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佑五年八月,一封诏书震惊天下,举世震惊议论哗然,然后冷静下来后一想,又是必然的事情。
“咨尔越王:昔者帝尧禅位于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于常,惟归有德。爰自书契,降逮三、五,莫不以上圣君四海,止戈定大业。
然则帝王者,宰物之通器;君道者,天下之至公。曩者李逆倡乱,聚贼百万,横行天下,旋寇京师。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开关迎贼,遂事羁縻,维时中邦,大势已去,义士窜伏,迂儒小生,勿能自固,遂被迫胁,反颜事仇,渐化腥羶,遂忘大义,肆逆滔天,窃据万里。
值此倾覆之际,皇父越王,乘时跃起,云集响应,扶危拯溺,自南狙北,东征西伐。拓土开疆,大庇氓黎,义洽四海,威震八荒。
是用仰祗皇灵,俯顺群议,敬禅神器,授帝位于尔躬。王其钦顺天命,率循训典,底绥四国,用保天休,飨兹万国,以肃承天命。”
侯玄演在三次推辞之后,于王府接受了逊位诏书。并且宣布国号不变,宗庙不改,仍然祭祀大明历朝先帝。
春和殿里,怀抱着朱琳灏的灵药,低头问道:“终究你是一朝人王帝主,等你长大之后,会忌恨你的皇父么?”
朱琳灏根本在她怀里待不住,小手小脚暗暗聚力,想要挣脱怀抱。她的吃穿用度都是极好的,力气竟然不小,浑然不似一个女童。
不一会就从灵药的怀里挣脱出来,做了个鬼脸就跑开了,生怕再被抓住。
灵药笑道:“拿你当一个男孩来养,果真养出个假小子。”
大明的国号不变,宗庙不改意味着皇家宗庙中依然供奉着朱元璋等人的牌位,这需要新皇帝有着超常的气魄。
能做到这一点,一些仍然心向故明的大臣,也可以接受。侯玄演自己本身十分敬重太祖高皇帝,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丰功伟绩,让他每逢年祭前去祭奠一番他也没有意见。
为后世诟病的朱元璋,被一部清史诋毁的面目全非,这些心虚的小人连画像都要伪造,还有什么是真的?更让人心寒的是,每一个后世的学生都要学习的历史课本上,竟然将丑化明太祖的尖嘴猴腮鞋拔子脸堂而皇之地印刷,不知道编书人是要表达什么样的龌龊心思。
最可笑的是,他们伪造的太祖画像,竟然是满清的服饰特征,帽子上的那块白色“帽正”、“广字领,就是一块铁证。试问我大明开国皇帝,如何会佩戴两百年后的清代特征的帽子?
禅位的阻力,被侯玄演降到了最低。张煌言、张名振、夏允彝等比较忠贞的官员,非常感激侯玄演的这个度量,也全了他们的名声,现在大明日渐强盛,可以预见的是在这个朝代大有可为,谁都不希望在这个时候殉国。
而且近年来皇帝陛下越来越明显地显露出一些女孩儿的特征,结合前段时间的流言蜚语,让大臣们更加害怕。
磨刀霍霍的潜象营,没有半点发挥之地,整个大典期间并无闹事的官员。侯玄演掌权太久了,如果摄政是培育苗秧,称帝就是瓜熟蒂落。
登基大典的举行,更是被简化了许多,侯玄演这些年一直是没有名号的皇帝,根本不需要着重的仪式,反而让一切显得顺其自然。
就好像是一场顺理成章的升迁一样,文武百官在受禅大典上,见证了侯玄演乘天子銮舆,受百官朝贺。
今年仍为景佑五年,从明年元月开始,议定新帝年号。然后侯玄演追封自己的父母帝后称号,册立黄樱儿为皇后,朱琳灏为景王,并立苏州为陪都。景王年幼,并不设府,仍留在原皇父身边。
完成了一套的禅让大典之后,饶是侯玄演身强力壮,也出了一身的汗。坐在龙椅上,半敞着胸怀呼呼地喘气。
灵药巧笑嫣嫣地走了过来,捏着一把宫扇殷勤地打扇,一边娇笑道:“奴婢给陛下纳扇,恭祝吾皇安康。”
侯玄演一把将她捉到怀里,灵药的身子凉凉的,抱着十分舒服,侯玄演笑骂道:“可算是遂了你们的意了,从此老子就要困在这个皇宫内,不得自由了。”
“爷说哪里话,天下都是您的,谁还敢拦您不成。而且爷,您以后可得自称朕了。”
侯玄演下旨自己仍然住在王府的同时,也没有让工部修葺皇城,一时间大臣们暗地里嘀咕起来,都以为侯玄演存了迁都之意。
这时候忙里偷闲,正想好好休息一下的侯玄演,马上就接到了北方的奏章。
因为胡八万打的太快,如同一个杀戮机器,将朝鲜西方三道杀得尸横遍野,就像一个被压到最底的弹簧,朝鲜各地的反抗势力层出不穷,虽然没有什么杀伤力,但是对后勤运输队伍来说,简直是不厌其烦。
侯玄演这才想起忘了跟阎应元说一声,找一个合适的傀儡,扶持起来。
不同于后世的大公鸡,如今的国土包含蒙古和满洲,就像是一只蓄势跃击的猛兽,而朝鲜和日本更像两颗獠牙。侯玄演知道按照自己的设想,这一只猛兽,即将撕咬整个世界。
因为侯玄演忙着登基,遗忘的这件小事,让朝鲜哀鸿遍野。有时候历史洪流中的某一朵滔天巨浪,其实就是因为站在风口浪尖的人物一点疏忽,时势造英雄的同时,更多的是英雄造就时势。
在沈阳,阎应元捧着新帝圣旨,不禁陷入了深思。朝鲜的局势想要扶持一个傀儡,必须是有一定的公信力,至少可以稳定后方的。这样一来,自己的人马才能安心继续往东打,那里有李倧最后的势力和一根搅屎棍子般的苏克萨哈。
这时候,李德久的“使船政变”后建立的小朝廷,就落入了他的眼中。这个小朝廷在朝鲜人中很有市场,而且相对比较开明,懂得抚恤民众。侯玄演对此不置可否,扶持谁不重要,听话就行。
黄昏的残阳如血,在黄海道的一隅,破败的军营外面迎来了盔甲鲜明的兵马,哆哆嗦嗦的朝鲜人摸起简陋的武器,隔着木板磊成的“工事”,看着犹如神兵的骏马和骑士,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无力抵抗。
“奉吾皇之命,我等前来宣读册立朝鲜国王圣旨,李德久父子何在?”
从人群中,簇拥出一对父子,脸上神情激动,看着眼前的大明兵将。
刚刚兴起就被胡八万差点顺手灭掉的李德久,终于等来了大明的使者,一个新的朝鲜王朝开始了它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