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南塘这里名义上虽然已经经营数年之久,但其实杜赫接手的不过只是一个烂摊子而已。由于这一次过江并非中枢所主导,所以也不能仰仗朝廷给予资用,就连杜赫这个“督护”的名义都是沈哲子努力争取来的。

绕着营地周遭观察一圈后,沈哲子对于杜赫的经营还是感到很满意的,也不免庆幸自己选用得人,跟庾亮比较起来那可真是物超所值。同时他也决定,回到江东之后便找个机会干掉郭默。

早年庾亮经营此地的时候,便是选用郭默主持。后来出逃的时候,庾亮死掉,而郭默则与赵胤一同被沈哲子驱逐逃往江州。赵胤是王导的人,先任于历阳,被庾怿赶走之后归都担任宿卫将军。

而郭默则比较尴尬,虽然当时温峤也接纳了他,但却没有太过重用,在去年那场乱事中没有什么亮眼的战功。后来温峤归都担任尚书令,此人便就留在了江州。据江州那些人说道,此人眼下在江州也是颇受排挤,过得并不舒服。

庾怿乏人可用,本来想要再起用这个兄长留下的旧人,但是又由于郭诵的关系,加上沈哲子并不看好郭默此人,因而放弃了这个想法。说实话,发国难财,沈哲子本身并不抵触,眼下能够清白如水的人实在太少,但前提是要能做事。

在当时的形势来看,庾亮对于南塘的经营可以说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布置,关乎到京畿的安危。可是这个郭默简直就是在拿江东的安危和京畿的得失在开玩笑,如此回报恩主,单此一项罪状,执之脔割都不为过!

以南塘而命名的范围其实极大,杜赫虽然清剿了相当一部分藏匿其中的盗匪,但其实能够守住的不过一小部分而已。而且因为担心行动太过引人瞩目,并没有继续再往北面挺进,在左近选择一处河谷驻扎下来。

营地所在,东面是涂水河道,一旦遭遇强敌无法抵挡,可以直接将重要的人和物搬运上船,直趋而下行入大江。西面是滩涂,舟马难行,可以避免遭受到突如其来的袭击。南面是一片低矮的丘陵,再没有形成庞大的骑兵队伍的时候,可以据此与对手进行往来缠斗。

单单从这营地的选址,可见杜赫确是用了心,不独是为了报答沈哲子知遇之恩,更是将这里当作自己的功业根基在经营。

当沈哲子一行人入营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因为杜赫吩咐不得张扬驸马到来的消息,所以营内倒也并没有太多人得知沈哲子到来,但是由于新的补给运来,整个营地中还是洋溢着欢快的氛围。

当人长久生活在艰苦环境中,期待感难免要有所降低。杜赫所部不乏原本宿卫的世家子,因为杀良劫掠而被发配此方,这里的生活环境远远不能与建康相比。在熬过最开始的艰苦之后,他们也渐渐有所习惯,也如寻常兵丁一样,眼望着大量物资的入营而欢欣鼓舞。

除了用度无缺之外,对他们而言,这还意味着他们并没有被放弃,若能苦战得功,洗刷早年的罪过,来日未必就完全没有了前途。

整个营地被分为了三大部分,一部分是杜赫过江来的主要战力,原本沈哲子为其提供的部曲,再加上过往这半年多的操练和选拔,已经有两千余众。虽然在江北并不算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强师,但在左近也是已无敌手。

另一部分则是江东来的罪卒和降众,他们同样被编制成营,既是垦荒的劳力,也是辅助作战的戍卒。还有一部分便是过江后所招揽的流民,由于人心的涣散,这些人既不能用作为兵,还要严防其逃散,因而被安排在了营地最里面,同样编整成伍,是营地中最主要的劳力。

总体而言,杜赫这一部在江北虽然还难称强镇,但最起码基本的雏形已经搭建起来了。而且由于有着江东充足物用的资助,成长空间远比当地那些坞壁要大得多。

夜间众将聚餐,许多人才知道驸马也到来了,席中气氛很是热烈。杜赫也破例,允许不当值者每人饮酒三斗,一时间气氛很是欢快。萧元东今次过江,亲见都中许多大事,再言起沈哲子在沈园主持编撰的《世说新语》,众人也都纷纷鼓噪开言,不乏有为自家祖辈扬名长势的想法。

“今日与诸位同在战土,我也就不再作那些江东虚言。所谓中兴名士,不过多是崇玄逐末之辈,闲来游戏之作,不必过分眼重。来日收复神州,安鼎中原,那才真正可称得上是中兴大业!届时再作《大业名臣录》,那才是真正的史家之良笔,汉祚之壮歌!”

