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敏俊,男,48岁,英文名Jonathan·Kim,原丑国沃顿商学院商业与公共政策专业的教授,大舅哥介绍说在丑国“读博”期间,也当过几天自己的老师,前些年东南亚经济危机的时候,被南高丽政府给聘请为危机应对团队的成员。之后就到了刚成立没多久三松经济研究院担任研究员,一直到现在的院长。
握手的时候,明显感到这人的微笑里,客气的表面下,带着种公事公办的疏离。
啥意思?李乐眨么眨么眼,忽然想起昨晚上大小姐告诉自己的,在南高丽这边的,家族企业里,安排子女家人的职场套路。
别管学习成绩怎么样,先在国内和某个大学合作开设定制课程,也就是萝卜专业萝卜班,送进去先混个学位,之后,再靠着捐助,给娃弄个“哈牛剑耶麻”之类的名校文凭。
上学期间,利用政府补贴项目还有一些银行和金融机构为高净值客户们的子女提供的机会、岗位,来个度假式的虚拟实习。
这些机会通常包括国际组织、NGo,公募私募、银行等行业?,比如什么非洲打水井、南美保护猴,北极搞教育,瑞士办扶贫这种项目,或者更多的是进入高盛、大小摩、瑞银、渣银这样的机构。
既积累工作履历又规避公开选拔压力,简称走后门。
等到过个几年,摇身一变,就从高考750分只能考20分的学渣,成了多层次高精尖人才。
毕业了,装模作样去基层待个两三年,或者安排到海外某个分公司,时候一到,再被安排到市场表现优异的企业董事会?或集团核心子公司?,或者品牌形象良好的公益部门或研发中心。塑造形象之后,再接管核心业务。
这样,既能积累管理经验又避免直接暴露于财务困境等风险环境。
当然,这只是针对有继承权的,而那些没有获继承权的子女,毕业回来之后,就是通过分割非核心资产或安排联姻实现利益平衡。
而为了坚持家族控制,就会引入技术官僚集团作为执行层,既缓冲家族成员能力不足的风险,又避免权力外流。
如此,就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
要不然,为什么每个财阀家的大中小儿子女儿们,一看文凭简历工作履历,都是堪比恩情太阳一般亮瞎人眼的存在。
只是眨眼的工夫,李乐就明白作为技术管理集团代表的经济研究中心的这位金院长,为什么会对自己带着这种疏离的客气,感情是把自己也当成了来“鎏金”的了,或者还不如,比如出卖色相?
于是,小李厨子对金院长高看了几眼,最起码,不是那种典型的社交型学者,还是有那么多一点风骨在身上的。
李载容居中给两人互相介绍完,便笑道,“这样,我马上有个会,想让哲禧秘书带你去研究院的楼层,看看给你准备的办公室满不满意,再和金院长聊聊,了解一下经济研究院的概况和工作内容。”
小李厨子反正也不想在这儿多待,借坡下驴道,“成,那你忙,我瞅瞅那什么办公室,有没有你的大。”
“当然有,你肯定满意。”
“谢谢了啊。”
“客气什么,都是一家人。”李载容笑道。
不过当大舅哥说到“一家人”三个字的时候,李乐的余光里,金院长的嘴角上,明显掠过一丝不屑的抖动。
“对了,回头别急着走,我开完会,咱们一起回家吃饭。”
“好。那就搭你个顺风车。”
。。。。。。
十六楼,经济研究院最深处,一处挂着“理事”门牌的办公室敞开着门,“新人”李·理事·乐,正在屋里来回溜达着。
大舅哥没说假话,除了没有外面的套间,面积倒是和他那间仿佛。
装修也都是一种灰白色的现代简约风格,直棱直角的办公家具。
手指拂过阳光照射下,镀上一层光晕的办公桌,干净的没有一丝灰尘,桌面上除了一个电脑显示器和电话、台灯,还有边柜上的打印机传真机,再无他物。
百叶帘半垂,滤过的光线在米色地毯上投下细密条纹,几株高大的绿植摆在墙边,揪下一片叶子在手里搓了搓,确认是真的。
倒是引得去自己办公室又回,手里捧着几本文件夹的金敏俊皱了皱眉头,这人,手是真西八欠啊。
空气里浮动着隐约的木香,源自办公桌左边整面墙的木书架,只不过书架上空空如也。
李乐琢磨着是不是学学那些“大老板”,桌上摆个嘴里叼钱的“咕呱咕”或者拓荒的哞,展翅的愣,书架弄几层只有名字的壳子书摆上,什么四书五经山海经,史记金瓶红楼梦。
再在墙上挂上“没赚会死”,“去他妈的”,“杜甫能动”,“逮住蛤蟆,攥出屎来”的书法大字。
噫~~~~这才对味儿么。
“啊,金院长.”一转身,瞧见门口的金敏俊,李乐忙招呼。
“李理事。”
“别,叫我李乐就成,年龄上您是长辈,专业上您是老师。”
“呵呵,可职务上你是理事。”
“嗨,屁的理事,要不是.....算了算了,坐吧。”
“好。”
等各自落座,金院长,把文件夹放在茶几上,抽出一本,递给李乐。
“李理事,请看一下,这是研究院的简介,人员成分,工作职能和一些流程。包括过往还有现在正在从事的几项研究。”
李乐点头接过来,翻开一看,“诶,都是英文的?”
