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日历的撕去,年关将近,离除夕还有最后7天,燕都城的大街小巷挂满各种春节装饰,到处都是喜庆的红色。
项飞决定带父母来燕都城过年,一来可以照顾自己创办不久的网站,二来也让他们进城感受下这里的过年气氛。
二十三过小年的时候,他们正在一起吃饺子,手机短信铃声响起,是董璐发来的。
“我过年需要在国外拍戏,回不了山东老家,帮我照顾下六大娘,”
项飞立即回了一句:“我今年在燕都城过年,正好回去的时候把六大娘和家人都接过来,放心吧!照顾好自己,过年记得吃饺子。”
“好!”
寥寥几句话,却让项飞心里倍感温暖,特别是把六大娘托付给他的举动,让他感觉自己不是外人。
趁着田麦穗和老优他们还在,项飞决定回家去接人,为此把王浩明的车借了去。
在高速上一路奔驰,经过8个小时的路程,终于又来到那个村口。
没有了叶子装扮,那棵老槐树像一位头发稀疏的老人,蹲在村口等着远游在外的亲人。
之前在这里呆的时间不短,项飞还认识路,开着车慢慢悠悠来到六大娘门前。
下车后,他刚走到门前,六大娘已经开门迎了出来,精神依然很好,脸上还是那副平淡、从容的样子。
“六大娘,一年不见,您还好吧?”
六大娘呵呵笑着:“有什么好不好的,人老了,过一天没一天,也就是那么回事。快进来坐,外面怪冷的,到里面喝点热水,歇歇脚!”
他过去要扶六大娘,被她客气地推开:“老人不能扶,扶惯了便离不开人。”
还是去年夏天那样,只是树上没了叶子,菜畦里没有了蔬菜,院子虽然收拾的利索齐整,却逃不开深冬锁萧瑟的寂寥。
进了屋子,六大娘放在桌子上一个碗,拿起暖壶倒出一碗滚烫的热水:“小心烫,晾一晾再喝!”
项飞想起他还有个女儿:“女儿常来看您吗?”
“来,常来,年前刚来一趟,拿的鸡、鱼,一大堆吃的东西。”
六大娘幸福地笑着,但是项飞知道,她的女儿年前来一次是老礼,但是年后就不一定来了。毕竟在外县,来回一趟不容易。
“六大娘,这个姐我怎么没听董璐念叨过,她们俩关系不好吗?”
“俺这女儿比她弟弟大将近二十岁,聘的早,董璐来家的时候已经嫁出去了,两个人没什么感情。还有就是她支持董璐嫁给她弟弟,两个人关系就更生分了,后来俺那苦命儿子走了,她就更加怨恨董璐。不瞒你说,知道俺和董璐有来往,也没少生俺的气,璐璐给俺的钱俺都给她了,就这也不念好。一家人搞得四分五裂,说起来得怨俺这个当妈的,没做好协调。”
项飞有点后悔问这多余的话,给六大娘徒增烦恼:“算了,六大娘,不提这些了,回燕都城过年的事,董璐和你说了吧?”
“折腾啥?在家有吃有喝的,费这劲弄啥?依俺看就在这过吧!乡里乡亲挺多人,不孤单!”
“我都接您来了,您还能不去?那我不白来了吗?”项飞对着六大娘撒着娇。
六大娘笑了,脸上既幸福又无奈:“那就去,不过不着急,先休息一晚上,明天再走。开了一天车,你也休息休息,千万不能疲劳驾驶!”
“疲劳驾驶您也懂?”
“俺是老了,又不是傻了,每天都在看电视不是?每天因为疲劳驾驶没少出事,咱不犯那忌讳。”
“好,听你的,休息一晚上,明天再走。”既然已经停留,项飞想去看望一个人:“六大娘,石子还在村子里吗?”
“在啊!估计还在侍弄他的大棚,按说冬天是农民最闲的时候,但是弄上这温室大棚以后,他冬天从来不闲着,这都第二年了。”
“挣钱吗?”
“没少挣,好几栋大棚呢!不挣钱能连续干两年?”
“我去找石子玩玩,他的大棚在哪个方向?”
