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4年10月30日,经过一年半时间的长途跋涉,清国使团一行人已经抵达了离莫斯科不远的尼日哥罗德省(大体上与后世俄联邦下诺夫哥罗德州相当)。他们这一路上的艰难险阻,当真无法一言而尽!沿途草原马匪的袭扰、俄国官员的刁难耽搁了他们大量的时间,牺牲了不少人手。另外,采购必备的旅行物资也很困难,经常要等上很久,价格也非常昂贵,这些都让他们这支使团疲惫不堪。
幸好,现在已经到了尼日哥罗德省,再往西北过了弗拉基米尔省就是莫斯科了。旅行即将抵达终点,一切的辛苦似乎都将有了意义。
而巧的是,俄罗斯帝国沙皇彼得如今正在尼日哥罗德省首府下诺夫哥罗德检查工农业生产情况,离索额图使团正在歇息的谢尔加奇县并不远。不过他并不打算这时候就接见他们,清国使团来一次不容易,他决定回到莫斯科后用一场盛大隆重的仪式来欢迎他们。
尼日哥罗德省算得上是沙俄的核心省份了。这个省与附近的弗拉基米尔、梁赞、图拉、彼尔姆、卡卢加、特维尔、雅罗斯拉夫等省区加起来正好环首都莫斯科一圈,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相对其他省区而言),也有许多工业设施,素来是俄罗斯的核心重地。
彼得登基已经几年了,之前他一直躲在莫斯科近郊操练新军,国家日常事务基本都委托给了他的舅舅纳雷什金公爵。这次突发奇想,打算到周边省区看看社会发展状况,看看他的官员们能干不能干,结果看起来他似乎有点失望。
“在过去五年里,谢尔加奇县一家工厂都没能发展起来,至今还只是一个纯农业县?谢苗诺夫县全部工厂加起来只雇佣了75个工人?状况最好的下诺夫哥罗德市和巴拉赫那县加起来也总共才上千名工人?其中甚至有一半人是手工业者。这就是你们告诉我的工业省份尼日哥罗德?无耻!无耻!”狠狠地将一页报告撕掉后,彼得沙皇喝了口茶,稍稍压了压火气,然后继续看下去。
“弗拉基米尔省舒亚县(后世俄联邦伊万诺沃州舒亚市)近十年来工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全县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在从事工业生产,全部工人创造的产品价值超过40万卢布,远超排名第二的维亚兹尼科夫县13万卢布的工业总产值。很好,舒亚县的县长是谁?是贵族吗?三天后让他来行宫见我,对于这样有能力的官员,我将不吝赏赐。”
彼得自然知道报告里有很多水分。像什么“全县四分之一人口从事工业生产”这种话只能是没什么见识的愚蠢官员编出来的,他压根不会相信。40万卢布的工业产值也很可疑,因为与相应的税收不成比例,这些官员做假都不会做全套,真是可笑!不过舒亚县能有如今的成绩,肯定也是下了一番苦功的,其县长肯定也是一位能干之才。对于这样的人,彼得准备大力拔擢,让更多人看到发展工业经济就能升官,以激发他们的潜力。
“雅罗斯拉夫省地理位置那么好,交通运输又方便(有通往海港阿尔汉格尔斯克、圣尼古拉斯及首都莫斯科的公路及运河),怎么发展没有什么起色?工业就不谈了,农业也搞得一塌糊涂,这些官员都是怎么搞的?看看,看看吧!雅罗斯拉夫市我就不说了,雅罗斯拉夫县人均牲畜0.94头、雷宾斯克县人均牲畜1.31头、罗斯托夫县人均牲畜1.2头、丹尼洛夫县人均牲畜1.07头、梅什金诺县人均牲畜0.57头、柳比姆县人均牲畜0.61头、乌格里奇县人均牲畜0.86头、波舍霍县人均牲畜0.72头、莫洛加县人均牲畜0.72头、罗姆—博里索格列博斯克县人均牲畜0.4头!后面的我不想再说了,比这些还不如!排名最后三位的县长即刻撤职,我不管他的后台是谁,又花了多少钱买的县长,事实证明他们不能胜任这个职位,即刻撤职,别让我说第三遍!”彼得有些气冲冲地说道。
这些报告,他看得实在生气,甚至有些害怕。俄罗斯看似强大,国土辽阔、人口众多,民风也颇为彪悍,但国家的根基却还有些不稳。现在西方国家都在快速发展工商业,一个小小的英格兰王国生产的武器可能就比俄罗斯全国还要多,创造的财富更是不用说。俄罗斯的优势,无非就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罢了!
