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五千破五万,左宗棠这一战打得是真够漂亮了。】
【隋文帝杨坚:太平军的战斗力也太弱了吧,竟然能被楚军以一敌十?】
【明太祖朱元璋:当年那个野战无敌的太平军,看来是永远回不去了。】
历朝皇帝都很感慨。
曾几何时,太平军在面对五倍、十倍于几的清军时,都能以少胜多。
可现在,太平军在各个战场上数量基本都是占优,却奈何不得数量更少的湘军、楚军。
时代变了。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左宗棠收复了景德镇之后,随即继续北上,带着最新一批粮草来到黟县,和鲍超会合。
鲍超一脸喜色,和张运兰一起大踏步走上前来迎接。
“左大人,你来的太是时候了!”
鲍超、张运兰这几天和李秀成所率领的主力连续激战,不分伯仲。
原本还要担心南边的李世贤部太平军出现突袭。
结果在景德镇战败后,李世贤居然召回了黟县的两万兵马,一溜烟跑了。
一来一回,战场的局势对湘军而言,变得相当有利。
左宗棠脸上却没有笑容,直接劈头盖脸地说道:
“鲍超将军,你的进攻战术问题实在是太大了!”
“像你这么打的话,曾大人会被活活饿死在祁门的。”
“从现在开始,你听我指挥!”
“啊?”鲍超、张运兰同时怔住。
不是,大家官职品级都差不多。
论在湘军中的资历,鲍超比左宗棠强了更不知道多少。
这左宗棠怎么上来就骂人,还要抢指挥权呢?
鲍超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祁门大营。
侍卫统领愤怒地汇报着。
“不好了大人,今天又有五百多逃兵!”
“还请大人赶紧下令,把这些逃兵全部处死。”
曾国藩披头散发坐在桌案面前,眼神黯淡,犹如一具行尸走肉。
听到汇报后,曾国藩脸庞稍微动了一下,随后露出一丝苦笑。
“走吧,走吧。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走就走吧——”
曾国藩已经基本绝望了。
李秀成虽然将大部分主力带去黟县和鲍超部决战,但留下来继续围攻祁门大营的也不是什么阿猫阿狗。
祁门大营后路被杨辅清切断,前路有李秀成围攻。
四个字,死路一条!
这种情况下,即便是素来军纪严整着称的湘军,也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自行崩溃。
每天逃兵少则一两百,多则三五百。
如今可是初冬,群山之中已经下雪了。
这些逃兵宁愿在冰雪覆盖的山中躲藏和寻觅出路,也不愿意留下来陪曾国藩奋战到最后一刻。
祁门大营的情况之恶劣,可想而知。
门突然被推开,一名传令兵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带起一阵冷风,让外面的雪花呼啦啦砸在曾国藩脸上。
“大人,好消息,左宗棠大人派人前来通传,他已经击溃李世贤部长毛,抵达黟县和鲍超大人会合了!”
“什么?”曾国藩一跃而起,双目瞬间炯炯有神,仰天大笑。
“左先生来救我了,祁门有救了,大清有救了!”
……
啪地一声,左宗棠面无表情地把一封信拍在鲍超面前。
“左先生乃当世奇才,若其已至战场,当为统帅。”
“鲍超、张运兰两部皆由左先生调遣。”
鲍超看着白纸黑字,以及左下角曾国藩的两江总督大印,陷入沉默。
左宗棠抬起下巴,冷冷地开口道:
“传本官命令,明日起昼夜不停,全军出击!”
炮火隆隆,枪声砰砰。
两万湘军、楚军在左宗棠的命令下,对太平军在黟县北方的防线发起疯狂进攻。
“忠王,这些清妖简直疯了,一个个好像不要命地就冲上来了。”
“殿下,前方防线抵挡不住,被清妖突破两道了,请您尽快加派援兵!”
李秀成闻言并未立刻做出回答,而是盯着眼前地图,陷入长久沉默。
战局的情况是,杨辅清在西,李秀成在中,李世贤在东。
杨辅清隔着群山,一时半刻不可能加入战场。
李世贤新败士气低落,指望这个堂弟也不靠谱。
想要获胜,李秀成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全部精锐都压上去,在这里和左宗棠、鲍超放手一搏。
赢了,曾国藩必死无疑,湘军土崩瓦解,清廷元气大伤。
但……代价是什么?
从这几天的交战情况来看,湘军、楚军的进攻已经疯狂到不惜一切代价,要拖着李秀成同归于尽的地步。
即便胜利,李秀成麾下的精锐也会损失惨重。
这还没考虑到输掉战争的情况呢。
左宗棠部能凭借五千兵马击溃李世贤的五万人,再加上鲍超、张运兰的一万多兵马,打败李秀成也并非不可能!
输,李秀成从此折戟沉沙。
赢,李秀成还是要元气大伤。
念头电转间,李秀成抬起头,对着面前诸多将领开口下令。
“今晚全军拔营北撤,我们不在这里继续和曾国藩纠缠了。”
“从东边绕过羊栈岭,我们去休宁!”
【在种种考虑后,李秀成放弃了在黟县一带和湘军决战的想法。】
【他转而移师占据了湘军不久前攻克又因为支援曾国藩而放弃的休宁城,准备继续南下执行之前和洪秀全、洪仁玕、陈玉成等人商议的两路西征方略。】
【原本已经陷入死地的曾国藩,就此极为幸运地逃出生天,躲开了人生中又一次致命危机。】
祁门之战(作者手绘版)
大隋世界。
隋文帝看到这里,不由呵了一声。
“李秀成这小子,竟然把保存自身实力放在了太平天国的整体利益之上?”
“看来这太平天国的确是真要完蛋了。”
太子杨勇瞪大眼睛,愤怒地开口道:
“李秀成怎么能这样呢?那可是曾国藩啊!”
“就应该不顾一切地杀掉曾国藩才对!”
在场的大隋群臣面面相觑,都选择沉默。
丞相高熲在心中一声暗叹。
咱们这位太子殿下,还是过于天真了一些。
杨坚闻言,脸色同样一沉,对着杨勇喝斥道:
“你这小子,将来是要当大隋皇帝的,不要这么天真!”
“帝王的识人用人之道,就体现在这方面。”
“李秀成在洪秀全手下会是一个自私鬼,但在朕的手下,他就会变成一个真正为国征战、无所顾忌的勇将了。”
杨勇唯唯诺诺,连声应是。
隋文帝看着畏畏缩缩的杨勇,也是有点心累。
本来还想继续分析的道理,现在一下子就不想说了。
别的王朝,在看完盘点视频之后都还能改邪归正,培养出一个很棒的继承人来。
朕的大隋,怎么有种选杨勇还是杨广都不行的感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