“啊,没啥,就问问。那啥,您喝水,我先瞅瞅。”李乐顺手给金敏俊倒上凉白开。自己则端起资料。
皮质沙发被晒得微暖,手中资料的页角被头顶的换气风轻轻掀起,李乐一边看着,一边不时和金院长说上几句。
“咱们研究院是九五年成立的?”
“确切的说,是85年,只不过当时不叫经济研究院,叫经济战略支援组。在成立之初就是为了给公司的各项经营运营、市场营销还有投资项目提供研究数据和支持。”
“我看现在有六个专职部门,两个不常设委员会,咱们的流程是什么样的?”
“研究院专注于经济、金融等领域的信息搜集,跟踪全球市场动态及政策变化,并据此制定企业战略研究流程包括长期趋势分析、专题项目研究,并最终形成报告提交至集团高层,指导业务转型。”
“智囊团?”
“可以这么说,但更偏重科研。”
“与那些学校和专门机构比呢?”
“您指哪一方面?”
“内容、效率还有方向。”
“内容更贴近实际和目的性,主要是为了三松集团的业务方向服务,效率上主要还是在日常搜集整理各项基础数据,在合适的时间给公司提供合理的建议。”
李乐点点头,合上第一本,又拿起剩下几本开始翻看。
“成果转化机制有哪些?”李乐问道。
正在百无聊赖,脸上一副你赶紧走人,别耽误我们工作的金敏俊忽然一愣,看了看眼前这个高壮的年轻人,想了想,回道,“分为三块儿。”
“一是战略项目,每年与李会长和子、分公司的负责人,共同拟定关键议题,比如大陆的工业变革与跨国公司反应这种,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公司决策。”
“第二是知识管理,定期发布宏观经济、产业技术等独立报告,通过内部平台共享,内部培训课程,提升管理层经济政治视野。”
“第三就是?动态服务,通过短信、内部oA系统,向各层阶管理人员推送最新管理理念和研究成果,强化战略思维和执行力。”
“短信?oA?能给我瞧瞧?”
“能。不过,电脑.....”
“随便用。”
等到金敏俊坐到办公桌后,打开电脑,登录系统之后,李乐站后面,看了看。
“宏观经济组负责分析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企业战略组负责研究机构和本公司的管理。”
“关系组负责研究国家关系和政治问题。”
看着金敏俊点开系统里,经济研究院各个小组推送给集团两千多中高级管理层人员的包含了行业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前景,金融政策与风险管理、劳动力结构、人力资源战略、工商业投资与合作等等的报告和文件,李乐开始不自觉的搓着手指头,真好,想要。
“诶,等等,这是啥?”李乐弯腰一指。
“哦,这是上周产业战略组经过研究测算,得出明年大陆手机销售量将要破亿之后,给的分析结果,半导体部门给的关于生产线改造,和大陆的工厂扩招员工的回馈计划方案。”
“这个呢?预测燕京奥运会经济效应?2008年大陆中产消费规模达1.2万亿美元?”
“是,有相应的预测报告和研究数据。”
“啧啧啧。”李乐嘬了嘬门牙,艹!真牛逼啊,这东西自己也只是前几天在燕大经济研究所给上面的一份经济形势研究报告里,才看到的只言片语,这特么一家公司内部的经济研究院就已经认真分析和预判过了?
李乐盯着金敏俊花白头发,看了好一会儿,心里响起一个声音,拿来吧你。和从老狐狸手里扒拉出来的那仨瓜俩枣比起来,这个什么研究中心,似乎,更符合自己的口味。
三秒钟之后,小李厨子已经开始设想,怎么把这个“研究院”移植到万安或者富乐投资旗下。
“呵呵呵,金院长,来来来,咱们接着聊聊?”
金敏俊一抬头,看着李乐笑眯眯的模样,瞬间有种被一只甩动着毛茸茸的大尾巴的狐狸盯上的错觉,然后一闪而过。
一皱眉,“李理事想聊什么?”
“呵呵呵,瞎聊。”
“......”
回到沙发,李乐又给金院长倒上水,递过去,“金院长,我刚看到,研究院正在做针对未来五年大陆消费模式的变革与公司战略?”
“是。”
“您觉得这里面关于消费升级的判断,是否合理呢?”
李乐眉毛一挑,问了句,如果田胖子或者马大姐这些人看到,就知道,这抠子肯定又在挖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