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余的干粮越来越少,每天每个人只能吃半块煎饼的情况下,我们还有三日的余粮,在梵山采集的野果子,早已消磨殆尽,保存下来的都已经溃烂得不能食用。
休息完毕,我们起身继续下行。
黑漆漆的山道地洞,我们已经走了六个时辰,按理说该是已经到了这蛇神峰的最底部了。
依旧没有走到尽头,路还在盘旋像下。
石壁向内,中间的那个双头蛇托棺所在的深渊地洞就像一根巨大的空柱子,而我们所在的隧道则是像缠绕在柱子上面的一条长长的巨蛇,蔓延到了地底。
又是六个时辰的消磨。
我们开始怀疑这个隧道会不会是一个无底洞,我们中间都没有间息,整整六个时辰,算上之前的六个时辰,足足一天的时间,一天的时间,我们都在这种黝黑的隧道里通行。
前后都是黑幽幽的,走久了我们开始怀疑这里会不会又是一个‘玄魂梯’的构造,无限下行始终都是回到原地,但是这里没有一个标志性的建筑作为参考,隧道的模样都差不多。
“李将军,会不会真的又是‘玄魂梯’?”李长庚在一侧对着我问道。
我摇了摇头,“这里的隧道修建得极不规范,不像是有人刻意挖出来的,更像是一个盗洞,应该不是玄魂梯,我们继续向下走试试。”
众人闻言,都没有作答,毕竟这样一个环境之下走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很容易让人怀疑人生。
我们用匕首在一侧的墙壁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叉’,用作标记,万一这个隧道又是一个悬魂梯的话,一直向下走,我们很可能会回到这里。
下行的速度减缓了许多,我们需要维持体力,倘若这里真的又是悬魂梯的话,我们再回到这里将会浪费一天的时间,我们粮食供给是完全不够的。
再四个时辰的穿行。
我感到了隧道周围有明显的变化,隧道里开始变得有些燥热起来。
既然有温度的变化,说明了我们不是在一个阵法里,而是真的下行了很久。
“李大哥,前面有光!”云依下意识的喊了出来。
她和慕影走在最前面,第一时间看到了什么东西。
众人闻言,疾疾的向着光源奔了出去。
隧道口链接的是一个宽大的岩缝,出了隧道,便到了岩缝里,岩缝宽七尺有余,高蔓延而上,十几丈的距离,直到上面的岩石缝合。
红光弥漫,燥热难耐。
我们顺着岩缝走了下去,地势开始变得平缓,视野也开阔了起来。
出了岩缝,眼前是一条宽大的暗流,红彤彤的,散发着浓浓的热气,是火山岩流。
巨大而广阔的火山岩流像一条盘踞在地下的巨龙,跃然眼前。
我们站在立岩流几十丈开外的山崖之上,远远的看着底下暗流涌动的岩浆。
火光映衬之下,我的脚下的碎石散发着晶莹剔透的光芒,十分耀眼,这些碎石棱角分明,透明可见,或拇指大小,或米粒大小,零散的铺了一地,十分罕见。
谓之为琉璃,却又无色,称之玛瑙,却又透明。
寂宁小心翼翼地捡起其中一颗拇指大,晶莹剔透的石头,满脸喜色,对着信灵禅师道:“师父,是跋折罗!”
一边的信一闻言,弯腰捡起一粒端详了许久,手上劲道一运,使出金刚猛的一捏,石头毫无异状,信一对着信灵笑道:“师兄,确实是跋折罗无疑。”
信灵禅师伸手接过,看了看,点了点头。
他们一番对话,我们却是不懂得,慕影在一侧好奇道:
“信灵大师,这种好看的石头叫跋折罗吗?为什么叫它跋折罗?”
信灵缓缓解释道:“《大藏梵经》称之为跋折罗【1】,只因此宝出于金中,坚硬无比,晶莹剔透,中原称之为金刚,极为罕见,用于镶嵌在匕首刀柄,必要时用于削铁断金,其利无比,无甚大用。”
信灵说完,信一道:“跋折罗一直都是经书上记载的,从没见过,如今见着了,难免激动,传闻觉远真佛的法杖便是金刚法杖,上面布满了跋折罗,光芒四射,师兄你说真佛的法杖,会不会就是用这里的跋折罗打造的。”
信灵禅师闻言,皱眉,摇头道:“或许吧,大梵寺传承千载,我们来这里,倒是越发的接近本源了。”
慕影和云依都见了几颗米粒大小的跋折罗,女子难免有爱美之心。
“原来是一种没有用处的石头,不过蛮好看的,我们一人捡一点,留作纪念。”
两个姑娘见了满地的璀璨,一时间倒是忘了烦恼。
看着岩浆从我们眼前缓缓的向着左侧流去,我们左侧是一侧突出来的山崖,挡住了视线,几十丈宽的岩流从我们眼前蜿蜒流向山崖的背后去了。
出了这个岩缝,只有一一片布满了跋折罗的砂岩石滩,石滩蔓延至岩浆红流处。
石滩右侧是绝壁,左侧是石滩路,一直伸展到了山崖的那边去了。
眼前就只有一条路可走,那便是顺着石滩向山崖的那边去。
只有寂宁和尚和两个姑娘在地上捡了些细小的跋折罗作为纪念之外,其他人都觉得满地硌脚的废石头毫无用处,都缓缓顺着砂岩石滩向山崖那边走。
巨大的热量传来,我们都已经汗水涔涔。
转过山崖,我们见到了一岩浆流入的一个巨大圆形地洞,这里像是一个巨大的岩浆湖泊,湖泊中间是一个巨大的地洞,所有的岩浆都在缓缓流下去,形成环形岩浆瀑布。
湖上面铁索横道,更是一个庞大的南梵建筑。
离岩浆湖面十几丈的高空之中,一道山崖从山体里面突了出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石台,我们就站在石台的末端。
石台像是一根自地面伸向了岩浆湖半空之中的触手,触手的末端便是一个石雕的龙楼宝殿,宝殿的墙壁或是瓦顶上,镶嵌着无数璀璨的跋折罗,十分耀眼。
“竟然是跋折罗修建的宝刹!”
此番盛景,前所未见。
李长庚见了此番雄伟的景象,惊道:“原来这座墓是修建在火山口的!”
注【1】:跋折罗(梵语),华言金刚,今称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