“村南,出了村你就能看见,挺显眼的。”
项飞打了个招呼出门,顺着胡同一直往南走,经过一条山林间的羊肠小道,来到村南的一片平地前。往东一看,可不,四栋大棚就在几百米外,在“一无所有”的漫长田地里格外显眼。
他笑了笑,紧走几步来到跟前,挑没锁门的大棚走进去,掀开绵帘,立即感受到一股难忍的温热。
里面果然有人,还不只石子一个,原来今天是周末,很多大人带着孩子来大棚里摘草莓,怪不得外面停着几辆小车。
石子只是站在那里看着,休闲得很,时不时蹲下身摘几个草莓吃,并没注意到大棚里多了一个人。
项飞悄悄走过去,猛地一拍他的肩膀,吓的他把手里吃掉一半的草莓都扔了。石子回头正想骂人,看到项飞,脸上的怒意瞬间转换为兴高采烈。
“项飞,你回来了?董璐回来没?”
听到说董璐,很多人回头,项飞只好快问快答:“董璐没回来!”,其他人的视线又转移到草莓上。
不待石子继续往下问,项飞立即转移了话题:“你这大棚搞得挺好,不少赚钱吧?”
“还行吧!刚开了个头,也算有了第一步,还在发展当中。”石子自豪地说道,很有点农民企业家的味道。
“还在发展当中?你打算建多少栋温室大棚?”
石子脸上露出鄙夷的神情:“你也是大城市呆过的人,思维怎么那么狭窄?农村只能建温室大棚?我想开个现代农业公司,第一步就是做大棚蔬菜、水果和花卉;第二步是承包村里的大片土地,实行规模化种植;第三步就是做成产制销一条龙,形成自己的品牌。***说过,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我觉得这句话很对,比在城市里胡打乱撞强。”
这几句话说得项飞目瞪口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石子半年不见,成长得不是一轻半点。相比来说,他则浅陋多了,刚才来的时候带着一种想当然的高高在上,虽然无意识,却令人有很深的负罪感。
他不禁问自己,人家有当前目标和长远规划,甚至还制定了分步走战略,自己呢?还不是活在当下,随性而为。
“石子,你不得了,令我刮目相看,目光能那么长远,连我都望尘莫及。”
这一夸,石子立刻脸红了:“我就是没事瞎想,一般人我也懒得说,怕他们笑话我,你来了我才敞开了说话。”
“行啊!普通话也说上了,去外面呆过?”
“经常出去,参加政府举办的创业培训,去其它地方参观别人的大棚种植,对我的刺激太大了。”
“种大棚前去的?”
“种大棚以后,我们这边种大棚的少,镇里面看到我弄,把我当致富能人了!所以各种培训,参观也带着我,怎么也得走出第一步,要不别人怎么知道你有没有想法,行不行?”
“找媳妇了吗?”
“没找,不少来提亲的,我给回绝了,因为这事我父母没少训斥我,说我盖了几栋大棚不知道姓什么了。”
“不着急?”
“着啥急,不就谈恋爱结婚,繁衍后代那点事情吗?我才26,过两年再说,而且我想自由恋爱,不想受三媒六婆的罪。”
“你小子变化太大了,和我上次见你简直天差地别,我服了!”
“其实都是你的功劳,如果不是送站的时候你和我说了那些话,我也许真的结婚生子,平庸一辈子了。”
“我说什么了?”一年半过去,项飞早忘了。
石子摇了摇头:“什么记性,你说‘农民的思维很简单,以成败论英雄,只要轰轰烈烈地弄开,有了成果,任何阻力和非议都会迎刃而解!要想别人认同你,首先得自己取得成功!’想起来了吗?”
“好像有这么几句话!”项飞挠了挠头,含含糊糊答道。
“你今天不走吧?”
“不走,在这儿住一晚上,明天带六大娘去燕都城过年。”
“那晚上喝点?”
“喝点就喝点,就在六大娘家里喝,我回去准备。”
“行,地点不重要,谁请客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喝!”石子笑着说道:“你先回去,我等这几个客人摘完草莓就过去。”
“OK!”
回去的路上,项飞心里感慨良多——城里待久的人自然会有一种优越感,觉得农民代表了愚昧、落后和僵化,顶多再加些朴实、憨厚、勤恳等带着奶油味的赞美。因为时代、地域、环境的限制,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它是事实,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无差别的传播,今时已不同往日。
他们开始有思想、有见地、有内涵,有城里人拥有的一切优点,还有城里人没有的东西——土地和新鲜空气。
只是因为偏远、因为基础条件不够,他们的思想没有用武之地,见地被环境扼杀,内涵在渐渐丢失色彩。
他们缺少一个机会、一个舞台,一个无差别对待的开放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