沈哲子笑着端起酒碗,对众人说道:“到了那时,我希望自己有幸,能与诸位共同著名于华章之上,彪炳传世,光耀古今!”

“共勉!饮胜!”

欢饮持续未久,众将便在杜赫勒令之下各自归帐。

虽然夜已经深了,但沈哲子却了无睡意。江北与他而言,乃是一个新的战场,甚至于过往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过江而作铺垫。所以对于江北方方面面的信息,他都迫切想要了解,因而便强拉着杜赫促膝深谈。

“驸马能够过江亲临,于人心而言,确是一大振奋鼓舞!我辈虽然不乏兴创之志,但长在此乡,久无建功,心志难免有所懈怠。更何况,羯奴日趋势大,旧民多有疏远,朝廷又是少为壮举,虽有韧性,人情难堪啊!”

回想刚才宴会上的热闹气氛,杜赫不免感慨有加。虽然对于普通士卒来说,过江生活虽然清苦,但也没有什么太惨烈的战事。可是对杜赫而言,却是每日如临大敌,不止要在一片废土上规划经营,还要提防随时可能会冒出来的敌人,更重要的是需要维持住士气不落。

匹夫不可夺志,人一旦没有了志气的支持,后果是很严重的,言其行尸走肉也不为过。杜赫早年虽有在关中守护家业的经历,可是如今他的部众成分却要复杂的多,所思所想不可一概而论,面对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法去鼓舞。为了维持住士气,他花费的精力比别的方面都要多。

“道晖你已经做得很好,离乡远逐而不自溃,已是难能可贵。”

沈哲子先对杜赫予以肯定,然后才又笑道:“儒童都有任性,壮士岂无勇节。军法鞭策,千人一面,这是治军大略,必不可少。但若想要让人真正的同心同力,终究还需要个人有感而发。譬如我久在都中,偶闻乡谣俚曲,心里便不自禁去亲昵歌者,以慰思乡。”

一边说着,沈哲子一边掏出一本小册子递给杜赫:“近来我在都中,也时时在想该如何激励人心。闻乡音而离情渐,人情同此,概莫能外。若能使人为壮武乡人,以豪迈为乡曲,歌而咏之,足以壮怀激烈。”

小册子里是沈哲子编写的一些军歌,时下军谣鼓励士气并不是什么新鲜事,音乐对人情绪的感染,古人早有洞见。像是激昂的鼓声,既能用作指挥军队的号令,又能将人的情绪调动起来。

而沈哲子则是将这些军歌加以细化,比如日常操练、归营休整、入夜熄灯、列队进餐,俱有所歌。至于歌词也都是现成的,胡无人、汉道昌之类的,曲调高昂,情绪饱满,既能将人的壮气激发出来,又能潜移默化的加强民族主义的教育。

虽然唱着歌并不能直接将军队变为百万雄师,但这种事情本身就惠而不费,为什么不做?况且,军队的士气和人心内的认同感,本身就是点点滴滴营造出来的。

当然,沈哲子今次过江主要也不是为了要教人唱歌。这件事简单交代一下,接下来便讨论起杜赫所部所面对的具体形势。

“北地混乱年久,其实各方并无太强归附王师之心。过往这段时间,我也依照驸马叮嘱,往各方送出名帖,但却应者寥寥,更多人还是各为其事,乃至于警告我不得犯境。”

言道这些坞壁主的心理,杜赫也是有些无奈。当然也不能因此诟病这些人不忠,说实话单就他而言,如果不是其家得罪了羯奴中为官的高层,就算乡土被攻陷,大不了投降羯奴,实在是因为江东朝廷对时人的号召力实在太差了,而且也并没有表现出对中原势在必得、与羯奴势不两立的壮烈情怀。

“时下南塘附近,尚有三家残留。一者乃是本地旧家刑氏,广聚乡人依山筑堡,所聚数千之众,能为战者也有千人。但却素来不与外间交往,朝廷屡次举用都无回应。一者乃是豫州残兵,不愿北投,不愿南下,盘踞在滁县旧城,所聚三千众,心迹莫测。还有一部则在东面,据人言乃是广陵郡公陈氏庶宗,与淮地各家往来频密。”

杜赫又讲起所部眼下具体所面对的人事:“这三家中,刑氏自固难用,陈氏倨傲难通。至于滁县旧城那里,其部人心难调,我已经沟通多日,选定内应,正准备近日内便集众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