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辛觉得,这一趟探亲之旅真的是不容易。
等他们大包小包到了宁县后,天也已经黑了,找了个招待所,给了介绍信结婚证,先定了三天的房间,随便吃了点东西就休息了。
第二天问过招待所的工作人员,在路边拦了一辆去红岭农场所在兵团的运胶车,又颠簸了大概三个小时,总算到了兵团。
到了兵团之后,问了人,又找了一个老乡,塞了五毛钱给对方,让他赶着牛车送他们去农场。
又在崎岖不平的山路走了大概一个小时,总算是到了目的地了!
老乡帮忙把行李卸了下来就走了,向南提着大包小包,苏辛抱着平安,两人看了下农场的招牌,确认是这个地方没错,都松了一口气。
苏辛问向南,“怎么门口有警卫?”
向南沉默了下,“这里是劳改农场,不是知青在的那种普通农场。”
哦,懂了。
向南上前交涉,又把介绍信掏出来给对方看,过了一会,一个警卫跑了进去,估计是喊人去了,没一会就有一个看着挺高壮的中年男人出来了。
“来看向长征?”中年男人问道。
是,我是他的小儿子,向南又把介绍信递过去,“请问他是在这个农场对吧?”
中年男人上上下下扫视了向南一眼,“是跟老向挺像的,不过之前怎么好像没听过你?”
嗯?
“老向的大儿子和女儿都寄过东西来这边。”估计看出向南的疑惑,对方又补充了一句。
哦,向南恍然大悟,“父亲出事后我跟着母亲,后来下乡去了,和父亲这边都失去了联系,前段时间刚好碰到大哥,才知道父亲在这边,于是就请了假过来了。”
对方的脸色缓了下来,“我是负责这里的指导员,我姓林,刚好是中午休息时间,跟我来吧,你爸爸应该在的。”
谢谢林指导员,向南提起东西跟着这位林指导员走了进去,苏辛抱着平安在后面跟着,林指导员问,“这是你媳妇儿子?”
是的,“带孩子来见见他爷爷。”
不错,林指导员点头,“孩子这么小,一路过来也挺辛苦的吧。”
还好。
跟着这个林指导员走了一段路,就看到前面有一排排的茅草屋,再过去就是一排排的橡胶林,此刻茅草屋挺安静的,估计都在休息吧,林指导员指着第一排最后一间茅草屋跟向南说,“那个就是你爸住的地方了,你们过去吧,和你爸说,下午不用上工了,你们父子好好聚下。”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这位林指导员态度怎么这么好,但这个人情肯定是要领的,林指导员转身要走了,向南赶紧从身上摸出一包中华,是向东走之前给他留下的,就是为了让他过来农场后和这边的领导打交道时可以用,他把烟塞进对方手里,“指导员,谢谢您。”
你这是干什么?林指导员要推脱,向南把他的手按住,“可能我们会在这边呆几天,到时候还要麻烦指导员,您不收的话我也不敢开口了。”
林指导员犹豫了一下,这人是个老烟枪,向南从他泛黄的手指就能看出了,果然,考虑了几秒,对方把烟塞进了裤袋里,“行吧,只要不违反规定,一切好说。”
肯定不违反,“您慢走。”
等对方走了,向南把放在地上的几个袋子提了起来,和苏辛说,“走吧。”
到了门前,向南把东西放下,深呼吸,奇怪,怎么居然觉得有点紧张了……
苏辛轻轻推了他一下,“敲门吧。”
嗯,那门其实就是一道破破烂烂的木门,此刻半遮掩着,向南敲了几下,里面传来一个沙哑的声音,“谁啊?”
随着声音,一个苏辛目测至少有一米八,瘦得跟竹竿一样戴着眼镜的老男人推开了门,看到面前这一家三口,愣住了,“请问你们找谁?”
“爸!”向南也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个男人的那一刻,这声“爸”自然而然地就喊了出来。
“爸?”男人仔细端详着向南,像是不敢确认,又把眼镜摘了下来,拿袖子擦了擦,戴上,声音都颤抖了,“你是?”
我是向南啊爸!向南“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还好这都是泥土地,不然他这一跪,搞不好膝盖都会给磕青了!
向长征的身子都抖了起来,“向南?!”他弯下腰,双手颤抖着,“起来,快起来!”
想到了什么,拉着向南,“进来,进来再说话!”
苏辛抱着平安跟在这父子两后面也走了进去,随手把房门给关上了。
向长征这才注意到苏辛,想问什么,还没开口,眼睛被苏辛怀里的平安吸引住了,他伸出手,指着平安,估计是激动的,声音都抖了起来,“老三,这孩子是?”
