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拉着车,也不那么困难。
韩素玲也此时比较放松。
总算是达成所愿,解决掉了一件大心事。
以后就可以在赵家庄好好待着,等着高考就可以了。
至于韩家人,离得远,见面少。
就像是她对她妈妈说的话那样,渐渐的就会淡了。
之后在赵家庄,她也能够有大把的机会试验家园系统了。
虽然之前去黑市差点被人逮住。
但韩素玲并不打算放弃这个赚钱的机会。
存款再多也有坐吃山空的一天。
趁着这时候,多赚点钱,也是一件好事。
黑市不好混,容易被人发现不对劲。
那就去家属楼去转转。
他们家那边是比较早的家属区。
现在大多是些领导住在那里了。
但是她也还知道不少的家属区。
到时候去那里转转。
在不同的地方走街串巷地卖,就不那么容易被人发现自己的货多。
被人察觉不对的概率也低了。
韩素玲跟舅妈们聊天也比较轻松,都还能够分神想其他的。
大家都没有什么坏心思,也不用留神防备。
自然就会轻松许多。
聊的话题也是些正常的。
“不知道咱们村里要打家具是要找谁啊?我们家里的家具都留在城里了。等到村里住,还要添置一些基本的家具。”
韩素玲想着反正是要打家具的,现在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用自己的生活技能。
还是将这事交给别人办的好。
“之前都是找家树叔做的。不过现在倒是有个知青会做,而且做得比家树叔还要不好得多!收费不贵,他没法上工赚工分,就靠这些赚点口粮。家树叔现在上了年纪,也不太愿意做。所以村里人现在都找那个知青做。”
韩素玲听到要找知青,倒是有些兴趣。
居然还有知青自己会做家具的!
知青都是城里来的,不说两手不沾阳春水吧,一般也是除了读书好像也什么都不会了。
毕竟来的都是没有工作的,一般都是毕业了就来的。
基本上都没有掌握其他技能的机会。
现在居然有一个会做家具的。
韩素玲觉得挺有意思的。
倒是有些想看看,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知青。
不过,没法上工赚工分是怎么回事?
没法上工的也被安排下乡了吗?
不知道是不是得罪了什么人。
韩素玲觉得这人不仅有点本事,还挺可怜的。
不过没有了解事实真相的时候,她也不会同情心泛滥。
顺着知青这个话题,韩素玲就接着打听了一下他们房子旁边那户住户的情况。
那天她路过的时候,好像还听到里面有动静。
倒是不太安分的样子。
万一不好相处,那他们以后就要避着点了。
说到底,那边是知青,他们到底算是村里人。
是不一样的。
要真的有点什么矛盾,村里人肯定是帮他们的。
“你们旁边也就是三间房,就住了三个知青!都是这次来的。其中有一个女知青,两个男知青。女知青就不乐意跟他们一起住了,担心自己的名声不好!就闹着要自己住。”
周秋彤对于这些事清楚得很。
她村子里待着这么些年,谁家有个什么事情,她基本上都知道。
村子就那么大,顺便吵两句隔壁都能听见。
这种事情肯定是瞒不住的。
“原来的老知青点那边都说住不下了,就不想让这些新来的住进去!其实也是怕被新来的占便宜!要我说,他们都是在占村里人的便宜!”
二舅妈李翠凤抱怨了几句。
他们村收成好,大队长也是个有数的,从来不会贪功劳就揽下一大堆的任务。
这使得他们村每年都能分到比较多的粮,基本上家里人不懒,肯定能够吃饱饭。
勤快的还能分到些钱。
但是知青们哪里是做惯农活的?
在他们眼里,女人都能够做得很好的事情,男知青都没几个能做利索。
没有知青,他们也能够收那么多的粮。
有知青也是收那么多。
但是分的时候却要多分出一点给知青。
村里人跟知青的矛盾,就是不可调和的。
这一点,韩素玲也不好说什么。
她现在肯定算是村里人,自然不会在他们面前说为知青说话。
“那最后是怎么安排的?”
她选择岔开话题,回到原本她关注的点上。
她只是想知道,旁边住的人性情怎么样。
“那女的闹得厉害,咱们村长可不管这种闲事,就让他们知青们内部解决。没办法,就只能让那女的住到原来的知青点去,换了一个男知青过去跟新来的两个男知青住。女知青那边多了一个人,就挤了,这些日子要赶着插秧,她们也闹了不少矛盾。咱们都只是看戏罢了。”
三舅妈郑安安这次插秧的位置,跟其中两个女知青离得挺近,就听到她们在那里抱怨,对这事也是知道得比较清楚。
韩素玲听着三个舅妈你一言我一语的,也差不多弄清楚了那些知青们的大概情况。
家里有钱有关系的,还能够帮衬到的,早就走了。
不是去读工农兵大学,就是帮忙换到别的地方去。
这边少数民族多,还邻近边疆,比较排外。
虽然分到好的村,可以不用担心饿肚子。
但却也不是那么好待的。
所以留下来的知青,大多都是没有本事离开的。
不过倒不是没有跟村里人结婚的。
只是比较少。
主要还是因为这里人排外。
所以住在知青点里面的知青还是不少的。
要不是因为公社那边压着,一定能够要解决知青的基本生存问题。
村里根本都不会管他们死活。
能有这么一个知青点,那还是因为村里人都不太愿意接纳他们,而村里正好有不少空的房子。
不过就算是韩素玲他们不准备回去,这房子村长也不打算再给知青。
反正挤挤也能挤的下,就不要浪费太多资源在知青身上了。
说不定什么时候村里有人分家什么的,想要个住处呢?
给自己村里人,总比给知青要好。
等韩素玲他们到家门口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三点了。
赵春娥早就将拖拉机拉回来的东西都规整好了。
还已经张罗起了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