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风谷战场,残肢断臂散落各处,鲜血将黄沙染成了诡异的暗红色,折断的兵器和破碎的军旗在风中无力地摇曳,诉说着战争的残酷。
西漠北军队的营帐内,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重新集结起来的士兵们垂头丧气,或包扎着伤口,或眼神空洞地望着远方,失败的阴影沉重地笼罩着每一个人。
营帐中央,之前被俘虏的统叶护可汗已经回到营地,他目光冷峻的看着手下将领。
虽沦为了凌云的阶下囚,但仍保有草原王者的高傲,他挺直脊梁,看向远方。
“可汗,此次兵败,我帝国军队元气大伤。”执舍弟打破了沉默,声音低沉却清晰,“接下来该如何?”
统叶护可汗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挣扎说道:“战争只会带来无尽的伤亡和痛苦,大唐并没有赶尽杀绝。本汗是该好好考虑一下和大唐的关系了。”
其他人沉默片刻,最终点了点头,他们深知黑风谷一战,西漠北已别无选择。
“传本汗军令,后撤,脱离与唐军的接触,同时,派出使者,向大唐示好。”
在统叶护可汗的命令下,西漠北军队开始了后撤。
撤退的队伍宛如一条受伤的长蛇,缓慢而又无力地在大漠中蜿蜒前行。
士兵们士气低迷,脚步沉重,每一步都仿佛带着无尽的疲惫和失落。
他们心中满是对战争失败的不甘和对未来的迷茫,曾经在草原上纵横驰骋、不可一世的西漠北军队,居然一战而败。
而统叶护可汗亲眼目睹了大唐军队的强大,那严明的军纪、先进的武器和勇猛的战斗力,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意识到,与大唐为敌,无疑是以卵击石,对自己和西漠北的百姓都没有任何好处。
数日后,回到西漠北王庭的统叶护可汗立即召集了手下的重要大臣,商议与大唐的关系。
王庭内,气氛凝重,大臣们各怀心思,有的仍心有不甘,想要再战;有的则被大唐的实力所震慑,主张求和。
“此次战败,让我们见识到了大唐的强大。”统叶护可汗率先开口,“若继续与大唐为敌,我们西漠北恐怕将永无宁日。”
阿史那贺鲁皱着眉头说道:“可汗,难道我们就这样咽下这口气?想我西漠北勇士,何时受过这般屈辱?”
统叶护可汗摇了摇头,说道:“这不是屈辱,而是认清现实。
战争只会让我们的百姓受苦,我们的勇士白白牺牲。大唐的实力,远非我们所能抗衡。与其继续争斗,不如寻求和平共处。”
一年轻将领则站起身来,激动地说:“可是,我们就这样向大唐低头,以后还如何在草原上立足?”
统叶护可汗看着激动的将领,语重心长地说:“和平并不意味着低头。
与大唐和平相处,我们可以互通有无,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和文化,让我们的部落变得更加强大。这才是长久之道。
撤退之前,本可汗已经派出使者,但是这样还不够,国相屈利啜,麻烦你亲自去一趟长安。”
“遵命!”作为国相,屈利啜倒是比其他人看得更远一些。
他知道,若大唐能与西漠北签订和平协议。
从此,双方停止了战争,那么边境设立互市,百姓们就可以自由往来,进行贸易和交流。
西漠北的马匹、皮毛等特产,可以源源不断地流入大唐;而大唐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精美物品,也会让西漠北更加繁荣。
西漠北的贵族子弟们当然也可以去大唐学习,学习大唐的礼仪、文化和科技,带回西漠北后,促进了当地的发展。
同时,大唐的工匠、学者也可以前往西漠北,传授技艺和知识,帮助西漠北改善民生。
在经济上,可以引进大唐的先进农具和种植技术,使西漠北的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同时,可以学习大唐积极发展商业,与周边部落和国家建立贸易往来,让西漠北的经济逐渐繁荣。
在文化上,可以学习大唐在王庭内设立学校,聘请大唐的学者任教,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
在军事上,他虽然不再与大唐为敌,但是可以学习大唐的军事制度和战术,引进先进的武器装备,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正是意识到了这些,所以,虽然上了年纪,可屈利啜对于统叶护可汗的君令,却是欣然接受。
正好趁着这个机会,自己可以好好的去长安,看看大唐都城多繁荣。也好为将来制定新政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