向南把平安从苏辛怀里抱过来,“这是您的孙子,大名向翾,小名平安。”
平安是个大胆的孩子,看到陌生人并不害怕,也可能是有血缘关系的原因吧,向长征看他,他也睁着大眼睛看着向长征,半响,突然朝向长征伸出了手。
向长征下意识把平安接了过来,接过来之后才想起来,“我这身上脏,不能抱孩子,赶紧的,你把孩子抱回去!”
没事的爸,向南说,“这小子体格挺好的,您是他亲爷爷,他要是敢嫌您身上脏,看我不打他一顿。”
说什么呢?向长征被这意外的惊喜冲击得连见到儿子的激动都没了,“你敢打我孙子,我就打你!”
向南摊手,看吧,果然,隔代亲这事在哪个时代都是一样的。
抱着平安,向长征又看向了苏辛,“这是我的儿媳妇吧?”
“爸,”苏辛上前一步,笑盈盈喊了一声,“我叫苏辛,您喊我小苏就可以了。”
“好!好!好!”看得出向长征挺激动的,一连说了几声好,他在身上摸了下,估计是想给苏辛见面礼,摸半天啥也没有,挺尴尬的,“小苏,等以后给你补上。”
“好啊,谢谢爸。”苏辛也不说什么不要之类的话,说了只会让面前这位老人更尴尬。
向长征已经冷静下来了,毕竟是从炮火连天中走出来的老革命,失态只是一下,很快就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他抱着平安在床沿坐了下来,“老三,你坐我身边,小苏坐椅子上。”
苏辛打量了一眼这个屋子,不到二十平方的屋子,只有一张木床一张桌子一张椅子,都很简陋,屋子一角是一个土灶,上面放着一个陶罐,向长征平时应该就是用这个烧水做饭了。
桌子上放了两个碗,其中一个还缺了口,还有一个小袋子里面不知道装了什么,放在桌子的一角。
苏辛没坐,她走到门口,拉开门探头看了下外面,这样的茅草屋隔音肯定很差,但这个时候左右两边也没人过来打探,也是,都是来改造的,谁都不会去多事。
她把房门关上,向长征的屋子里没有煤油灯,也不知道他这些年晚上是怎么过来的,不过也能明白,就算有灯,没煤油也是白搭,他又不可能有煤油票,哎。
还好茅草屋后墙上有一个小窗户,苏辛示意向南把那个窗户打开一点,这样屋子里可以看得更清楚了,又蹲下身从袋子里拿东西。
考虑到从县城到农场挺远的,他们这次就把大部分东西都带了过来,两张棉被,给向长征带的肉松鱼松,在供销社买的那些糕点,还有手电筒,杂七杂八的都拿了出来,被子放床上,其他东西都放桌子上。
向长征看着这些东西眼睛都瞪圆了,“你们,你们这是干什么?怎么带了这么多东西?”
“爸,没事,您儿子有本事着呢,回头我再细细和您说,”向南帮着苏辛收拾东西,“您啊,先哄您孙子睡吧,平安每天中午都要睡一觉的。”
向长征看向怀里的小孙子,果然见孩子的眼睛已经半眯上了,他虽然已经多年没抱过小孩,但向南是他最小的儿子,刚出生那段时间他也抱过不少次,对哄孩子睡觉不算陌生,他一边哄平安睡觉一边压低了声音,“你们带那么多东西过来没检查吗?”
对了,向南这才想起来,刚才在外面那警卫居然没怎么检查他们的行李,“我们来的时候警卫员喊了一位姓林的指导员出来,是那位指导员带我们进来的,对了,”向南挺好奇的,问,“爸,我看那位林指导员对我们态度不错,挺热情的,而且他还问我为什么之前从来没听说过我。”
“哦,老林啊,”向长征笑了下,“他以前也是当兵的,前两年才转业调到了我们农场,他来了之后,对我们这些人都还挺照顾的。”
“我给他送了包中华,”向南说,“来之前大哥给我的,说可能会用到。”
“你这个臭小子。”向长征摇了摇头,倒也没说什么,他有自己的原则要坚守,但某些方面也不是那么迂腐,“懂人情世故了啊。”
嘿,您这话说的,我现在都是当爹的人了,还能不懂事啊!
对了,“我大哥给您写信了吗?”也不知道向东有没有把他的情况和老爷子说了。
“上一次收到你大哥的信都已经是三个月前了,”向长征摇了摇头,站起身,小心翼翼把小孙子放在床上,又从床尾拿了一件干净的衣服叠了几下,塞在平安的脑袋下,算是给他充当枕头吧。
“这边信很慢,一封信走上十天半个月都很正常,你大哥平时训练紧张,我让他没事少写信过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保护向东,毕竟他现在是被下放了,虽然说部队环境相对干净,但还是小心点好。
哦,没事,回头我再和您好好聊聊这些年的事。
向长征不愧是老革命,一听向南这么说就知道有情况,“对了,我还没问你怎么突然来了?”
