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云水城安 > 第26章 三十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远在金陵的王敏之一家,早在淞沪战场颓势渐渐显露时,他们就已迁到山城。迁移的政策下达,还是给山城带来不小压力,所有一切都是乱的。

当然,王家并非全家迁往,任职的王家二叔还在金陵当值。

王敏之还没来得及给唐初写信,告知一二,只待一切稳定下来。

只是这一等,就是几个月。

战火未波及到的云城,唐初大多时间还是在华医生的医院里,也算是半专业护理人员。

山城距离云城,几百公里。前线的消息也频频传来,一如既往的好坏参半。

在医院看病的人,也时不时地在讨论这些,唐初听到不少。

上月,云城还举行了小型的仪式,有几万云城的军人准备出滇抗日,支援前线。

云城上下的百姓,捐款捐物,筹集军饷物资。云城政府又给邻省发出急电,希望所经各县酌予准备粮秣,以备资用。只是路途遥远,路上万难艰险,实难想象。

此次长途行军,又恐军中生乱,有宵小之徒,违反纪律。出发前三令五申,不得败坏军风军纪,不得妨碍地方秩序,否则军法处置。

好在,路上行程虽苦,军风军纪尚佳。

只是,这支队伍未按照原定计划奔赴淞沪战场,改到金陵,参加金陵保卫战。

又有多少云城好儿郎,活生生的人走出去,回来的是骸骨,骨灰和阵亡书。

军人的职责,志在保国卫民,使命必达。

出滇抗战的队伍,还是给这座城市增添了振奋人心的热血。中华民族的土地上,面对外敌,自家的矛盾皆可抛诸脑后,一致对外。

她们亲自把儿子、丈夫送到前线,闭口不提自己在后方的难处。

这也是最让人动容之处。

最让唐初担心的还是李盛源,这支队伍的阅兵仪式,他也去了。唐初看的出来,他的心志还在抗战上。

在这之前,唐初也真切地询问了他的意愿,最后一次问询。

“李盛源,你想参军,我可以帮你。”

李盛源还是摇摇头,离开空军,再次改名参军,于他而言,恐怕很难。

“李盛源,既做了决定,那就打起精神,不能再如此萎靡不振。男子汉,应挺直脊背,下定决心,莫要再后悔。”

唐初只说了这些,其他的,李盛源自己都明白。她说完,带着青禾就离开书店,去了医院。

最近发生的事情太多,国家大事不断,家里小事连连。

大爷爷身体越来越差,华医生看了,也只是摇摇头。中西西医都看过,给的结果差不多。

她本想前去照顾些时日,被大爷爷拒绝了。

她只能多去几次,陪着吃顿午饭,或者去聊聊天。

对于大爷爷,她心存感恩。老人家,是真的疼她。世家登门求亲的事,大爷爷知道。还反过来宽慰她,让她不要挂在心上。她虽说到了适婚的年纪,一切以她的意愿为主。

这个时代,这样的通情达理,并不常见。

唐初围在大爷爷膝下撒娇,也喜欢听他讲以前的故事。

橙园那边,小侄女身体有些差,总是发烧。那么小的孩子,整夜整夜的哭。

大嫂日渐憔悴,瘦了许多。这段时日,唐缙大多在家陪着孩子,工厂那边的事都是唐宋和唐绍元在打点。

战事吃紧,工厂那边也是诸多繁冗。

云城小春那里倒是安稳,她也好几日没去了。

唐宋的婚事就这样耽搁下,无暇顾及。云家也知目前形势不稳,倒也也不急。

云宛央来医院找过她几次,唐初不忙时两人也会聊聊天。

唐初看的出来,云宛央对唐宋实属痴情。心里不悦,也从未向唐宋抱怨对她的忽视和她自己内心的失落。

只是在她的言语间,唐初依然听的出来,那种失落存郁在心。

只是唐初她,无能为力。

唐家的孩子,没有奔赴战场,只照管家里的生意,比起其他参军的家庭,唐初还能说些什么呢?他们在家族的荫锋优势下,占尽良机。所求所愿,都比旁人来的轻松。

公平吗?哪有绝对的公平可言。

云宛央是政府办公厅的文职,管理档案,平日也不忙。唐初知晓的道理,她肯定也懂。

航校的张远他们,一大队和二大队不断有人被抽调,去往各个战场。唐初得空又把那些底片多洗了几份,趁着眼下还有空闲。

她留存了一份,给李盛源送去两份,让他留存。

暂时还没有收到那群记忆里的青年牺牲或者受伤的消息,实乃万幸。

这样的日子,没有多久,一条震惊中外的消息又上了报纸的头版头条。

侵略者从沪上侵占到金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狂轰乱炸还不够,还要屠杀手无寸铁的平民。

