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爷爷拿起摆在自己面前厚厚的大菜谱,他没有想到这本菜谱使用了三种文字,分别是中文、英文和阿拉伯文,图文并茂,不但注释了菜品的营养价值,还特别警示不适合食用的人慎用。

菜谱里有几百道精美大菜,囊括了中国八大菜系的精华。爷爷首先看到当今北京比较火爆的“麻辣蟹”,他怕这几位“老外”不能吃辣,便问道:“请问你们能不能吃辣?”

司宇:“爷爷,将军一家人都能吃辣椒,我们说好了,还要进行一次吃辣椒的挑战赛呢。不知道上校叔叔能不能吃辣椒?”

约瑟夫上校:“没问题,你们的辣椒挑战赛,我也参加。”

将军:“今天我们主要是欢迎司先生的到来,没有进行辣椒比赛的准备,这场比赛以后另行安排,怎么样?”

约瑟夫上校和司宇都说:“好。”

这样说来,大家都可以吃辣,爷爷笑了:“那好吧,我就先点一道在北京正火爆的‘麻辣蟹’,顺便给各位讲天下第一个吃螃蟹的故事,各位觉得如何?”

大家表示欢迎。爷爷的祖籍在西北,西北人也很喜欢吃辣椒,这道菜也很合爷爷的口味。

爷爷喝了一口茶,开始讲蟹的典故:“这里有一个中国古老的传说,也是汉字‘蟹’的来历。在4千多年前,中国江南的江湖、河泊里有一种双螯八足,形状凶恶的甲壳虫,不仅用螯伤人,还在田渠里到处打洞,偷吃稻谷,这个甲壳虫也就是我们刚才点的螃蟹。其长相古怪凶煞可怕,双螯夹人很疼,没有人敢碰它,更没有人敢吃它。

“后来,大禹到江南治水,派壮士巴解做督工。那时候,因为没有人敢吃螃蟹,所以繁衍很多。它们到处都横行霸道,严重妨碍着工程的进度。为了治蟹,巴解想出一个办法,在城边挖一条围沟,围沟里灌进沸水。螃蟹过来,就会纷纷跌入沟里烫死。

“烫死的螃蟹浑身通红,散发出一股诱人的鲜美香味。可是它的样子实在太古怪可怕,被烫熟了的螃蟹也没有人敢吃。只有巴解胆大,他好奇地把甲壳掰开,一股很浓的香味飘出。便大胆地咬了一口,谁知味道鲜美,十分可口好吃。从此,被人畏惧的害虫一下成了家喻户晓的美食。

“大家纷纷捕捉螃蟹,螃蟹再也不能危害百姓了。为了感激敢为天下先的巴解,用解字下面加个虫字,称这种甲壳虫为‘蟹’,意思是巴解征服了害人虫,是天下第一个食蟹人。这也是汉字蟹的来历。”

听完爷爷讲的故事,大家齐声说好。说到这里,夫人突然想起一件很有意思的事,这件事同螃蟹和中国人有关,她也要展示自己的见闻,接过爷爷的话题说道:“司先生,说到螃蟹我在德国汉堡听说过一件很有趣的事儿,大家想听吗?”

吉娜和司宇一起回答:“想听。”接着众人也回答“想听。”

夫人:“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我在汉堡住过一段时间,人们发现有些公园的荷塘里繁衍了许多中国的大闸蟹,它们横行霸道,不但四处打洞,破坏水利设施,还侵扰游客。欧洲人没有吃河蟹的习惯,人们对大闸蟹的迅速繁殖束手无策。

“这些大闸蟹甚至占领了汉堡的许多河湖,成为公害。而汉堡市政府没有应对大闸蟹的预算和开支。你们猜,汉堡市政府最后是怎么解决了汉堡大闸蟹的危机的?”

大家都说不知道。

夫人:“这时候,正好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国门大开,大批中国的留学生来到汉堡。有个中国通给汉堡市长建议,请他给市民下一道指令:汉堡河湖里的大闸蟹可以免费捕捉食用。

“市长不以为然。因为,他知道汉堡的市民都不吃大闸蟹,发出这个指令没有用。

“这个中国通对市长说:‘大闸蟹是中国的名菜,中国人非常喜欢吃大闸蟹。现在有这么多的中国留学生在汉堡,你的指令可以一举两得:即为你解除了大闸蟹的危机,也使中国的留学生分享了免费的佳肴,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市长蟹采纳了这个建议。

“不出一年,这些横行霸道的大闸蟹就被中国的留学生吃光了,为汉堡市民解除了苦恼,而汉堡市长没有为此花费一分钱。”

爷爷:“夫人说的极是,大闸蟹在中国菜里是一道美味,尤其是江浙一带的人,对大闸蟹情有独钟。在中国一只正宗上品的大闸蟹可以买到50美元,比澳洲的深海龙虾贵许多倍,一般的普通老百姓是不敢问津的。如夫人所言,汉堡到处都是免费的大闸蟹,这些中国留学生一定开心死了。”

“哈哈……”大家都笑了起来。

夫人:“原来如此,我也从不吃河蟹,看来我们这些老外太不懂生活了,这样的美味都没有品尝过,有些遗憾。”

吉娜:“司爷爷,大闸蟹真的这么好吃吗?”

爷爷:“是的,吉娜。如果一道菜可以让你恋恋不舍地吃一个下午,你认为这道菜好不好吃呢?”

吉娜:“司爷爷,恋恋不舍地吃一个下午的菜,肯定好吃。”

约瑟夫上校:“司先生,不会这么夸张吧?一道菜能吃一个下午?”