他们罗曼诺夫家族自从结束了俄罗斯的混乱时代,登上沙皇宝座的第一天起,就在不断地进行现代化的改革,为此花费许多资金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人才。而俄罗斯在对待这些人才时也非常慷慨,不但薪水非常高,还经常给予有功之士爵位和土地,因此让俄罗斯的现代化进程慢慢加速。
但现在看来,一切都还不够,远远不够!弗拉基米尔、尼日哥罗德这两省的工业从阿历克谢沙皇时期就开始奠基,为此帝国财政多年内先后投入了超过二十万卢布用途采购机械及引进技术人才,但现在真的让人太失望了。
彼得之前有过一些隐隐的印象,尼日哥罗德省的酿酒业、伐木业、家具业发展迅猛,产品行销多个省份,主要集中在下诺夫哥罗德市、下诺夫哥罗德县和巴拉赫那县;弗拉基米尔省有炼铁业、金属加工业和制毡业,主要集中的舒亚县和维亚兹尼科夫县;雅罗斯拉夫省的工业主要是皮革加工、粮食加工,另外还有一些器皿制造业。看起来都不错,但这些产业布局存在很大的问题,有产业的地方没原料,有市场的地方没产业,而各县之间的交通问题又很让人头疼,导致生产效率十分低下。尤其是事关“出口创汇”能力的制毡业、皮革加工业和粮食加工业,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让人很是遗憾。
如此看来,要想发展工业,光有技术、资金和人才还是不够的——事实上俄罗斯在这三点上也很欠缺——还得搞好道路建设,但这需要耗费大量资金,让彼得很是犹豫。要知道,他刚刚批准了位于坦波夫的内河舰队扩大规模和武备,同时也在加快速度更新陆军装备,打算很快组织一次南征行动,狠狠打击一下那些绿教徒的嚣张气焰。这些肯定是要花费很多钱的,俄罗斯没有能力在大搞国内交通基建的同时组织十万大军远征,那不现实。
他的舅舅纳雷什金就曾经劝过,说暂时不要发动南侵战争,将宝贵的资金用在国内建设上。他现在有一个很大的计划,如果好好执行下去的话,俄罗斯肯定会变得富裕、强大起来的。彼得犹记得舅舅用一种恳切的语气说道:“给我二十年,还你一个不一样的俄罗斯”,这句话一度让彼得十分感动,差点就答应了舅舅。但他身边的玩伴、将军们也在不断撺掇他南征,建立“男子汉的功业”,这同样很符合彼得的胃口。彼得原本是倾向于此的,但在尼日哥罗德、弗拉基米尔、雅罗斯拉夫等省转悠了这么一圈之后,他却真的犹豫了。
耗费上百万卢布的现金,以及大量武器弹药、粮食牲畜、工具药品去打一场胜负未知的战争,真的合适吗?或许正如舅舅所说的,打赢了也只不过得到一些埋下战争祸根的不稳定的土地,打输了则损兵折将、颜面大失,实在是不划算。更何况,南边的土耳其人、鞑靼人、卡尔梅克人都并不孤单,他们的身后站着一个若隐若现的巨人身影,让彼得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
这个巨人的实力无疑是极为强大的,而且各项技术也十分先进,这从他们重点投资的阿尔汉格尔斯克省就能看得出来。阿尔汉格尔斯克这个北方大省——好吧,“大”仅仅是指面积大,人口则未必——在东岸人的投资下,有了一家从枪炮修理厂升级而来的机械加工厂,有一家规模还算不错的造船厂。另外依托这两家大厂,还慢慢聚拢了几家由荷兰资本及俄罗斯本国商人投资的配套厂家,经济在北方诸省里还算不错了。
上次有东岸商人说打算到新发现了多种金属矿藏的彼尔姆省投资采矿业,这显而易见会带来俄罗斯经济二度繁荣,只可惜因为他们干涉黑海局势而黄掉了。但无论如何,东岸资本和技术对俄罗斯是非常重要的,其投资效率也是最高的,俄罗斯真的很难割舍,除非他们愿意坐视原本已经颇有起色的北方诸省经济再度陷入沉沦。
真是两难的选择啊!彼得沙皇发现自己现在真的很难做出决定了。清国的索额图使团来莫斯科的目的他能猜到一二,无非是两个,第一是一同剿灭准噶尔蒙古势力,瓜分其庞大的国土及人口,第二则是看看有没有可能从俄罗斯这里获得帮助,与东岸人在满洲、蒙古及阿穆尔河流域展开对抗。
这两个要求,第一个彼得觉得对双方都有好处,答应了也没什么问题。但第二个嘛,基本上不存在答应的可能了!东岸人在远东的势力极为庞大,俄罗斯帝国本来就处于守势,如果惹恼了对方,只会给俄罗斯帝国带来灾祸,一丝一毫的好处也没有。当然也不用一开始就回绝了清国人,可以从对方那里讹取一些好处后,再委婉地拒绝,这样会比较好。
而说到东方,现在莫斯科朝野基本上已经达成了共识,那就是东守西进,即放弃在东方的扩张,全力在欧洲方面搞事。第一步自然是南下击败土耳其人,占领西乌克兰及北高加索地区,然后再图其他。
当然他们目前在乌克兰和北高加索一带遇到了不小的困难。索菲亚长公主摄政时两次南征失败,损兵折将不说,还葬送了自己的未来。如今彼得沙皇秉政,虽然俄罗斯的军事力量比起以前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仍然没有把握战而胜之,更不清楚东岸人究竟会插手到什么地步,这就比较难办了。
所以,现在莫斯科也慢慢开始流行另一种观点,那就是将扩张方向定在瑞典、波兰,哪个方向出现机会就打哪个。瑞典这个国家多年来一直持续衰弱,早就不复几十年前的勇猛之势,而且其波罗的海南岸的德意志领土也很不稳,与新近崛起的勃兰登堡—普鲁士公国更是有大仇,因此如果能够联络到普鲁士人共同夹击瑞典人,那就再好不过了。
波兰的道理相同。这个国家内部十分混乱,且国王扬·索别斯基病入膏肓,整个国家陷入了一盘散沙的状态。而且,他们现在还与土耳其人纠缠不休,想要收复被土耳其人占去多年的波多利亚行省,很有可能爆发战争。因此,如果能够抓住机会的话,还是有可能在波兰方向取得突破的——必要的话,联络奥斯曼和普鲁士共同瓜分波兰也是一个可行之策。
从这里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出使俄国的索额图使团大概率是无法得到满意的结果了。他们充其量只能在消灭准噶尔蒙古势力方面达成一致。至于其他的,你开玩笑么?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