每日都有报道,何时何地,又杀了多少平民和战俘。

报道上说,他们甚至还有杀人比赛。

国民哀痛,一经报道,震惊中外。这无疑是一场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遇难的平民和战俘的人数,怕是天文数字。

奸淫、放火、抢劫,无数家庭支离破碎。粮食被抢,房屋被烧,文化珍宝被掠夺。

唐初无法想象那如地狱般金陵街头,怕要比之前的空袭更惨烈悲壮。

尸横遍野,哀嚎不断。那些邪魔公然挑衅,违背良知。

报纸上足足报道了一个月,云城的晴朗湛蓝疏阔的天空在唐初眼里蒙了一层灰。到了后来,她连报纸都不看了。

她的视野里不辨颜色,阴霾一片。她整个人的状态又极差,整晚失眠,好不容易睡着也总被噩梦惊醒。

她无法想象自小生活的城市,如今的百姓,城市的街道是何种场景。

越想越难,越想越惧怕。

那是她熟悉的故乡,如今变成了炼狱。

看她如此难安,神思困倦,精神脆弱敏感。青禾无奈,只能在茶水里放了安眠药。

等她睡着,派车把人送到橙园。

这是唐母直接给青禾的命令,强制把唐初送回去。

送回橙园,青禾在她旁边守着,寸步不离。

足量的安眠药,药效时间挺长,唐初睡的安稳。

她睡了好久,久到斗转星移,日月轮换。

一夜过后,天光蒙亮。唐初醒来,呆滞木讷的看着周围的环境,是在橙园。

看自己不在老宅,她也没起身,就这么静静地盯着上方的天花板。目光呆滞,不见颜色。

青禾在一旁坐着,看她醒来,轻轻地叫着她。

“小姐,小姐。”

唐初的眼神飘到青禾身上,“我没事。”

声音有些哑,睡了一日一夜,米水未进。青禾给她倒了杯温水,扶着她起身,喂给了她。

“青禾,你放心,我没事。”

青禾有些疑惑,自家小姐好像料事如神,每件事都在她的掌握之中。在离开金陵前,她一再强调让大家离开,难道不是已经猜到会是这样悲怆的惨痛结果?

金陵的惨状不忍直视,侵略者的行为令人不齿,小姐何至于受挫到如此境地?

这不像她的作风。

“青禾,我饿了。帮我备些吃的吧。”喝过水后,嗓子不再那般沙哑。

看她如此,青禾赶忙起身去了楼下。听她醒来,唐母赶紧过来看她。

刚一进门,就看见唐初头埋在撑起的膝盖上。听到动静,抬起头,眼神里依然没有光。

“阿初。”

“妈妈,对不起,让你担心了。”

母女二人抱在一起,互相安慰着。

唐母抚着她的脸,满眼心疼。

“阿初不怕,阿初不怕。”

唐初给了唐母一个宽慰的笑,“妈妈,阿初不怕。”

青禾端着吃食上楼,热牛乳,还有清粥。“妈妈,我还想吃小馄饨。”

听到她如此说,唐母即刻就下楼去,帮她做馄饨。

喝完那杯热牛乳,“青禾,吃过晚饭,咱们还是回老宅吧。”

这一天,清醒着的唐初没有离开自己的卧房。她坐在阳台上,看着远方。烈日变夕阳,晚霞透红了半边天空。

她依然不动声色,面无波澜。

夜色蔓降,星移上空。那层灰蒙开始减退,逐渐清明。

吃过晚饭,她执意回老宅,唐母不允。

“阿初,几年前你被退婚,都没像这般吓人。你就在妈妈身边,好吗?”

唐初抱着唐母,“妈妈,我真的没事。这场战争也才刚刚开始,我没那么脆弱。”

妈妈,我不能住在这里。退婚那时,我还小,那人又从未见过,所以我没有觉得悲痛。

可如今,我已成年,看见自己的同胞如此境状,我又如何能做到袖手旁观。

连家里的下人,都在讨论这些暴行,我又如何冷眼旁观。

可是,妈妈,阿初最恨的,还是自己无能为力。真的,什么也做不了。

唐初,她是悲观主义者。自己的猜想一一应验,结果更是大大地超过自己的预想。所以,她一时间,才难以接受。

最终,电话打给了唐绍元,两人在书房说了许久,最终得到同意,唐初回了老宅。

分别前,唐母不舍,眼里的心疼更重。

大嫂是理解她的,劝了许久。

“妈妈,阿初从小都是有分寸的孩子,听她的吧。”孟屿嘉说话的声音很轻,话是说给唐母听的,眼神却一直在唐初身上。

唐初看着大嫂,坚定的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