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 第516章 铁甲镇海,朝鲜急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16章 铁甲镇海,朝鲜急了

龙江造船厂。

最大的一个作塘旁。

张千帆正滔滔不绝的向刘升解说着。

“陛下请看,这就是我们龙江造船厂建造的第一艘铁甲舰。”

“因为在解决加装蒸汽动力的问题前,铁甲舰注定要比寻常战列舰笨重一些,所以在设计上偏向厚甲重炮方向。”

“眼前这艘铁甲舰,大小是按照二级战列舰设计的,长63米、宽28.5米、船舷高达7.2米。”

为了方便更好地学习、吸收刘升所传下的各种技术,目前大崋各工厂都已经革新计量工具,全面采用后世的计量单位。

故而此时张千帆为刘升介绍铁甲舰的参数也都用后世计量单位。

“其底层甲板两面侧弦共有36门火炮,口径都是150毫米,相当于西夷的26磅舰炮。”

“中层甲板两面侧弦共有24门火炮,口径都是130毫米,相当于西夷的18磅舰炮。”

“上层甲板则共有18门火炮,口径亦是130毫米。”

“此外,船首、船尾各有一门主舰炮,口径180毫米,威力比西夷的42磅舰炮还要强一些!”

刘升看着那些炮门,听得微微点头。

他虽不懂得战列舰的建造,却也了解一些。

之所以将150毫米口径的大炮安排在底层甲板,主要是为了降低炮击时反作用力对舰船的影响。

这艘铁甲舰有三层甲板、80门大炮,确实是达到十年后英国所制定的二级战列舰标准了。

眼下,西洋各国二级战列舰多半还没这么多火炮,更别说这战舰还装了钢板。

说起来,给战船披甲倒并非大崋首创。

事实上,早在万历年间壬辰倭乱时,李氏朝鲜便建造有披甲战船,名曰“龟船”。

只不过,这种战船本身吨位很小,只是在船身上加了穹顶式的厚铁皮,以抵挡弓箭、铅弹和小铁炮为主。

在这个战列舰和大炮横行海洋的时代,所谓的“龟船”跟普通东方战船相比并没有多大区别,被大炮命中一次都可能沉没。

甚至还因此损失了小船的灵活性。

另外,据刘升了解,日本在壬辰倭乱后,也仿造了“龟船”。

实际就是在其他战船外面粗糙地覆盖铁片而已,同样难以抵御大炮轰击。

可大崋建造的第一艘铁甲舰却不一样。

说是铁甲舰,实际装的都是足够厚的钢板。

虽然钢板并没有覆盖整艘舰船——那样技术难度更大,也更废钢铁。

但在舰船露出水面的部份,几乎都被钢板覆盖。

舰首、舰尾的两门巨炮后半部分更是在钢铁铸造的炮房内,炮身还能进行一定角度转动,可以说已经有了几分后世钢铁巨舰时代主舰炮的影子。

张千帆则继续道:

“经过测试,这艘铁甲舰可以承受27斤30磅以下的铁弹近百次轰击,而各方面性能不受影响。”

“27斤以上的铁弹虽可以让舰船装甲产生明显形变,但一般也要命中同一小块区域十次以上,方可令战舰受损到影响性能的地步···”

随着张千帆的介绍,刘升对这艘铁甲舰也有了全面的了解。

之后,他带着随行官员、侍卫等登舰看了看,发现这艘战舰内部布局也比龙江造船厂此前建造的那些三级战列舰更好些。

待看完,刘升不禁赞道,“这艘铁甲舰看着确实不错——多久能建造一艘?”

张千帆道,“物料充足的话,至多三个月便可建造一艘。”

刘升点点头,便

道,“回头我会让这艘铁甲舰先到海龙卫服役,继续测试其性能。”

“三个月后若没什么大问题,你们便开始建造第二艘、第三艘。”

这艘铁甲舰肯定是下水试航过的——没试航确定其基本性能,龙江造船厂也不敢上报说造好了。

但下水试航跟送到水师部队服役长时间测试性能,是有区别的。

这一艘铁甲舰,耗资要比寻常的二级战列舰都多不少,得三十几万银元。

朝廷要建造更多,自然得慎重一些。

但也不会建造太多。

目前而言,刘升预备让海龙卫、东海水师、南海水师各拥有一艘。

等再过几年,蒸汽动力的铁甲舰研制成功,这种铁甲舰即便不被淘汰,也会被改装,没必要建造太多。

西班牙、英国、法国、荷兰这几个欧洲航海强国,纵然建造有一二级战列舰,数目也屈指可数。

且基本都在大西洋东部海域活动,不太可能派到东方来。

这种情况下,各拥有一艘二级铁甲战列舰的大崋水师,足以在东方几大海域横行了!

