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南方叫宗祠,北方大多叫家庙。

老李家的家庙在抗战时候就没了,只剩下一个“略畔李氏”的牌匾。

后来有人要重修,结果李乐爷爷说了句“劳民伤财,有那块地,多种点粮食不比什么都强。”直接给否了。

现在只剩下老林还在。一处台垣上的坡地。

来烧纸的,只是李乐这一家人,本家那些亲戚要来,都被付清梅给拦下了,“不逢年不过节,就去烧个纸说一声,去那么多人干嘛?”

到地方,找到老爷子的坟头,摆好香烛贡品,付清梅在墓碑前站了一会儿,转过身,“行了,你们来吧,鞠个躬就成,别来磕头那一套,他不喜欢。”

李铁矛领头,一家人按着规矩,烧纸,燃香,三鞠躬。

李乐仔细瞧了瞧老爷子的墓碑,简简单单一块大石头上面一颗红星,下面刻着名字和生卒年月。

没有付清梅,也没有子女的名字。

“李乐,跟你大伯去给大奶奶还有太爷太奶,先人们烧纸。”

“哦。”

李乐又跟着李铁矛,去了旁边的几个坟头烧纸鞠躬。

有的有墓碑,有的就是孤零零一个坟头。

“我太爷爷叫李大元?”

李乐拿出一个饮料瓶,给烧完的纸钱灰烬浇上水,问李铁矛。

“嗯,大,士,广,之,义,从你太爷爷开始的字辈。”

“好家伙,都没超过五笔,老祖宗这么懒的?”

“嘿,谁知道。咱们祖上是武将出身,拿刀枪的,估计图方便。不过现在没几个按字辈起名字的了。”

李乐抬起身,看向这一山坡的坟头,东一堆,西一堆,也没个排列,往上三辈的先人坟头,除了个别有墓碑的,其他的烧纸,只能靠猜。

大概,可能吧,嗨,管他呢,反正都是自家人,烧上。烧了一圈纸钱,李铁矛嘴里一直这么嘀咕着。

好像老李家人,对待身后事也就那么回事。

就这么着,一场在有些人家里肯定会热闹隆重的祭祖,就这么略显随意的在一阵鞭炮声中结束了。

回来路上,李泉拉着李乐缀在后面。

“昨天,丁胖子给我透了个底。”李泉说道。

“咋?”

“下个月,他就要去县里了,土地局局长兼着经委副主任。”

“那就是升了呗。好事啊。”

“嗯,他给额说,服务区该咋样还咋样,让额别担心,他走之前肯定都给安排好。有事,可以直接找现在的一个副镇长。”

“这是在安你的心。”李乐想了想,“现在一年折娜娜那边就能分到五六万,他肯定不会扔掉不管。”

“这个我信,不过他还给我说了个事,和你昨天给额讲的那个啥计划能挂上。”

“哪一块?”

“丁胖子说,这两年上面一直在搞基建,未来还准备修从长安到雍州,到晋省和蒙省的高速路,国道。”

“让我琢磨琢磨,看能不能在县里其他地方,再搞两个服务区。”

“还说了啥?”李乐抹了把额头的汗珠。

“抓住基建的机会,找准一个点插进去。”

“回去,咱们再琢磨琢磨。服务区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个复制粘贴,但是得有服务标准,服务理念,规范管理。工夫在里面,也在外面。”

“外面?”李泉一时间没明白。

“以后有高速公路,就会有高速公路公司,人家凭啥自己不干,把服务区这个傻子都能看出挣钱的买卖给你做?”李乐一顿,“还有交通,路政,交警这些部门,这不都是外面工夫?”

“简单说,再往后服务区有三种模式,一是公建公有公营,投入,人员,收入都是公家的,二是公建公有民营,也就是承包经营,三是......”

“民建民有民营?”李泉突然插话道。

“嘿,你心里大概有数了吧。不过,说这个还有些早,现在修高速的都在南边和沿海,咱们这,还有的等。”

李泉哦了一声,半晌,才说道,“可以先把里面工夫做足,然后外面也联系着。要不过几天,我去南边看看,瞧瞧人家那边咋搞的,还有......”

“大泉,李乐,你俩在后面嘀咕啥伲么?”曾敏突然回头,喊道。

两人对视一眼,“来了!”

。。。。。。。

回到老宅没一会,雍州市里和当地驻军的人,好像掐准点一般,在丁尚武的带领下,进了院门。

嘘寒问暖,忆往昔,看今朝,期望未来,送上慰问品,一套形式走完,来人和付清梅坐在一起说起话。

市里来的是一个姓王的二把手,很亲切的挨着老太太,“付主任,您这趟回来,也太低调了,和老爷子在的时候一样。”

“老爷子那时候,自己坐着长途车,当天来当天走,我是跟在后面追都追不上。”

付清梅一乐,“那我是不如他,他反侦察经验多丰富。这不还是被你们知道了?怎么?在干休所有眼线?”

“嘿,瞧您说的,哪能呢。”

“行了,知道你们那点儿消息来源,一帮老头老太,现在就剩下打打小报告了。”

付清梅拍了拍二把手的胳膊,“大王,这些年你是进步不小哇?”

“还不是在老爷子身边那两年锻炼的么?”

“跟他锻炼个啥?整天挨批倒是真的。他那脾气,也就你们这些性子糯的能习惯,小刘不都差点拍桌子要走人?老李嘀咕半夜,第二天还去给人道歉,哪有本着脸去的。”

“他是刀子嘴豆腐心,我们都明白。前几天去燕京,小刘还说明年春节,回长安看看您去。”

“有心了,你们啊。”付清梅又瞧了眼一旁穿着军装的上校,“你叫彭湘年,彭楚年是你什么人?”

“报告付主任,那是我大哥。”上校直起身,回道。

老太太点点头,招手把曾敏叫过来,“去把东西拿过来。”

“哎。”

曾敏转身,把一个包递给付清梅。

“这里是一万两千块钱。”付清梅拉开包,取出一个牛皮纸袋。塞到军官手里。

“我那边用不到钱,这是攒的工资和补贴,你拿回去,用你大哥的名字,在下面连队,建个图书室。”

“付主任,这......”

“拿着吧,以后我就不给钱了,只给书。能把这件事办好?”

“保证完成任务。”

“回头拍个照片给我,我要检查的。”

“是!”

众人临走时,站在老宅子门口台阶上照相。

付清梅扫了一眼,“在家门口,哪能少了父母官,小丁。”

“哎。”站在最外面的丁尚武赶紧凑过来。

“过来,你站边上。”

咔嚓一声。

第三天,一张合影出现在当地的报纸上。

标题写着,“原xx军区司令部情报部副部长,政治部政工研究室主任付清梅同志来我市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