爷爷:“上校,那是你没有碰到真正的美味,也没有遇到真正会欣赏美味的人。

“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在我国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有一年十月,我到上海出差,正是蟹肥膏满的季节,可是我囊中羞涩,到了大闸蟹的产地也没敢品尝这一美味。

“那时候,我的工资只够养家糊口的,不敢去问津名贵的美食。我们这样的人也没有权利乘飞机,出差旅行最基本的交通工具是火车。”

夫人:“司先生,乘什么交通工具还需要权利吗?”

爷爷:“是的,在那个年代,钱的用处不是很大,飞机和火车的软卧一般人是不可以享用的,必须达到一定级别的干部才可以享用。比如软卧必须是处、县、团级以上的干部才可以乘坐,不够级别的人,有钱也买不到票。”

夫人:“噢,是这样啊,我明白了。现在,不是这样了吧?”

爷爷:“现在不是了,这些特权都不存在了,任何交通工具,只要你有钱,都可以享用。”

夫人:“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全社会的进步都很快,这只是一个方面。”

爷爷:“是的。我从上海回北京,上火车后,有一位女士坐在我的对面,我记得非常清楚,火车是中午发车,正直午餐的时间。

“那时候还没有一次性快餐餐具,人们出门一般都用铝合金的饭盒带上自己喜欢吃的食品。火车上提供的盒饭也是用铝合金饭盒装的米饭和简单的菜,我要了一份盒饭。坐在我对面的女士,她自带了一盒饭菜和一小瓶自泡的话梅黄酒,从她饭盒里的食物,我就知道她是地道的上海人。”

约瑟夫上校:“看一个人吃的食物能判断出他是什么地方的人?”

爷爷:“饮食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什么地方的人,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有什么样的就餐方式,你说对吗?”

约瑟夫上校:“嗯,您说的很对,的确是这样的。”

爷爷:“上海人吃东西同我们国家其他地方的人相比是最精细的,上海有个城隍庙,里面的小吃很多。那时候买主食要粮票,粮票你们知道吗?”

夫人:“我知道,是你们国家在改革开放之前,因粮食供应不足,为了不让普通百姓饿肚子采取的一项控制措施。是一种购买粮食的票据,不论你是什么阶层的人,都凭粮票购买食品。”

爷爷:“夫人对我们中国的那段历史很了解呀,这样我们就可以聊到一起了。”

“哈哈。”大家又笑了。

爷爷:“我们在城隍庙买小笼包子,一般都买一打半打的。而上海的女士,只买三、两个,我还见过买一个的。所以,我一直认为上海人吃东西很精细。我看到她的饭盒里只有一个雪白的精面小馒头,我一口就能把它吞下,可见这位女士的食品很精细。

“她的饭盒里还有一枚茶叶蛋、两块乳豆腐,最显眼的就是一只大闸蟹,估计有350克重,堪称蟹王。”

司宇:“爷爷,我提个问题可以吗?”

爷爷:“司宇,上校不是说过要你不必拘礼吗?现在又是在餐桌上,你可以随便说话。”

司宇:“谢谢爷爷,我想问您年轻时一定很馋吧?”

爷爷:“何以见得?”

司宇:“人家饭盒里的东西您看得这么清楚,还记了快半辈子了吧?”

“哈哈,哈哈!”听司宇这么说,大家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爷爷:“馋不丢人,美食家不都是很馋的人吗?”

夫人:“是的,不馋也当不了美食家。”

“哈哈……”夫人的话又把大家逗乐了。

爷爷接着讲他的故事:“我很快就把盒饭吃完了,我对面的这位女士慢嚼细咽地吃完了她饭盒里的其它食品,就剩下那只大闸蟹了。好东西,要留着慢慢享用。”

吉娜:“司爷爷,她把大闸蟹送给您吃了吧?不然,您会记得这么清楚?”

爷爷:“没有,我和她素不相识,她就一只大闸蟹,怎么会送给我吃呢?如果不是在火车上,我可能连看都看不到,我还是第一次这么近地观看一位上海女士吃蟹。”

司宇:“爷爷,看着解馋吗?”

爷爷:“哈哈,司宇问的问题都是很不好回答的,等以后你有这样的机会,也看着别人食美味,你就知道解不解馋了。”

“哈哈……”大家又是一阵笑声。

爷爷:“只见她从包里拿出一把蟹钳、一把小镊子、几根牙签和一个小瓶子。她把小瓶子里的东西倒在饭盒盖上,我才知道是醋泡的姜丝。味道很窜,弥漫在整个车厢里。一看这些工具,就知道她是食蟹的行家。”

司宇:“爷爷流口水了吧?”

爷爷:“你在现场,你也会流口水的,那是条件反射,对吗?”

夫人:“对,司先生,这是绝对的条件反射。”

“哈哈……”大家又笑了起来。

爷爷:“乘坐火车旅行是最无聊的一件事,我干脆就看她是怎么样吃蟹的吧,借此打发一些无聊的时光。

“她吃得很精细,好像是在进行一个非常细致的解剖工程,连每条蟹腿的每一个关节都用牙签把里面的肉挖了出来,蘸一点儿醋,放在嘴里细细品味,然后呡一口黄酒,真是一种美妙的享受。火车从上海开到南京,她才享用完这只大闸蟹,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

吉娜:“那后来呢?”

爷爷:“到南京她就下车了,留下一车厢的醋味儿。”

夫人:“司先生,您说得我们都馋了,可惜我们这里没有河蟹。”

爷爷:“那和平号上的蟹一定都是海蟹喽?”

夫人:“是的,我们这里只有海蟹。”

爷爷:“等你们到中国观光访问时,我请你们品尝正宗的大闸蟹。”

夫人:“谢谢司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