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施哲赶路的二十几天里,朝廷的圣旨到了永嘉,命施家正式开始修建新商路,而十多名工部、户部的官员正在前往永嘉的路上,不日后便可抵达。
无需等待小少爷的回归,工厂的管事与助理们,按照事先的计划,开始四处联络各地商人、官府。施家商行亦是迎来了繁忙期,施顺义只得暂时放下商行内的事务,接待诸多的异国商人,只因他们也要出资修路。
开辟新商路的重点在于西边的贵山省、蜀川省,两地多山地地形,丛林环生,毒虫野兽肆虐, 给商路的修建带来了不少麻烦。更是需要当地的富商提供较多的修路银两,而科举一制朝廷迟迟未曾发出消息,某些商人也是那不见兔子不撒手的主,一时间两方陷入了僵持。
不过也有些贵山省的富商,大笔一挥,当即同意出钱出人修路,只要把路修好了,山中的名贵药材便能运输至洛朝各地,长期所带来的利益,远远超过修路的钱,孰是孰非,一想便知。
而马车之上的施哲,收到了暗卫送来的密信。皇帝允许施哲前往北河省查访赈灾粮食被替换售卖一事,且等必要之时,暗卫会带着一方圣旨,给以便宜行事的权力。可此次北上,施哲务必保证将两河省的官场闹得鸡犬不宁,好让朝廷借口将地方官员罢官免职,从而加大京都朝臣的压力,迫使其赞成推行科举制度。
施哲这才明白,原来科举制在洛朝的建立竟然如此的困难重重,皇帝的密信中提到,太后、尤丞相皆已点头答应此事,可其中损害了诸多大臣、世家的利益。即使皇帝他们几位同意,可人心不齐,其他机构实行起来,只会暗中下绊子亦或坐视不管,如此下去,科举制就是个壳子,名存实亡。
因此必须得让那些大臣真心实意地接受科举制,哪怕是被动的也好。晋州、随州、蜀川省的官场变动已导致洛朝的后备官源处于一个极度匮乏的境地。大臣们通过察举制推荐的家族子弟,会被皇帝与丞相以待查为理由,拖延处理,等地方的奏折一多,事态严峻,反对科举制的大臣也只能点头同意。
科举制未能如期推行,为了补偿施哲,皇帝不日后会颁发一道圣旨,自即日起,禁止商人后代入仕的政令作废,有才有德之人,可通过察举制,入朝为官。这道圣旨并未遭遇百官阻拦,相反,他们早早地将这个消息告知富商好友,这不妥妥的拿官位换银两的好机会吗。
看到这里,施哲反而疑惑,一边助长卖官鬻爵的势头,一边推行科举制,这不是互相矛盾吗?地方本就空缺官位,商人必定借此机会,请朝中大臣搭线,给谋取个官职,谁还愿意出资修路。现成的入仕捷径不走,非要选择一个虚无缥缈、暂无定数的科举制,商人可不傻。
实际上,还是施哲不知朝廷的内幕。洛朝的商人身份地位低微,与施家这般能够与朝中重臣联姻的商人世家,屈指可数,同理,身后有朝廷官员撑腰、扶持的商人亦是不多,比如永嘉钟家,因为家中的丝绸做着皇室贡品的生意,才会与大臣有所联系,才敢与施家掰手腕,换了其他商行,早就俯首称臣,半点反抗之心都莫得有。
所以能以巨额银两换来高官的商人不多,至于地方的卖官现象吗,都是些郡守、县令的私人行为,收人钱财,替人办事,再与上司说上一声,与京都提前打好关系,一次两次的,并无关系,再说了,比芝麻官还小的官,朝廷可不会仔细去查。
所以能真正令商人抱有希望的,只有施哲提出的科举制。他们不缺银两,也不缺子嗣,虽不是猪仔,可胜似猪仔,家中多娶几个美妾,生些儿子,请文人大家自小培养,日后还怕榜上无名吗?
