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她不敢大声嚷嚷。害怕村里人到夏春桃那告她的状。
可以说,夏春桃往日的丰功伟绩,对村里爱传闲话的小人还是很有威慑力的。
王婆子在一边快气死了,老三两口子可不管,这么些好东西,不要白不要。
老三李大田生怕李青山把东西拿回去,拎起来就往厨房跑。
老三媳妇刘氏还在一边叨叨:“娘,这是二伯一家给您的孝敬,咋能不收呢?”说完,还冲陈翠讨好得笑笑。
陈翠可不想要刘氏的讨好,这种人,指不定哪天在背后捅刀子,还是离远点儿安心。
刘氏见陈翠没反应,反而厚脸皮地贴上来,“二嫂,我听说你们那个粉条作坊特别挣钱,挣的钱都够买下咱们村了,是真的不?”
王婆子也在一边竖着耳朵听。
“这我不知道,我只是干活的,哪知道东家的事儿。”
刘氏撇撇嘴,“我又不问你要钱,怕啥啊!”
李青山有点儿警惕,老三俩口子一向是无利不起早的性子,莫名其妙问人家挣多少钱,是想干啥?
“我给你说清楚,你可别打粉条作坊的主意,春桃不是好惹的。”
刘氏一听这话,叫唤起来,“我就随便问问,又没干啥,夏春桃还能管着别人嘴里说啥?”
陈翠冷冷说道:“最好是这样,你要是起啥歪心思,趁早收了,不然我第一个不饶你!”
“这是干啥呢?急赤白脸的?不想来我这儿就滚!反了你们了!”李保根刚进门,就听到刘氏和陈翠的对话,不问青红皂白,把李青山一家子赶了出去。
“爹,您老英明!您一句话,二哥屁都不敢放一个!”李大田在一边奉承老爹。
“爹,二哥现在跟我们不是一条心了。有好东西都掖着藏着,我可听说了,粉条作坊除了发给他们的年礼,还额外给他们包了红包呢!”
刘氏在一边附和,“就是。他们拿了那么多,才给爹娘这么点儿东西,像什么话?”
“说到底,要不是陈翠,二哥咋会分家?不分家,这些不都是爹和娘的吗?”
这话可说到李保根和王婆子心里去了。
李保根叹口气,“哎,已然这样了,还能咋办呢?”
李大田眼睛骨碌碌转,“也不是没有办法,就看爹娘愿不愿意了。”
王婆子瞪了李大田一眼,“有屁就放,别跟我面前装大尾巴狼。”
这边,李家几人密谋干坏事儿,那边,离开的李青山一家心里也很不得劲儿。
给爹娘送年礼,还一句好话没落着,图啥?
陈翠心更寒。好歹也尽心伺候公婆数十载,说赶出去就赶出去,一点不含糊啊!
莲儿拉了拉陈翠的衣袖,“娘,咱们又不指着爷奶过活,别为这个伤心,不值当。”
铁蛋也点头,“以后我都不去爷奶家了,他们对咱们都不好。”
陈翠小心翼翼看了看李青山,害怕铁蛋的话惹得李青山不高兴。
李青山是什么想法呢?
从小到大,他无论多会做家务,无论多能种地,都无法讨得爹娘欢心。在爹娘口中,只有大哥是最出息的孩子。老三虽然爱闯祸,但每回给爹娘撒个娇,爹娘就会给他善后。
自己在这个家,真的就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这时,陈翠的话在耳边响起:“那毕竟是你们爷奶,该给的咱一分不少。逢年过节,该去还得去。咱也不多待,节礼放下,看看二老,咱就走。”
媳妇是不想让自己为难吧?
所以说,真正在乎自己的是媳妇儿陈翠呀!
“嗯,你们娘说得对。以后该给的礼咱还是要给,但咱的日子和爷奶没关系,咱自己过好就行。”
夫妻俩相视一笑,以后,一定会过上更好的生活。
……
今天就是年三十了。
这是来到大越,夏春桃过得第一个年。
回顾这几个月的经历,嗯,今年的任务已经超额完成!
不光把吸血的小叔子一家搞倒,让孩子们过上了吃饱穿暖的生活,还收养了两个懂事儿子,建了粉条作坊,开了“聚好物”,买了县城的铺子,买了荣城的庄子。
夏春桃不得不承认,自己真是太优秀啦!
所以,这个年,必须过得肥肥的,把气氛搞起来!
于是,飘飘然的小夏同学决定请县城的戏班子过年时来村里唱三天大戏。
里长当然很高兴啊,毕竟能请得起戏班子专门来唱戏的村儿可不多呢。这在里长看,也是往自个儿脸上添光的事儿。
里长二话没说,就叫了村里的壮汉一起去谷场搭戏台。
消息很快传遍整个大溪村,村民们可高兴坏了。
今年因为种地豆,基本每家都多出十几两银子的进项,再加上家里还有女人在粉条作坊工作的,工钱加起来都差不多十两银子,大家都有能力过个肥年。
没想到过年还有戏听,还能听三天!
这个年,谁敢说过得不满足?
用小夏同学的话说,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要同步发展,人才有前行的动力呦!
村民们对夏春桃是感谢的,不是因为夏春桃请大家免费听戏,而是这几个月以来,夏春桃带着大家一起挣钱,但凡勤快点儿,没有过穷日子的。
村民们感激的方式也很直白。
东家送一篮子鸡蛋,西家送只老母鸡;你家送口新锅,我家送条厚棉被,还有给家里几个孩子送鞋、送新衣服的,不一而足。
夏春桃知道这是大家的一片心意,不收会让人家觉得你看不起他,索性爽快收下。私下里,把送礼的乡亲记在本本上。来日方长,以后谁家有困难,能帮的就帮一下,遇到谁家婚丧嫁娶,多出点礼金。
人情往来,不管哪个时代,都是不可避免的,与你喜不喜欢无关。
……
半上午,夏春桃和赵大嫂、栓子娘、铁蛋娘几个,开始准备年夜饭。
本来,夏春桃是打算带着孩子们一起守岁就行了。结果车夫王二哥说自己没家人,就在作坊里待着,这哪儿成啊?后来给言先生送年礼的时候,发现言先生也是独自一人过年。
索性,就把王二哥和言先生一起叫过来。
陈翠一家现在过得比较简陋,不如也一起?
赵大嫂一家就在隔壁,不叫不合适吧?
栓子娘一听,这么多人在一起守岁,这可比她家就三人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