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雁门关与王龙相见,看着面前长着胡渣变得成熟了许多的王龙,李旭都快忘了他们多久没见了。

从他登基以后,基本上很少见这些军级的长官了,除非驻扎京营才能偶尔见到,遥想当年在代郡的时候,两兄弟还带着点稚嫩,如今都快成大叔级别的人了。

也不是时间过得太久,而是常年征战,不收拾仪表自然看着老面很多。

“王龙,有一年多没见了吧?最近可有回代郡?”

王龙看到李旭也很激动,这可是第一批跟李旭的代郡老臣啊。

“谢陛下挂念,刚调来没多久,还没来得及回去。”

“你父亲身体怎么样?”

“家父身体安好”

“那就好”

与王龙聊了一会,李旭带着众人查看了下城防,王龙虽然武力值不高,但是他做事很认真,城防事宜还是被他安排的井井有条。

在雁门关停留了一日,领略了下边关的沧桑,第二天李旭就告别众人往太原而去,其实北四关被大明掌握后,雁门关位置已经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了,它只是大明往塞外出兵的四条路之一而已。

太原行省虽然平定的没有其他地方时间久,但是也近一年了,进入太原行省以后,能看到各郡通往治下县城的路都在修,现在离秋收还有一个月,官府正在抓紧时间组织农闲的百姓在修缮道路,修建水利设施。

那里都是工地,忙碌的人们脸上洋溢着笑容,烈日炎炎下,工人们额头流下豆大的汗珠。

田地旁的溪流边,男人们正在合力把一个巨大的水车安装在上面,此起彼伏的号子声连成一片,如同一首美丽的歌谣。

女人们在旁边打打下手,有的看到自家汉子歇息,赶紧递上温水,这可是自家的顶梁柱,可得好好对待。

还没开始念书的小孩子,在田地里愉快的玩耍,有些懂事早的也在帮忙干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杂乱的工地上,干的热火朝天,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呈现在李旭眼前。

远处山坡上的李旭一行正在静静的看着。

李旭转头问身旁的李儒

“看到此情此景,先生有何感想。”

李儒抚须轻笑

“我看到了飞速发展的大明,不出三年,大明将在军事,民生,经济,农业等各方面碾压诸国,陛下一统天下指日可待啊!”

李旭点点头没说话

大明能有今天,离不开文臣武将的通力合作,离不开将士们的出生入死,更离不开眼前辛勤劳动的百姓。

谁说古之大匠才是工匠?在李旭看来,眼前的百姓才是大明合格的工匠。

淘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建功立业汗水洒,筑城新颜百姓夸。

工神斧鬼巧雕琢,人称鲁班再世飒。

这里每一个人都当得起这首诗的赞扬!

进入太原城,太原平定的比邺城晚,发展自然没有邺城那么快,郊外也是工厂林立,不过投产的没有几家,大部分都还在建设中,

太原城由于是郭威主动投降,受战乱的影响并不大,虽然城外的工厂还没彻底修好,但是城内的商业还是很发达的,各种店铺林立,大街上卖小吃的小贩到处都是,街上人来人往,人流如织,车水马龙。

卖玻璃的铺子和卖瓷器、陶器、文房四宝的都在一条街,汇聚了整个太原城最大最好的店家,大多不止有后台,还有可能是连锁。

有的店铺比较直白,直接打出那“名糕”“名茶”“名酒”的广告,宾客盈门,好不热闹。不独是店铺,街道两边还有支着的摊子,卖时令糕饼,什么柿饼、核桃饼、麻花酥、冬瓜汤。

街旁一家茶肆的点茶婆婆满头银发,戴几朵大红花,装扮得俏丽,一面拍板吟唱一面叫卖自己的茶汤。

李旭极目望去,只觉这太原城果真是北方重镇,战场要冲,南北襟喉之地,人口近百万。光是这条街上,便人稠物穰,摩肩接踵,民居挤挤挨挨,精巧繁密。

在太原城转了转,基本上和邺城没什么区别,不过太原也曾经做过都城,有皇宫有皇城,比一般的州府要大的多。

李旭在太原城住了一晚。李旭没有去打扰太原行省的御史,这两个行省的御史做的都不错,等回去再嘉奖,现在就算了,还是军队更重要。

第二天出发以前,派人给城外驻军的将领送去书信。让他们警戒下营寨,不要声张,也不要让太多人知道,突出的就是个突击检查。

徐荣的北方集团军就驻扎在太原,第一军团的曹仁三军驻扎在三关,第二军团的朱儁驻扎太原,太原城外,第三集团军共有近七万步兵驻守。

张辽的骑兵集团军也驻扎在这里,不过两个营寨离的很远,骑兵因为战马的存在,占地面积更大。而且需要的水源更多,一般都是靠近河流扎营。

张辽的骑兵集团军足有近十万人,现在人手只是招募够了,还没形成战力。

而且太原附近还有三个马场,这也是李旭要去的目标地之一。

李旭先来到步兵大营,七万多人的营寨,都是按十万人的规模修建的,占地足有方圆五里。

这还是十万人的营寨,要是二十万人的营寨得有多大?不过这个一般是不现实的,二十万人光一天的粮食和水消耗得多少?

士兵住的帐篷,训练用的校场,吃饭的伙房,厕所等地方占地得多大?而且这么多人,指挥起来也是个事,这不是战场上,有条件的情况下都是分开扎营的。

徐荣的步兵大营也不是都在一起,而是分前,后,左,右,中,五军分开扎营的,训练吃饭都不在一起,战时才配合作战,这样分开也方便调动。

李旭来到营门口,大营已经被徐荣戒严,从营门口到中军大帐都由他的护卫军驻守。

防止不开眼的冲撞了皇帝,那他就完蛋了。

一行人来到中军大帐里,李旭坐在上首,众将参见完毕。

徐荣开始汇报工作,最近草原很是动荡,三大部落也开始了相互攻伐,右贤王死后,左贤王吞并了他的部队,成了匈奴最大的势力,如今已经逼迫老单于让位,并接管了老单于的部队,如今麾下带甲之士三十多万人。

当然,这只是一种称呼,就匈奴的穷酸样,也就千夫长以上的将领穿的起铁甲,士兵都是皮甲毡帽,更有甚者直接穿着棉袍啥的,草原缺盐,缺铁,缺粮,缺茶,除了牛马羊,啥都缺。

李旭的十万骑兵加三大马场都是靠着,私下和匈奴领主们交易得来的,现在不算十万骑兵,光三大马场战马都超过三十万,每年还有大量战马,挽马,牛羊从草原送到大明。

大明四关里,三个关卡都和草原接壤,不是靠禁令就能阻挡的,中原的美酒美食奢侈品已经腐蚀了草原领主们的霸者心,这是李旭喜闻乐见的。

现在他没有时间插手草原的事情,只希望草原不要一统了就好,等中原内定以后,再集结三十万骑兵,给他来个一劳永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