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然儿自幼聪慧,从没让我这当爹爹的费过什么心。”林如海感慨道,“从黛玉和那孩子出生后,你又极懂事乖巧,立刻担起了长姐的担子,我和你娘亲担忧着你吃弟妹的醋时,你已经带着黛玉开始识字。”
“那时江南盐道不太平,你才十岁,就带着黛玉到京城为质。”
“虽说京中安稳,可终究不是自家,寄人篱下。”
“爹爹回京后……”
“爹爹的然儿也要嫁人了。”林如海的眼眶湿润,“你总觉得是因为你,爹爹才不能当一个纯粹的臣子,心中有愧。可你这般聪慧,便该知道,以爹爹的身份,林家世代单传,偏又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你的婚事注定要由皇上决定,哪里需要什么愧疚?所谓朝臣,不过是陛下平衡朝政的工具。”
“可我真庆幸你要嫁得是四阿哥,如今四阿哥功劳虽多,却只有陛下一人知晓。”
“四阿哥待你好,可然儿,千万不要耽于情爱。”
……
康熙三十八年六月初八日。
宜纳采、嫁娶、出行。
贾敏亲自为女儿梳头装扮,看着镜中女儿已经长开的面容,泪水几欲掉下。
“林姐姐今日真好看。”
开口的是惜春,她这些年同迎春住在一起,和林家的关系自然也亲近。
“这话可不对,咱们林姐姐哪一日不好看?”
迎春笑着回她一句,又往旁边让了让,给黛玉腾地方。
黛玉正抱着脖间松松系了一条红绸的寒酥发愣。
“黛玉。”林然的目光同她在镜中对上,“莫不是傻了?”
一贯的揶揄语气。
黛玉抿了抿唇,认真道:“姐姐,我会想你的。”
林然微怔,笑了,“好。”
贾敏将一支钗插入林然的发间,仔细端详后又扶了扶,对任何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内务府的人早被打点过,很是懂事地不言语,只等到外面有人传话说迎亲的人来了时,方上前提示。
“人都来了,娘亲要给你盖上喜帕了。”贾敏的语气温柔,如同哄着年幼的婴孩。
不该落泪的。
林然眼前一片通红,终是在遮挡住视线的一瞬掉了眼泪,她不知道,贾敏与黛玉的眼泪也同时滚落下来。
她被遮了视线,只能让人搀扶着前行,可她对自己的家太熟悉了,引导之人停步时,她便知晓到林家的正厅。
耳畔的喧闹从未绝断,隐隐有喧沸之意,不等林然疑惑,一双手将她稳稳地接了过去。
她低喃,四哥。
身旁人似是听见了这一句,握住她的手紧了紧。
拜别父母之礼,胤禛小心地护着她,随她一同拜了下去。
顿时,厅中鸦雀无声。
林如海虽是文人,却自有一番风骨,他同贾敏稳稳坐于正位,叮嘱道:“你虽嫁与雍郡王,可始终是林家的女儿,是我与你母亲的掌上明珠,万不要失了林家风度。”
不同于别家叮嘱出嫁的女儿要担起照料夫君、做一个贤惠妻子的责任,林如海这话让本就无声的厅堂更静了。
“女儿万不敢忘记家中训导。”
贾敏和缓气氛,道:“你同雍郡王好好过日子,便是我们最大的安慰了。”
不等林然开口听训,这次是胤禛道:“小婿牢记岳父岳母教导,定然同福晋和乐度日。”
贾敏看了看身旁的林如海,又望向身着吉服的新人,满意地笑了。
林然没有兄弟,因着和大房的亲近关系,本是说定了由贾琏将林然背上花轿,可贾琏觑着胤禛将自家表妹的手握得紧紧的,有些紧张地上前,想说该由他背林然上轿了。
胤禛的视线扫过来,平日里的冷硬早在今日睁眼时消散大半,他道:“多谢表兄费心,不过我既来了,便不需劳烦表兄了。”
被当今皇上的四阿哥、堂堂雍郡王称呼了表兄,还是两遍!
贾琏回过神的时候,胤禛已经将林然抱至轿中。
“寒酥要抱给你吗?”
林然忘记头上盖着喜帕,轻轻白了他一眼才恍然他看不到,她低声道:“我还要抱着宝瓶呢!”
胤禛自然知道这个习俗,不过是逗林然说话,听她语调中有隐隐颤音,知道她是哭过,不由哄道:“等过了这段时间,你若想家随时回来便是。”
这次胤禛等不到林然的回答了,内务府大臣凑过来恭敬地将半个身子都探入花轿的胤禛请去上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