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正是,占据江北之地后,我本应该乘胜追击,但由于战前准备不足,我不敢仓促进兵,以是让大军休整两个月,做好准备,我趁此机会回了趟洛阳。”

“岂料,在洛阳朝廷事务众多,两位妻子诞下一双儿女,我不得不多逗留些时间呀!”刘鑫心里的高兴不言而喻。

“恭喜丞相,贺喜丞相。”

“哈哈哈哈!多谢文和,咱们辛劳一生,只是为子孙后代呀!”

“丞相说得是,我年青之时,天下动乱,天天忧愁,不敢轻易娶妻纳妾,生儿育女,我十八岁成婚,却久居外地,长子出生时都已近三十了,两年前长孙诞生,只是我行军在外,不在家中。”

“如今得丞相照顾,在洛阳任职,我把家人都迁来,倒也是全家团聚,其乐无穷。如今天下即将大定,看着这太平世界,倒也是欣慰。”

刘鑫点了点头:“文和长子如今在哪任职?以文和之才,想必儿子必不会差吧?”他以前倒是很少关心手下的家事,如今自己孩子长大了,也慢慢地谈及这些话题。

“长子贾穆,如今年已二十三,目前在定北州饶乐城任职功曹。次子、三子分别叫贾访、贾玑,才十余岁,正在读书呢。”

“哦,文和长子怎么在北方任职,平日岂不是难以见一面?”

“他还年轻,自当磨练,我虽是太尉,得丞相信任,已是足够,岂敢以权谋私?再者,丞相用人,向来都先派到北方苦寒之地磨练,我相信贾穆必不会辜负我的期望。”

贾诩倒是直言不讳,他心里明白,在北方定北州、并州、幽州偏远地区待过的人,更容易得到升迁。

“文和,你知道我为何更倾向于任用在北方酷寒之地待过的官员?”

贾诩一愣:“北方酷寒之地,事务繁杂,所遇到的困难极多,能锻炼人的心性和能力,若是能在酷寒之地有所作为,想必将成为干吏或能臣。”

“这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并非完全如此。”刘鑫进一步解释:“世上之人,无不向往安逸的生活,但如果没有我们这些人的奋斗,或许至今仍是天下大乱,何来安逸?”

“若我不这样做,天下官员纷纷向往中原富富庶之地,谁愿意去北方酷寒之地任职?没有能臣干吏治理,长此以往,北方酷寒之地会慢慢因治理不善,而趋于边缘化,不为人所重视,朝廷就会慢慢地失去其控制。”

“届时边境之地,豪门崛起,盗匪横行,甚至拥兵自重,异族恢复元气,你我十年之功,岂不毁于一旦?所以,我希望北方酷寒之地,能由我大汉最优秀的臣子来治理,加强其控制,使之成为真正的大汉领土。”

“丞相真是深谋远虑!”

“日后,我大汉每年提拔的官员,都要优先去定北州、并州五原、朔方,以及幽州玄莬、乐浪等郡去任职一段时间,尤其是年轻官员,更应如此。这得形成一套制度才行。”

贾诩点了点头:“只是有些官职恐怕不愿意。”

刘鑫丝毫不在意:“无妨,我并不是强迫官员必须得去,只是鼓励其去,若去了,日后便有更好的升迁,愿意去的人自然就多了。”

讲到这用人这一块,刘鑫突然想到他一直想对朝廷内部官员制度进行改革,只是因为战事有所延误,今日正好跟贾诩商量一下。

“文和,在官员这一块上,朝廷仍沿用旧制,但我却觉得旧制已是隐患重重,不足以满足日后的发展,我有意改革官制,今日向你透露点口风!”

“改革官制?这……”贾诩是谨慎之人,不敢轻易说什么。

“朝廷官员,一向以三公九卿为主,这套官制实施数百年,原先倒也适合,但如今经过几十年的乱世,官制早已被破坏。”

“一方面朝廷胡乱任命,朝令夕改,制度崩坏,不能各司其职。朝廷议事之时,不分官职类别,谁都能参与,随意插手非本职之事!似乎朝廷官职只有大小之分,没有类别之分。”

“例如廷尉明明主管案件审理,但也常常插手军中之事,太仆掌管车马及陛下也就罢了,却常常被当作使者来使用,出使外地,如此乱来,也是于理不合。”

“另一方面,朝廷官员臃肿,尤其是虚职太多,消耗朝廷财力,这些官员明明没有付出,却耗费不少钱粮,如今朝廷压力太大了,致使朝廷入不敷出。”

“董卓掌控朝廷,任命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官员,却没有实职,都是白拿俸禄的主,李傕、郭汜亦是如此,曹操也是如此,这些人都快把朝廷吃穷了。所以,精简官员势在必行。”

“还有,现今官制太过简单,已经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从右北平至今,其治下之地,与原朝廷治理地方的方式已大不相同。朝廷官制,所管之事无非宗庙礼仪、马政、警卫、民族外事、皇室宗室、钱粮财政等几类。”

“例如大司农掌管天下钱粮、货物及农事,所谓的钱粮货物,不过是麦、粟、盐等几种,可如今治下各种货物层出不穷,包括种类果蔬、蔗糖、油、纸、书等,数都数不过了。”

“这大司农所管理之事已是大大扩大,且有些事务朝廷并没有相应的官员负责,例如我成立的书局、报社、科学院、医学院、书院、造船厂、盐场等机构,这些机构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目前我只能亲自掌控。”

“原本朝廷的书院只有太学,如今教化大兴,遍地都是书院和私塾,自然需要设定相应的官职来负责治理,要把书院和私塾办好,再穷也不能穷教育。”

“这些官制改革之事,以你为首,琢磨一下,该如何改革。我出战在外,希望下次回到洛阳时,你当有一番成果。”

“可是……”贾诩虽有疑虑,但心知此事重要,不得有误,于是又连忙起身行礼:“丞相,我必不会辜负丞相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