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说完李向健的事,李向平突然又开口说道:“娘,按说上次赈灾中您的功劳是最大的。

可是为什么皇上迟迟没有封赏呢。

连凌县令都因为在赈灾中有功,被封了三品户部侍郎。”

严青青闻言笑道:“娘当初乱捐出家产可不是为了皇上封赏的。

身为大燕的一员,唇亡齿寒的道理还是要懂的。

不过你说的对,虽然我不是为了皇上的封赏,但是我不否认我还是期待着皇上封赏的。

也许皇上觉得前两次封赏太过了,这次不封赏也是有可能的。

当然也有可能皇上有别的想法也未尝可知。

反正不管怎么样,我们只要做好自己就行了。”

如果说严青青说不期待皇上封赏那是不可能的。

更何况凌县令走的时候也说了皇帝定然是要对他进行封赏的。

李向平仍旧是点点头,其实这事他憋在心里很长时间了。

他现在是官场中人,消息也算是比较灵通的了。

像凌县令升迁的事他是早就听说了的,但是他真没听到有关于皇上对他娘的封赏,所以心里一直觉得有些不舒服。

他一直怀疑他娘是不是给他人做了嫁衣,但是他不敢问。

李向平又不是傻,萧墨辰在他们家住了这么长时间,严青青对他亲昵中又带着几分尊重,李向平本来对他的身份就有所怀疑。

再加上朝中新晋的辰王名字中又有一个辰字。被晋封的理由又是对北境将士有功。

他已经可以断定这个辰王就是萧墨辰了。

但是萧墨辰在李家住了这么长时间,从李向平内心来说他是不愿意相信萧墨辰会踩着他娘上位的。

对于李向平的想法严青青是不知道的,就是真知道了她也不会说什么的。

毕竟最难测点是人心,就算萧墨辰现在记得他与李家的这份情意,但是将来不一定会记得。

有一种人,他落难的时候承诺的千好万好,等到有一天他发达了,再见到昔日的故人只会觉得碍眼。

因为故人知道他所有的不堪。

严青青只愿萧墨辰不是这样的人。

母子两个谁也没再提起此事。不过严青青能感觉的到李向平对官场中的事是进益了。

李家的麦子长得比较好,所以开镰是最早的。

因为李家的地多,除了那些长工外,李向平又雇佣了一批临时工,很快四千亩地的小麦就收割的差不多了。

脱了壳晾干以后平均亩产能达到六百斤。

对于这个数字不仅其他人没有想到,就连李向平自己都没有想到。

要知道古代的产量真的很低,不是虫害就是自然灾害的,而且科技也不发达。

老百姓能做的只有听天由命。

大灾的年景可能会颗粒无收。

就算遇到风调雨顺的时候能亩产二三百斤粮食那就是相当不错的了。

现在李家的庄子上产出来的粮食居然有六百斤,足足比别家多了一倍。

这可是正儿八经的粮食,怎么能不让人震撼呢。

李开山听说了这个消息后,乐的屁颠屁颠的来找李向平了。

不过李向平早出晚归的忙碌,他压根见不到人。

无奈之下李开山只能找到严青青,严青青听说李开山是来找李向平的笑着问道:“镇长叔,您来找向平可是想问问关于地里小麦产量的问题?”

李开山听了点点头回道:“正是哩,说实话我活了这么大年纪,也种了一辈子地了,还真没有见过亩产这么高的麦子。

当然你发现的地瓜土豆除外。”

不过在李开山的心里地瓜土豆的高产还真比不上小麦亩产六百斤来的震撼。

虽然土豆地瓜的产量不是小麦能比的。但是说到底这些东西不能当成正儿八经的饭吃。

尤其是那个地瓜,初尝时确实软糯香甜好吃的很,但是天天吃就感觉有些烧心,尤其是老年人肠胃不好这种感觉会更严重一些。

当然如果遇到灾年或者饥荒的时候,李开山肯定不会这么挑剔的,主要是沧河镇现在的日子过得不一样了。

严青青听了笑道:“等向平回来我会跟他说的。

其实比起镇长叔向平经验还是欠缺的很。

我家地里能有这么高的亩产靠的是肥料和水利。

他已经把这事呈报给皇上了,只是去年大灾加上瘟疫皇上还没来的及推行。

我们家这也是第一年进行实际操作,等回头让向平把这些方法给大家伙分享一下。

希望咱们沧河镇乃至丞阳县的百姓都能得到实惠。”

李开山听了很是高兴,他就知道严青青是个大方的。这种与民有利的事她都不会拒绝。

最后李开山还透露给严青青一个消息,说他们去县城里开会,新县令这几天就要到任了。

严青青听了点点头,凌子元已经离开了丞阳县,这新县令前几天就该到任了,推迟到现在已经算晚的了。

就是不知道新县令是个什么样的人品。他们能不能和平相处。

不过对于这件事严青青是不担心的,他的的品级在这里放着,就算要担心也是新来的县令担心才是。

晚上李向平回来后,严青青就把李开山今天来找他的事告诉了他。

李向平听了笑道:“娘您放心,这事我知道了。

改天抽出空来,让村长爷爷组织一下咱们镇上种地的好手,我把高产的方法告诉他们。

顺便也跟他们交流交流经验。

关于种地上的事,儿子毕竟还年轻,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也需要向他们请教。”

难得李向平身为农官,却不骄不躁的,也没有看不起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百姓,这一点上严青青很是欣慰。毕竟做人不能忘本。

严青青点点头笑道:“农事不比别的,总是要比旁的活辛苦一些。

尤其是最近大丰收,虽然高兴,但是比以往更辛苦了。

你要懂得劳逸结合才行。”

李向平现在每天早出晚归的忙碌,在地里风吹日晒的。

尤其是最近这段时间,除了忙官府的事还要忙自己地里的事。

李向平浑身被晒的黝黑,虽然刚刚二十岁的年纪,但是看起来却有三十岁。

走在严青青身边,如果不认识的人肯定不会认为他们是母子俩。

李向平知道严青青是关心自己,笑着说道:“我本来打算等新县令到了之后再组织各个村的村长进行学习呢。

可是这新县令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再说了什么品行还不知道呢。

既然镇长爷爷这么着急,咱们就先学习着。其他的等回头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