧洲局势相当不稳。法国、西班牙、荷兰、葡萄牙、奥地利等主要国家都处于战争之中,就连英国如今都有了隐隐爆发全面内战的危险苗头。虽然东岸共和国远在万里之外的新大陆,按理说应该不会受到什么战争波及,但这世上的很多事情真的很难说。尤其是战争这种事情,很多时候不是你想能避开就能避开的,未雨绸缪,预先多做准备,在任何时候都是不会错的。
前阵子执委会和军部刚刚颁布了新的地方民兵预备役编制及训练纲要。在该纲要中,除开详细规定了地方民兵的训练细节之外,还提到了组建四个连的预备役部队的事情。预备役部队,顾名思义,平时全部都是农民、工人,定期集中训练,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起民兵来,他们训练得更为频繁,也更为规范、细致,当然,他们平时也是领着正规军三分之一军饷的。目前就全国范围来说,共有四个正规军连,分别是驻首都军营的第1连、驻镇海港炮台要塞的第2连、驻煤河乡的第3连以及驻河中堡的第4连。此次,经执委会批准,军部获准在东方县组建预备役第101连、在镇海港组建预备役第102连、在煤河乡组建预备役第103连以及在河中堡组建预备役第104连。
这四个预备役连的军官和士兵平日里都只存在于花名册上,只有定期训练的时候才会集中到一起,算是作为正规军的重要补充力量。一旦情况有变,他们便能够迅速被作为正规军动员起来,并投入作战。
毕竟,如今欧洲局势相当不稳。法国、西班牙、荷兰、葡萄牙、奥地利等主要国家都处于战争之中,就连英国如今都有了隐隐爆发全面内战的危险苗头。虽然东岸共和国远在万里之外的新大陆,按理说应该不会受到什么战争波及,但这世上的很多事情真的很难说。尤其是战争这种事情,很多时候不是你想能避开就能避开的,未雨绸缪,预先多做准备,在任何时候都是不会错的。
目前就全国范围来说,共有四个正规军连,分别是驻首都军营的第1连、驻镇海港炮台要塞的第2连、驻煤河乡的第3连以及驻河中堡的第4连。此次,经执委会批准,军部获准在东方县组建预备役第101连、在镇海港组建预备役第102连、在煤河乡组建预备役第103连以及在河中堡组建预备役第104连。
这四个预备役连的军官和士兵平日里都只存在于花名册上,只有定期训练的时候才会集中到一起,算是作为正规军的重要补充力量。一旦情况有变,他们便能够迅速被作为正规军动员起来,并投入作战。
毕竟,如今欧洲局势相当不稳。法国、西班牙、荷兰、葡萄牙、奥地利等主要国家都处于战争之中,就连英国如今都有了隐隐爆发全面内战的危险苗头。虽然东岸共和国远在万里之外的新大陆,按理说应该不会受到什么战争波及,但这世上的很多事情真的很难说。尤其是战争这种事情,很多时候不是你想能避开就能避开的,未雨绸缪,预先多做准备,在任何时候都是不会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