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琮今日来给泰安帝请安。
例行公事般问了泰安帝今日的吃喝及用药,父子两个又说了几句,他就起身告辞了。
赵三宝像往常一样送他出门。
等到了院子门口,萧琮停下,“赵总管不必送了。”
赵三宝微微颔首,“大殿下慢走,陛下这里您放心,有我还有皇后娘娘照顾着,陛下一定能够早日康复。”
“哦,皇后病好了,也来瞧陛下了?”
赵三宝点点头,“今日就来探望了,留了约莫半个时辰。”
萧琮蹙眉,“我记得,她应该还在禁足中?凤鸾宫解封了?”
“是。不过娘娘说了,只是想来看看陛下,毕竟他们是夫妻,陛下好不好,她要亲自见见,每日来伺候陛下一阵,然后再回去继续禁闭。”
赵三宝露出一丝苦笑,“毕竟是皇后娘娘,她想要尽尽心意,谁敢拦着?”
萧琮点点头,“陛下的饮食起居还请公公费心些,毕竟入口的东西,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据说,刘伯宜在燕州愁白了头。
说实话,他目前应该还没有将刘家逼到绝路吧?
他也不认为刘宝珠有这个胆子会给父皇下毒,但是该警惕的也该警惕起来。
“大殿下放心,陛下的饮食起居我都看着呢,凡是入口的东西,奴婢们都小心着,光是验毒都会验三遍。”
萧琮诧异地看向赵三宝,没有想到他会说的这般直接。
这似乎是,投诚?
“那就多谢赵公公费心了,改日请公公吃茶。”
......
又过了几日,泰安帝的咳嗽还是没好,甚至还觉得胸闷得厉害,呼吸时候很是难受,似乎提不上气。
太医们经过诊治,只觉得泰安帝的肺腑中有些不妥,似乎有中毒的迹象,但经脉之中又没有中毒的症状。
检查了吃食,又研究了泰安帝使用的器具,依旧找不到一点蛛丝马迹,最后只好将病因归功于起居用具上。
赵三宝便将香料炉子给撤了,顺便将养心殿所有的器具都换了一遍。
刘宝珠又一次前来,见到这个阵仗也是慌得不行,但她依旧强撑着走完了请安的程序,正欲再次上前给泰安帝擦拭汗水,赵三宝却迎面接过了她的帕子,道:“娘娘,还是奴才来吧。”
他将帕子收拢至一旁,用了旁的帕子给泰安帝擦汗,却也不将帕子还给她。
刘宝珠心中掀起滔天大浪,却不敢表现出来,只装作忧心如焚的模样守着泰安帝说了会话,才告辞离去。
回到凤鸾宫,她当即去了室内屏退了左右,急忙问道:“青荷,那帕子......赵三宝起疑心了!”
青荷却是扬着头,一脸镇静道:“娘娘莫急,今日的帕子上没有任何东西。”
“只有前三回染了剧毒,后来的帕子全是干净的。”
“你......早猜到了?”
刘宝珠长长舒了一口气,颇有些逃过一劫的侥幸。
青荷点点头,“见血封喉乃是剧毒,三次足矣,若不是陛下渐渐好了些,发热的时间越来越短,其实早在第一次下毒后的第五日就该发出来。”
“那他会死吗?”刘宝珠抓着她的手,着急问道。
青荷摇摇头,“不过是加重他肺腑病情的毒药,不会立刻致命。”
不过这一次,就算是养好了身体,这寿数上......谁也说不定。
“娘娘,这一次你已经完成你该做的,日后就将这事咽到肚子里,就当从未发生过。”
“剩下的事情,国公爷自然会安排。”
......
三日后,瑞都传出了泰安帝再次病重的消息。
只是,这一次的主角换成了萧琮。
起因是萧琮有个内侍给二殿下萧璧下毒时候被发现了,那个内侍什么话都没说就饮毒而死。
而太医经过检查,发现此人饮下之毒与陛下查不出病症的病情有些关联,但不能肯定。
流言四起。
瑞都人纷纷猜测,侥幸从海里求生而归的大殿下是不是改了性情,借着运送药材回来获取了大家与陛下的信任,为的就是毒害陛下和二殿下,从而成功坐上帝位?
天子的身份,何其的诱人?
众人代入自身,都觉得这极有可能。
有句话怎么说的,最是无情帝王家,毕竟富家子图谋家财害死老子的不在少数,更何况是王权宝座?
更有恶意的揣测说,刘家或许就是被大皇子陷害的,这瘟疫说不定就是大皇子故意命人传播出去,为的就是借机运送药材回来成为瑞都的福星,继而谋害刘家人,谋划皇权。
这样的流言,泰安帝是不信的。
可朝中人心惶惶,刘氏一党的大臣们不愿意再听命大皇子,纷纷要求陛下彻查此事,并且褫夺大皇子的监国之职。
“陛下,眼下案情扑朔迷离,即便大皇子是清白的,那也需要时间查证,且大皇子理应避嫌,该去皇子所闭门不出才是。”
“是啊陛下,大皇子依旧出入朝堂,我等心下难安。”
“咳赫。”泰安帝喘着粗气,胸膛难受万分。
他相信自己的儿子,可这些人不信,还要强迫他也不信。
见他为难,萧琮上前一步拜倒在地,“陛下,臣愿意回皇子所闭门不出。只是在我走之前,臣恳请陛下命唐老太医从青州回来,先为陛下诊治才是上策,您身体康健,又何须监国之人?”
这......
众大臣有些脸红。
他们好像忘记了陛下的身体,一心只想着让萧琮下台。
泰安帝露出微笑。
还是亲儿子关心他啊,不像这些个狗东西,一天天就知道逼迫他!
“那就让唐京墨官复原职,即刻启程回青州。”
“不如让齐王叔也一同回来。”萧琮又道,“齐王叔身份贵重,由他监国,诸位大臣不会再有意见了吧?”
众大臣一时有些语塞。
他们早就将这个交了兵权没什么存在感的王爷给抛到了脑后,这时候听到他的名字,还有些陌生。
泰安帝点头同意,立刻命人拟旨。
只是写完了这道圣旨,他突然又下了另一道出人意料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