当然,有铁甲舰也不意味着大崋水师就一定能战胜西洋强国海军。

毕竟跟几大西洋航海强国相比,大崋水师的海战技术还不成熟,对战列舰及大炮的运用还处在学习、熟练的阶段。

在刘升想着这些时,一旁的张千帆眼见他要走,便拱手道,“恳请陛下为我大崋第一艘铁甲舰赐名!”

刘升稍想了想,便道:“便叫做镇海号吧。”

···

时间进入五月。

天气炎热起来。

这一日,苏州海关上报,朝鲜使团船队再至吴淞口。

刘升得知此事,当即招来李长文等几位军机大臣商议。

“没想到这李氏朝鲜动作还挺快,去岁十二月左右才走,如今不过半年,便又来了。”

听此言,李长文道,“去岁清虏直接占据了平安道、咸镜道,如今又欲占据黄海道。”

“如此下去,朝鲜亡国在即,也难怪李倧等人着急。”

刘升笑道,“着急之下便想出如此不靠谱的主意吗?又或者,在那李倧眼中,朕乃好色之徒?”

李长文、李邦华、朱大典、马世敏、闻言都不禁莞尔。

难怪刘升会如此说。

此番朝鲜使团竟然送来了四名“郡主”,及十二名朝鲜美少女。

那五名郡主或为李倧之女,或为其侄女,皆出自朝鲜李氏宗室。

也不敢说什么请为刘升后宫嫔妃,只望能入宫为侍女,侍奉刘升,以赎李氏此前附属清虏的罪过。

“都说说吧,此番我们该如何应对?”

李长文道,“臣以为,陛下不妨收了李倧的谢罪礼。”

“哦?为何这么说?”

李长文道,“我朝虽对清虏、朝鲜行‘驱狼逐鹿之计,但如今清虏这匹饿狼占据朝鲜领土未免太快、太轻松。”

“如此下去,恐怕清虏会在接下来几年中靠着吞并朝鲜迅速壮大。”

“我大崋纵不惧清虏,但若其太过壮大,日后出兵灭起来怕是会有不少损失。”

“如此,倒不如先略帮李氏一把,让他们多消耗些清虏的力量。”

刘升微微点头。

李长文说得确有一定道理。

根据讯风卫传回的消息,清虏占据平安道、咸镜道时,几乎没遭到朝鲜官方力量的抵抗,只是后面平定叛乱费了些手脚和功夫。

如果清虏再这般轻松的吞并了黄海道、江原

道等朝鲜领地,确实会迅速增强实力。

这时,朱大典也出声道,“今年我军裁撤部分警备军,常备军又有一部分换装燧发枪。”

“有些汰换下来的老旧火绳枪无法处理,堆积日久,缺乏保养,便只能熔炼掉。”

“如此,倒不如卖一些给朝鲜,既能赚取一些银钱,又能增强李氏朝鲜军队实力,好多消耗清虏元气。”

马世敏听此,提出另一个建议。

“臣以为,为将来我大崋据有朝鲜半岛计,如今便该进行更多布局。”

“朝鲜反抗清虏、李氏朝鲜之队伍四起,若我大崋能派人潜入其中,建立起以归附我大崋为宗旨的队伍,即可方便探听情报,也可先锻炼出一批治理朝鲜半岛的帮手···”