“这不是之前不知道您在这边么?”向南说,“前段时间碰到大哥了,才知道了您的消息,我想着要赶紧让您老人家见见您的大孙子啊,所以就迫不及待携妻带子过来了。”
前段时间才知道他的消息?!向长征的眼睛眯了起来,看向向南,“你大哥说,他这些年一直有和你联系。”
嗨,出了点差错,信件没落到我手里,向南轻描淡写,“后来我又去下乡了,就更接不到大哥的信件了。”
“你什么时候下乡的?”
“69年。”
69年?向长征在心里算了下,“那时你才十五岁!”
“秦芳娥让我顶替她继女的名额下乡的。”向南说得淡然,向长征的脸色已经沉了下来,他不是傻子,听到儿子直呼他母亲的名字,就知道这母子间肯定有很多矛盾,当然,以他对秦芳娥的了解,肯定还是这个女人做了什么伤儿子心的事了,否则儿子也不会这样对她!
“爸,哪里能打水,我去弄点水来烧,向南说您爱喝茶,我带了点茶叶来孝敬您。”苏辛忙岔开话题,有些话,只适合他们父子两人私下说,她作为儿媳妇,有些话可不适合她听,虽然但是,她和向南之间没什么秘密,但向长征作为长辈,可能也会觉得尴尬。
“屋子外面有个水缸,那里面的水可以用。”向长征也想起来还有个儿媳妇在一边呢,也跟着转了话题,“那感情好,我都好几年没喝过茶了,还真的挺想念的。”
对了,我们还给您带了个搪瓷杯和一个暖壶,苏辛示意向南,“在那个行李袋里,向南你去拿出来。”这是苏辛临时想起的,本来想着明天回去再弄过来,但是现在看向长征这里就那么两个碗,都没喝水的东西,还是现在就让向南把东西拿出来吧。
向南接收到苏辛的暗示,不禁庆幸之前他把平安的行李袋也带过来了,就放在床尾,向长征此刻正坐在床头看着孙子,留意不到他这边,于是他蹲了下来,从袋子里(实际上是空间)把暖壶和搪瓷杯拿了出来。
这是孩子的一片孝心,向长征不会推辞,能带来这里,也说明他们不缺这些东西。
对了,向南想了起来,“爸,您的粮食呢?放哪里了?”
向长征示意他看桌子上的那个小袋子,“在那里,还有一袋番薯,在床下。”
向南打开袋子看了一下,估计五斤不到的粗粮,伸手掏了一把出来,在手里搓了一下,有点硌手,仔细一看,里面掺杂了碎石头,他的眼眶猛地就热了,“爸,您吃的就是这样的东西?!”
嘿,没事,多洗几遍就好了,向长征摆手,是真不在意,“现在这样已经比以前好很多了,还有番薯吃呢。”
向南差点冲动地想现在就取几袋大米出来,还好控制住了自己,他问,“你们是自己做饭,那这个农场的那些干部呢,吃食堂还是也是自己做饭?”
“有回家吃也有在食堂吃的,毕竟还有警卫连的人,前几年管得挺严格的,基本不让家属来探望,这两年好很多了,家属来了也能进来,这些家属有的也会在食堂吃饭,不过食堂只收全国粮票。”向长征介绍道。
嗯,知道了,向南压低了声音,“爸,这次过来我们还给您带了两袋大米,不过放在招待所了,回头我去取了拿过来。”
“不要不要!”向长征吓了一跳,大米多金贵啊,其他东西收了就收了,大米肯定不能要,“你们带回去,我看平安也差不多可以吃辅食了,到时候熬米油给平安吃。”
“千里迢迢都背过来了,我可不背回去,您不知道我们是怎么过来的,先坐火车,再坐轮船,到了椰城又再坐几个小时的汽车才到了县城,在县城拦了顺风车到兵团,再从兵团坐牛车过来这边,这一路都要累死人了,我才不把东西弄回去,再说,”他压低了声音,“等我回去,我要去市里百货大楼的运输队上班,怎么都缺不了您孙子吃的,您就放心收下吧。”
向长征看了向南一眼,点了点他,“晚上你留下来,好好和我说说这些年你是怎么过的。”
他没提苏辛和平安,是知道儿媳妇肯定不可能会在这里留宿的,再说孩子还小呢,刚才向南都说了东西还在招待所,那肯定他们晚上是要回那边的。
行啊,我也有好多话想和您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