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帘雨把时节带入暮春。
临州气候寒冷,到这时候,才显出万物屠苏的蓬勃气象。
青云浦的芦苇由黄转青,溪流涨苔绿。鱼似乎也多了起来,因为要交-配产卵。
执法堂丙四组集体休息,在溪畔并排而坐,抛下四根钓竿,临溪垂钓。
反正也钓不到。
陆缺把鱼竿插在地面,任凭愿者上钩,接着拆开封信看。
信是洪成叶寄来的,时节正好,洪家培育“五叶碧簪”发了新芽…
五叶碧簪这种灵植,成熟后用作炼丹,暮春新芽又能炒茶,唤作碧簪茶,采摘过程颇为讲究,必须得是处子,并且还得主修木属性的功法,所以极其稀少,修士坊市根本买不来,便送陆缺半斤。
口感未必多好,但物以稀为贵,喝的是个身份。
洪大公子如是说。
信上第二件则是关于穆青罗。
穆青罗在被洪家监禁的第三天,穆家就来人了,来的是两位化神,表面很客气,说什么距州穆家管教无方云云,可实际却是要把穆青罗带回距州。
带回去,自然是连监禁也免了。
但没有办法,距州穆家是数得着的大修仙世家,实力几与莫家(莫浅欢家族)旗鼓相当,四位化神境,其中有一位已经隐隐望见炼虚的门径。
洪成叶惹不起,只能伏低做小,放人回去。
他在信上一通臭骂,说什么修仙世家都他妈是帮混蛋,有了实力以后,净干包庇族人的龌龊事,也不管到底犯多大错,距州穆家早晚都得倒台,呸。
看来洪大公子当时是受了气的。
陆缺低头笑笑,收起信封,这也不是洪家和穆家撕破脸开战了,他帮不上忙,只能看洪成叶发发牢骚。
随后他把碧簪茶分成三份,一份送给苏寒衣,一份寄给兰锦嫣,自己留下一两,师兄弟们谁想尝尝鲜,就泡一壶。
风拨芦苇,溪水淙淙。
过了一会儿。
后面飞来根竹签子,嗖的扎进胡叔保的头发里,黏黏糊糊,分明是串冰糖葫芦的签子。
胡叔保浑不在意,双手背到脑后,一点点把竹签子摘下来。
“都躲在这儿啊。”南宫月漓拨开芦苇,闪身过来,也不管严高玄的鱼线下是否吸引了鱼,先扔枚石子过去,“闲着没事,就不能去指导低阶弟子?”
严高玄老实巴交道:“早晨去看过师侄们修行。”
“挺他娘的有理。”
南宫月漓笑了一声,正欲到溪边儿凑热闹,忽然胸腔发痒,连忙停住脚步,在原地站着好半晌,紧紧抿着嘴,但仍有少许血丝溢到唇外。
她的修行资质,没那么高,破境结丹时就受过大伤,迈入元婴更是榨干了潜力,以寿元换修为。
原说元婴境极限寿元是十八甲子,一千零八十年,可她仅有一半,如今就剩下七八十,而体内的暗伤,也开始发作了。
现在倒还压制的住…
南宫月漓为弟子操了大半辈子的心,却不像弟子为她操心,气息平复后,不留痕迹地抹去唇角血迹,又笑起来道:“可惜丹塔比较忙,不然诸从龙肯定第一个过来。”
陆缺正着头分茶叶,也没注意到南宫月漓的异常,只道:“南宫掌事,洪大公子寄来半斤碧簪茶,说是非常之珍贵,您要不要来点?”
“寄给兰锦嫣,她好这口。”
“那待会儿沏一壶尝尝。”
南宫月漓撩衣做到温润的青石上,问正事道:“你和兰锦嫣结契道侣的事,现在有确定音信没有?”
陆缺停下手里的动作:“兰家老祖可能得秋分时节才出关。”
“兰永年?那老东西我以前见过,一副老学究的古板模样,不太好说话,当年就嫌我为人粗鄙…他怕不会同意你跟兰锦嫣结成道侣。”
“到时候再说。”
苏萱接话道:“兰锦嫣那妞,长得十分水灵,还是怎么地?这么大谱。”
陆缺笑着解释:“你到见州洪家也见识了修仙世家的规矩,肃西兰氏传承尤比洪家更久,条条框框的规矩就更多。”
“那蹬了她得了,舔狗可当不得。”
南宫月漓被苏萱的话逗捧腹大笑,或许是看惯了苏寒衣清冷的模样,她倒更喜欢苏萱这样天然恣肆的小狐妖。
陆缺道:“兰锦嫣本人没有异议。”
“那就是兰永年要横叉一杠子,显摆长辈威严喽?什么玩意儿,等白湛回来,咱们去打他两闷棍。”
南宫月漓拍手叫好:“这个可以有。”
南宫月漓和苏萱互看了一眼,颇有惺惺相惜,相见恨晚之感。
陆缺分好碧簪茶,用纸包成三包,先收到咫尺空间,说道:“南宫掌事,不用为这件事操心,我跟兰锦嫣结契道侣,好像已经上升到宗门相交的层面,外事堂会帮着说和的。”
“黎宗主和你谈过?”
“谈过。”
南宫月漓点点头,遂又玩笑道:“说实在的,兰锦嫣的确是位品行很好的女子,模样长得也周正,错过了可惜,本来我都打算写信,让她跟你私奔来着。”
“呵呵。”
聊完此事,鱼始终也没上钩,陆缺和苏萱都已经失去耐性。
严高玄和胡叔保还想再钓会儿,但被陆缺拽住双臂拽起来:“待会儿回来再钓,咱们先去尝尝洪大公子送的碧簪茶。”
严高玄吧唧嘴道:“你知道师兄不爱喝茶。”
“尝尝!”
“哎。”
严高玄无奈地看了看鱼线,虽然一条鱼也没有钓到,但他预感马上就会上钩…钓鱼佬都会有这种错觉,无奈别人都去,他也不好扫大家的兴。
因钟素还得值守在名录阁,一行人便直接前往名录阁。
五个人,四个泥腿子出身,唯一出身名门的钟素,小时候还爱跑到乡下捞鱼捉鳖、套上缰绳替牛耕田,茶艺什么根本不懂,随便烧壶水,烧开了就泡,管他什么名茶不名茶的。
沏好了碧簪茶,钟素捏起一杯一饮而尽,仰着头回味半天:“这不太行啊,淡的跟和白开水没区别。”
………
(这卷还忘了起名字,就叫“枣花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