随着几位军机大臣一个个提出建议。

大崋吞并朝鲜半岛的“驱狼逐鹿”计划越发完善,成熟。

于是。

待这次军纪会议后,刘升又招来鸿胪寺的人开了个小会。

随后便命鸿胪寺派遣官员前去苏州吴淞口海关,将朝鲜使团领到南京来。

···

嘉定县,吴淞口。

时隔半年,金堉再次来到了这里。

除了上次的随行人员,他不仅带了一些朝鲜特有的珍宝,更带来了四位年轻貌美的郡主,以及十二位朝鲜美少女。

只求能见大崋乾元皇帝一面,请大崋出兵,消灭清虏,救朝鲜于危亡。

呜!——

怪异响亮的长鸣声又一次响起,让金堉回过神来,不禁朝声音来源的方向望去。

可惜离得太远,又隔着许多建筑,他完全看不到那长鸣声来源处的景象。

不过,根据昨日上岸采购的仆从所听到的零星消息,发出此怪声的应该是一种名为“火车”的事物。

金堉虽然对这什么火车有些好奇,但也仅止于此罢了。

他眼下更在意地还是能不能见到大崋皇帝。

等到下午。

终于等来了好消息。

却是鸿胪寺官员来到了吴淞口海关。

来的鸿胪寺主官是个青年官员,相貌英俊、气质儒雅,只是细看的话会感觉其人略有点阴鸷。

“朝鲜国冬至使、礼曹参议金堉见过上使。”

青年微微点头,道:“我乃鸿胪寺司宾署署丞侯方域,接下来,朝鲜使团入京路程便由本官安排。”

“事不宜迟,我们大概两个时辰后就要启程,你速去安排使团登岸,休要延误了时辰。”

金堉听了一愣。

心想,两个时辰后启程?

那时岂不是离天黑不远了?

难不成他们竟要连夜赶路?

虽说从苏州到南京若乘船,所走长江水面比较平缓,没什么湍流,可夜行船到底有些危险。

若是普通人,急着做什么,冒点险倒也没什么。

问题是,他们可是朝鲜使团,又携带了不少珍宝,更有四位郡主。

万一遇到大风浪,或者别的危险,沉了船,该怎么办?

念及此处,金堉便硬着头皮提醒,“上使,我们毕竟携带了诸多贡品,连夜行船会不会太冒险?”

侯方域闻言不悦,“你要教本官做事?”

金堉忙道,“不敢。”

侯方域虽然摆出一副宗主国上使的样子,但涉及职司内的事,到底不敢弄出纰漏。

于是哼了声,解释道:“尔等放心,我们不乘船,而是坐火车前去京城,路上安全得很。”

坐火车?

金堉再次愣了下。

当他想多问时,侯方域已经下船了。

朝鲜使团登岸,还有其他一系列手续,但那基本是吏员们的事,侯方域这位临时主官倒是清闲下来。

若是在前明,他说不得会趁这中间的两个时辰,找几个嘉定的朋友去品茶品美人。

如今却不敢出去乱搞,而是老老实实呆在海关内等待着。

当朝鲜使团的人在海关内经过一系列登岸手续,尤其是检查是否身患疫病后,终于得以走出吴淞口海关。

金堉发现。

海关外竟有好几辆宽大的四轮马车在等着。

待他们在鸿胪寺吏员的指挥下登上马车,金堉便不禁想:难不成这便是大崋人所言的火车?

可不就是比寻常马车多出两个轮子么,怎会称之为火车?

当这些马车行驶起来后,金堉又发现,四轮马车不仅更加宽敞,而且十分平稳,速度也颇快。

不过金堉觉得,这些四轮马车之所以如此平稳,跟他们所走的这条奇怪板石路也有关。

这条路金堉出海关后就注意到了。

竟仿佛由一整块石板铺就的,看不到丝毫缝隙。

然而在金堉看来,世上根本不可能存在这么大的石头。

即便有,崋人也不可能搬得来。

当马车在这条路上行驶得越久,金堉便越觉得这条路的存在不可思议。

想不通,他所行不再想。

大崋在他看来,古怪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当四轮马车停下,金堉透过车窗看到,他们已经进入了另一处占地颇大的建筑中。

这里除了一些略显宽大的房屋外,最吸引金堉瞩目的是不远处一条奇怪的道路。

那条路上底层铺着细石子,上面却有四条长长的铁棍,延伸向看不见的远方。

在这条铁路上,还停着一辆有十几节车厢的巨大怪车。

莫非这才是火车?

金堉心中冒出这个念头。

恰好侯方域过来,淡淡道:“让几位郡主略作休息,待你们携带的贡品都被送上火车后,我们便上车。”

“记住,上车前后尔等一切行动都要听我等安排,若是出了差错,后果自负!”

从侯方域口中确认了眼前巨大怪车就是传闻中的火车,金堉不禁对大崋更感敬畏。

当即乖乖地应道:“我等一定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