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司宇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李校长对在座的各位继续发出指令,请他们来测试司宇。

特级教师王副校长站了起来,他首先对大家说:“我今天已经领教了这孩子的天才和智慧,中国国家高考试卷可能是全世界高考试卷中最难考的试卷了,我们面前的这个少年只用了半个小时,答完了全部试卷,包括一篇作文。

“最令人惊奇的不是他能答完试卷,而是全科满分。这在我国高考历史上,是开天辟地的第一回。通过刚才的测试,我对司宇同学有了更新的认识。

“我想,普通测试对他已经没有意义了。我准备了几道智力题,看看司宇同学的思维应变速度。”

说完,他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三页纸,拿出其中一页,对司宇说:“司宇同学准备好了吗?”

司宇:“准备好了。”

王副校长:“请司宇同学听题。第一题:这是一道智力测试题。一家制药厂,生产药品,每个批次的药品重量为100克一个包装,100个包装为一盒。由于生产设备出了问题,其中一个批次的药品每个包装都少了一克,现在该药厂已经生产了100盒药品。请问:在只有一台秤的情况下,如何一次找出那盒份量不足的产品?”

司宇不假思索的回答:“将100盒药品依次标记号码,从1标到100。然后,从每个盒子里依次拿出和本盒标记号码相同包装数量的药品,一起放到秤上去秤。如果,总重量少一克就是标号为1的盒子的药品分量不足,如果少两克,就是标号为2的盒子的药品分量不足,以此类推,少几克就是标号为几的盒子里的药品分量不足。”

“答案正确。”王副校长带头鼓掌。

“第二题:这是一道文学方面的测试题。古人学子喜欢吟诗作对,这也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精华。我看你小小年纪先出个简单的给你好吗?”

司宇:“好吧。”

“第一个对子是一位老先生和一个小书童在画国画和下中国象棋时的戏对,请听上联:

老先生:‘图画里,龙不吟,虎不啸,小小书童可笑可笑。’请司宇对出下联。”

司宇立即对出:“棋盘内,车无轮,马无缰,老老先生提防提防。”

王副校长的话音刚落,司宇就对上了下联,好像这对子,他很熟悉。

王副校长非常不解,神童怎么也懂这些?他最近得到诸葛亮的后人诸葛枚的一幅对联,这幅对联孤僻少见深藏庙中,很少有人知道,如果司宇也能对得上,就真不可思议了。王副校长一边想着,一边说出上联:

“溯汉室以来,祀文庙、祀乡贤、祀名宦、祀忠孝义烈,不少传人,自有史书标姓氏。”

“ 迁浙江而后,历绍兴、历寿昌、历常村、历南塘水阁,于兹启宇,可从谱谍证渊源。 ”还是王副校长的话音一落,司宇就对上了下联,而且是正解。

“答案正确。”王副校长看着面前的小司宇,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么尖酸古怪的题目他都对答如流,不得不服呀!他搜肠刮肚,绞尽脑汁一心想找个题目难倒司宇。

可是,当他把目光停留在司宇的身上,看到司宇朴实可爱的样子,心中又喜欢至极。但是,真金不怕火炼,他一定要想办法难倒他。

看来数、理、化、文、史、哲都不可能难倒他了,这些年脑筋急转弯比较流行,就来一道脑筋急转弯的题目,可别小看这脑筋急转弯儿的游戏,最先进的电脑还玩不了脑筋急转弯儿。

“司宇同学,这是第三道题目,我不给你出数、理、化和文、史、哲的题目了,我们来一道脑筋急转弯的题目如何?”

“好的。”司宇一听脑筋急转弯,兴致更高了。

“请你听好题目,有一次智力测试,同学们都在教室里坐好了,老师宣布考题:这次考试没有卷子,如果谁能够经过我的许可,顺利地从我面前离开考场,谁就考核通过。一节课马上要结束了,很多同学找了很多理由要离开考场,都被老师挡了回来,没有一个同学能顺利地离开考场。

“快下课的时候,有一位同学站起来,对老师说了一句话,老师就让他离开了考场,并给了他满分。司宇同学,你知道他对老师说了什么话吗?”

“老师,我不考了呗。” 司宇没有做任何思索,顺口回答。

“答案正确。”王副校长大声宣布,他没有想到司宇的思维如此敏捷,好像司宇的知识库里包罗万象,没有人能够难倒他。

李校长:“王副校长,您的题目司宇都回答完了,您给他做个评价吧。”

“神童加天才!我为神童和天才投一票。” 王副校长欣喜地对李校长说,同时,又是一片掌声通过。

这时候,厨房准备好了饭菜,餐厅服务员进来问李校长,是否可以上菜?李校长示意服务员可以上菜了。

李校长对大家说:“今天的测试到此为止,看来今天没有人能难倒我们的神童少年,这瓶茅台酒只有留到明天了,明天我们继续,现在吃饭。”

服务员很快就把菜上齐了,就餐的时候,大家的心思都在司宇身上。而司宇呢,淡定自如,好像没发生什么事情一样。

吃饭时,很有规矩、很懂礼仪。他的每一个举动都吸引着大家的眼球,特别是老教授,他没有动筷子,一直目不转盯的注视着司宇的一举一动,喜爱之心露于言表,他非常欣赏司宇的举止。

老教授对李校长说:“人在餐桌上的言谈举止能够看出一个人的教养、素质和品味,我们来看看司宇的教养程度。”

李校长:“他家在农村,刚到北京没有几天,您对他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

老教授:“我对这孩子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我相信天才。你看这孩子怎么这么懂规矩,懂中国的传统文化,你看他拿筷子夹菜的姿势,多雅!你看他用汤勺舀汤的动作,他舀起汤后,在汤勺离开汤盆之前,先在盆沿上沥干汤勺底部的余汤,以免余汤落在餐桌上,是谁教他的呢?你没看过我的那些孙子孙女是怎么吃饭的,简直把中国的饮食文化和餐桌礼仪抛到九霄云外了。”

“他从地震灾区来到北京才几天,没有人教他呀。你看他妈妈吴江,用汤勺舀汤时也没有在汤盆沿上‘沥’一下呀。 ”李校长一边同自己的老师说话,一边注视着司宇和吴江用餐时的姿态和动作。

汪老看时,吴江正用汤勺从汤盆里盛了一勺汤,倒进自己的碗里,由于没有在汤盆沿上‘沥’一下汤勺的底部,有一滴余汤滴在了桌布上。汪老和李校长对视了一下,笑道:“天才就是天才,生而知之者,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