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坟离村较远,棺材置于牛车上,前有引路人,缓缓而行。
送葬队伍在村口暂停,唢呐哀乐再次奏起,所有女眷向着棺材远远叩头,只留男子送亡人下葬。
待队伍走得看不见了,大华婶子带着几个年轻媳妇过来,拉起还在地上痛哭的几人。
只有高雨跪地不起,头都磕破了。
“姐,你别这样,姐。”高雪抱着高雨的胳膊哭着哀求。
“大姐,你这样,我害怕。”高霜抱着高雨哭喊,她看不了大姐这个样子。
高雨是高粱的第一个孩子,高粱媳妇生高雨的时候难产,又养了好几年才有的高雪,高雨也就独享了父母几年的疼爱,对父母自然最为眷恋。
看着妹妹们的哀伤心疼的样子,高雨直起身了,她不能只顾着自己发泄心中的痛楚,不管妹妹们的感受,姐妹三个相扶着站了起来。
爹娘走了,她这个大姐决不能倒下,即便做不了弟妹们的靠山,好歹还能遮下风雨。
高粱在吉时入土为安。
送葬的宾客渐渐散了,孝子则是要留在最后的,搀扶的人还没过来,高兴就倒地不起了。
张大宝就站在不远处,急忙跑上前把人抱了起来。
只见高兴面色通红,双眼紧闭,呼吸有些微弱。
“大宝,把人给我,你没有重孝在身,快去请老大夫,高兴怕是得了风寒。”高麦上前把人接过来。
张大宝点头应下,大房的独苗,可不能再有事儿了。
一行人以最快的速度回了家,宾客还未散尽,纷纷围了上来。
“大伙让让,孩子病了。”
冰天雪地的院子里,跪了两天,成人都受不了,何况一个十岁的孩子,众人把路让开。
高兴还昏迷着,给他脱掉外衣,安置在火炕上,身上盖了两床被子,手脚冰冰凉。
高雨使劲给弟弟搓着手,周氏则坐在后面搓脚。昨晚是她们疏忽了,没能早点发现高兴的不对头。
高雪见这里插不上手,赶紧去厨房熬了一大锅的红糖姜水,给家里的每个人都送了一碗,可不能再倒下一个了。
“大夫来了。”张大宝背着老大夫进来,实在是老大夫走不快,大宝心急就把人给背起来了。
高雨退出来,把位置让给大夫。
看看张大宝流着汗的脸庞,转头对妹妹说道:“雪,去给你大宝哥端碗姜汤来。”
高雪轻轻应了一声,转身出去。
“喝吧,已经不烫了,”高雨接过来递给大宝,“这两天辛苦你了。”
见高雨面色还算好,大宝嘴角上扬,想笑但立刻又忍住了,只摇了摇头,端着碗一气就喝了下去,半天没喝水了,嗓子火燎火燎地疼。
“小弟肯定会没事的,别担心。”递回碗时,在高雨耳畔轻声说道。
高雨看了看大宝,垂眸点点头,她没了爹娘,可还有弟弟妹妹,如今身边又有了大宝,她并不孤单,也是有依靠的。
“就是伤寒,孩子小,这两天折腾坏了,我先给他扎几针,再喝几天药,不发高热,便无事了。”
也没掀开被子,只在露出的头部、手上扎了几针,眼见着高兴就不再发抖了。
“多谢,这大冷天的劳您跑一趟。”周氏心怀感激。
“老嫂子客气,节哀,”老大夫站起身,也没对着哪个,自顾说道,“你们派个人跟我去抓药。”
“还是我去吧,我背您。”
老大夫后退一步,摆摆手,“不必,你小子那牛劲上来,差点没把我颠散架了。”
众人忍笑。
大宝尴尬的挠挠头。
高豆把身上的钱都掏了出来,“大宝,这点钱你拿上,也不知道够不够。”
“小叔,没事儿,我身上也还有点呢,我过去抓药。”话落,大宝一阵风似得离去。
……
亲戚已经走了不少,高麦、高豆见这边无事,就出去应酬了。
高花见家里忙碌但不乱,帮不上什么,今日也不能好好说话了,就跟周氏告辞,说过段儿再来看她。
下半晌时,宾客就都走了。
后院的大灶撤了,火坑埋上。不过,凡是吃的丁点不剩,王红看得都心疼,但也说不出什么,来的都是乡里乡亲,人家来捧场那是给你面子,没人上门那才是难看呢。
待客的棚子,村里的青壮也帮着撤了,院子基本恢复了原貌。
本家的人见已经收拾利索,便也纷纷告辞了,都知道大灶上什么吃食也不剩,不好再赖上一顿。
大宝抓药回来,高雨就心疼地让他回去歇着了,自己把药熬好。
高雪四处转转,见没什么事情,往火炕的灶里塞了几根柴,就去了里屋,兄弟两个也在这屋取暖呢。王红自己带着孩子们先回去了。
“二叔、小叔,我们盘盘账吧,明天圆过坟,这事儿也算了了,我们的日子还得照常过。”
高雪不等他们发话,就把账册翻开了。
丧事、吃喝一共花费了将近十二两,光棺材就用了五两。
进礼就惨淡多了,多的几十文,少的两三文。也只有几个至亲是给了几十文,一般的乡亲人情就是两文。所有人情加起来不过才三百二十文。
高雪看着礼单皱眉,最大一笔礼金竟然是王顺给的。
“二叔,王家给了一百文,这个人情咋还?”是跟高雨退亲的王家。
“不必管,你爹没了,我们跟王顺的一点情意也尽了,以后不用再往来。”高麦这么说,自然是顾及着张大宝。
高雪认可地点点头。
“二叔,你从家里拿了多少面过来,我折成钱给你。”账上只记了一袋面。
高麦不悦,“说什么话呢,这点面还吃不穷你二叔,不用再提了。”
见高麦说得真诚,高雪便道过谢,也不再提这茬。
“小叔,你垫了多少?”
“大概二两吧。”
高雪点点头,一家人更应该把账算清楚,俗话说,清楚算账糊涂解决。
账要清楚,但给不给,收不收就是人情了,而且亲戚间有点小人情,适当欠欠,倒令关系更亲密。
“也算圆满了,办下来没太大缺口,今儿来的人,谁不夸上两句,哪家办得这么体面!我们在丧事上也算对得起大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