而皇帝的这道圣旨,是在告诉洛朝的商人,你们的最后一道枷锁朕已去除,接下来就看你们的诚意了。再放出些风声,太后与丞相答应了科举制的推行,这件事不就是八字有一撇了。同时各地的文人、书生听取此事,还能如何选择,必是支持朝廷改革,届时天下大势所趋,世家怎能反对。
唉,就是苦了他施哲了,又得背负朝中大臣的谩骂,又得马不停蹄地前往两河省探查实情,一整个劳碌命。得罪官员、世家门阀无数,以后睡觉、上厕所都得有专人守卫,否则真容易遭人刺杀。果真是伴君如伴虎,随时要给皇帝作挡箭牌。
不过皇帝在信的末尾给了施哲一个承诺,算是一张免死金牌,若是施家日后有人犯了不可饶恕之罪,可借此免去一死。这不得令施哲联想,皇帝这是抓住了施家什么致命把柄,还是真就只是作为此事的奖赏,关键在于,这亦是太后的意思,也就是说,这对外界传闻向来不和的母子在面对施哲之时,意见竟然如此的统一。
那没办法了,正好借此机会代天巡狩,抖擞抖擞官威,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马车疾驰在碎石路上,经过城镇之时,补充水袋,购买干粮,或是找家就近的饭庄,吃上一顿热乎饭。在月底前回到永嘉,休整几日,即刻动身北上,尽早些去,饿死的人也会少些。
颠簸了半个多月,马车终于驶入永嘉地界,回到工厂之内。进入办公室内,只见安大与一众管事、助理正焦头烂额地处理事务,没人起身欢迎、拍马屁,甚至无人在意门口进来的是何人。很好,施哲觉得这种办公氛围才是最好的。
让黄滨将兄妹俩领去宿舍,先办理入住手续,领取日常生活用品,休息几日,跟着制盐厂的工人实习一段时间,熟悉流程。
施哲一屁股到办公椅上,瞧见桌上堆叠的文件档案,顿时一阵头大,揉了揉太阳穴,苦笑着拿起桌上的圣旨,看看里头的内容。
“少爷,您回来了。”安大率先回过神来,轻声说道。
“嗯,有什么事过会儿再说,先忙你的。”施哲亦是轻声回道,生怕打搅助理们算账。
开辟新商路一事,涉及采矿场、冶铁厂、水泥厂、木材厂等,包含水泥的运输、工具的打造、与各地商人的联络、与地方官员的交涉,规划商路各个节点之上收费站、驿站、休息所、补给所的建造,寻找海上商路最适合的几处中途停靠海岸城镇、港口,新商路各个路段的收费手则、路段详情以及日后地方官府如何管理使用新商路的商人,如何保证商人无法逃避过路费,地方百姓可否免费借用新商路等。
诸多事宜,皆需一一敲定,施哲感觉京都来的那几名户部官员,看到这等场景,也得硬着头皮与朝廷请求再派些同袍过来受罪才行。
桌面之上的文件分类清晰,朝廷、地方、工厂、商行为一大类,下分急务、缓事、待定,凭君自采。最近的文件大多与新商路有关,还有部分关于异国商人请求施哲开放工厂的商品出售,自琉璃发明以来,可算是吊足了商人们的胃口。
几家美食店铺应施哲的命令,暂停营业。施哲在洛朝开设几家店铺的初衷是推广前世的各种美食,出售洛朝普通百姓都能消费得起的菜肴。可事与愿违,瘟疫之后的永嘉经济衰退严重,虽说店铺内生意仍是火热,但多数是为了巴结他施哲,才进店购买。
从施哲降生至洛朝后,虽说出生于富贾之家,可也时常想方设法去了解这个真实的封建社会。压迫重重,经济落后,缺少工业文明,生活中有诸多不便,市面上的工作岗位极少,因此洛朝所有职业中人数最多的便是农民,或者可以说是佃农,他们没有自己的土地,为世家或是乡绅、地主种地而谋生,这种穿越重生的体验可不美好,尤其是与皇帝沾边,走错一步都可能置之死地。
施哲这才看明白,想要自家的美食店铺开到全国各地,必须解决百姓的衣食问题,前世的宋朝为什么商品经济如此发达,粮食充足是其中原因之一,百姓手中有了钱,才肯消费。太后说施哲极力推动新商路一事是为了挣取银两,这点确实不错,有了钱,他才能离心中的那个理想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