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复在庄子上,待在家中的时间越来越长了,不怎么出门,还会隔三差五的将孙思邈请到宅子里来,为自家夫人号脉。
因为,离着孙思邈估算的生产的日子,也没几天了。
独自坐在书房里,眉头微皱,手中的书卷早已无心翻阅。
“来人!”李复忽然站起身,朝门外喊了一声。
门外候着的侍从赶忙进来。
“去将石头叫来。”李复吩咐着。
“是。”侍从应声,赶紧去找人了。
不多时,石头急匆匆的从外面进来。
“郎君。”石头拱手行礼。
李复见到石头,也不多废话:“你立刻骑马去长安,到英国公府上,请我岳母来庄子上住几天。就说夫人快生产了,需要她来坐镇。”
石头点头应下:“是,郎君,我这就去!”
李复挥了挥手,示意石头快去。
石头前脚离开,后脚李韶就在小桃和翠竹的搀扶下,走进了书房。
“夫人。”李复赶忙上前。
“无妨。”李韶轻柔一笑:“生产前,还是要走动走动的,也不能总是闷在屋子里。”
“我看你脸色不太好,可是又疼了?”李复关心着。
李韶点点头。
“不过无碍,都正常,算算日子,就这天了,我心里也有准备了。”
“夫君陪着我到院子里走走?”
李复微微颔首。
李韶也是看出了自家夫君的紧张,平日里,自家夫君也是个沉稳的人,这两天,肉眼可见的,紧张起来了。
听下人说,半夜都睡不好的,也不止是自己,同在一个院子里的夫君,晚上房里的灯,也是能亮个两三次,说是迷迷糊糊的梦到自己开始生产了。
两口子在院子里缓缓的走动着。
“我已经让石头出发去长安,将母亲请到这边来。”
李韶轻轻一笑:“夫君想的周到,不过,我还是希望,夫君晚上能够休息好,不要这么紧张,宅子里丫鬟婆子一大堆,身边的婆婆,也是有经验的,我出生那会儿,就是她在照顾我娘亲,而且,庄子上还有孙道长,娘亲也会来,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好了。”
“你都这样了,还要你来安慰我。”李复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在院子里溜达了一会儿,李复打算送自家夫人回去休息,还没等出书房的院子呢,外头就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小桃和翠竹两人不动声色的往前挪了挪脚步,呈犄角之势凑到前面。
“郎君!英国公夫人到了。”石头疾步穿过月亮门,见到众人在院子里,停下了脚步,连忙拱手行礼。
“这么快?”李复惊讶了。
“属下还没出庄子地界呢,就在路上遇上了英国公府的车驾,正是老夫人乘坐马车往这边来。”石头说道:“老夫人也掐算着日子呢,于是今天一早就从家中出发了。”
“母亲已经到了?”李韶问道。
“回夫人,老夫人已经来宅子里,赵管家正在安置,一会儿在偏院安顿下来,就来见夫人了。”
李韶微微颔首。
“咱们就回房等着母亲过来吧。”李复笑道:“这宅子里,前院有老赵,后院有翠竹和小桃,母亲对这边也熟悉,剩下的就无须担心了。”
“好。”
长安城,皇宫两仪殿。
李世民抬头看向跪坐在对面的李绩。
“泾阳王妃临盆在即,朕听皇后说,你的夫人已经去泾阳县庄子上了。”
“是,内子担心女儿,说是要过去陪着。”
李世民点点头。
“恩,陪着也好。”一边说着,一边放下手上的书卷:“宫中也会派遣有经验的嬷嬷,过去一同伺候着,这是皇后的意思。”
“多谢陛下,多谢皇后娘娘。”李绩连忙行礼。
自家女儿生产,还惊动了宫中,让宫中也跟着操心,可见自己的这个女婿,有多得圣心。
宫中的太上皇,陛下,皇后娘娘,都盼望着。
盼望着泾阳王府,能够后继有人。
自家女儿生下儿子,太上皇才会放心。
夜色沉沉。
李复猛然间惊醒,脑门上冒出细密的汗水。
值夜的芙蓉听到动静,赶忙起身往内屋走去,见到自家郎君坐在炕上,惊魂未定。
“郎君,可是又梦到什么了?”芙蓉小心翼翼的问道。
李复咽了口口水,让自己冷静了下来。
“夫人那边可还好?有什么动静?”
芙蓉摇了摇头。
“没有什........”
话还没有说完,主屋那边就有了动静,听见了李韶的痛呼声。
李复瞪大了双眼,似乎是在确认自己是否还在梦中,使劲儿给了自己一巴掌。
疼!
不是在做梦。
李复赶紧下炕,踩上鞋子就要往外走。
芙蓉连忙取了外套,给李复穿上。
“郎君,夜里凉,这个节骨眼上,您要注意身体,切莫着凉啊。”
李复匆匆囫囵穿上衣裳,往院子里走去。
整个院子霎时间灯火通明,连带着外面其他地方,也都燃起了灯笼。
主屋里,李韶的痛呼声不断,英国公夫人听到下人报信,匆匆忙忙的来到了这边,不多时就吩咐下人出来说,大娘子要生产了,快去请医者过来候着。
李复匆忙到外面去,叫了伍良业。
“快!快马去寻孙道长,就说夫人要生了,请他赶快来这边。“
“是!”伍良业干脆应声,不敢多耽搁,往大门口跑去。
“老赵!老赵!!!”
李复大声喊着。
院内院外忙活成一团,老赵应该也听到了动静。
喊了一会儿,老赵才匆匆跑过来。
“郎君。”
“去,让人把整个宅子里,所有路边的石灯铜灯,全都点上,一会儿忙活起来,黑灯瞎火的可不方便。”
“郎君放心,来这边之前,我已经吩咐人去做了,厨房那边值守的,也增加了人手,热水随时准备着。”老赵应声。
该安排的早就提前安排好了,就等着这两天,大娘子指不定什么时候就生了,可不能临了现准备。
接生的婆子在房间里守着,英国公夫人也进了屋子,暂且在外间候着,安慰着自己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