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廷谓这厮,当真狡猾,他既要投降,又想护他亲属性命,这天底下的好事都给他占尽了!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
而郭荣这不知好歹的畜生,竟然夸赞这厮忠义,还当众认可了他这不知所谓的投降,哈哈,我呸,就他这等狗屁行径,跟忠义哪沾得上半点关系?”
参加完御前会议,气呼呼返回本营,李重进气不过,竟当着儿子与亲信的面对郭荣与郭廷谓破口大骂。
李延庆与吴观对视一眼,上前安慰道:“阿爹消消气,为了这郭廷谓气坏身子不值得。”
指挥了一天战事,到了傍晚又要被人气,李重进是身心俱疲,他满脸疲倦地坐到帅位上,将头往椅背上一仰:“其实吧,郭荣这样我多少也能理解,他不过是碰到了第一个愿意向他投降的伪唐武将,心里高兴过了头,可他是皇帝,说出去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这濠州城就这么放在郭廷谓手里,这后边的仗还怎么打?”
濠州一日城破,周军必然会继续向东推进。
但郭廷谓虽然名义上向周朝投了降,可他依然掌控濠州城,城内一万多士兵也继续由他指挥。
若是周军东进后,郭廷谓突然倒戈,那周军岂不是腹背受敌?
李重进作为将军,如何能坐视自己背后有一股不知敌友的军队存在?
但郭荣却能接受。
郭荣不但大方地接受了郭廷谓这不知所谓的投降,甚至还让濠州军队保留武装,表现出了对郭廷谓百分之两百的信任。
这正是最让李重进无法接受的地方。
你郭荣一个皇帝,对自己的将领千盯万防,对一个昨日还是敌人的降将却是信任无间。
这要能忍受得了,他李重进还是男人吗?
军中不满的武将远不止李重进一人,但郭荣一口敲定,谁也拿他没办法。
李延庆闻言,若有所思地问道:“阿爹的意思是,我军还要继续东进?”
“郭荣满脑子想的都是收复淮南,如今濠州投降,是千载难得的良机,他怎会放过?他的命令是,全军修整五日,五日之后,留五千人驻守濠州,其余兵马全部拔营东进。”
虽然对郭荣的轻率心怀不满,但对于郭荣开疆拓土的渴望,李重进还是很欣赏的。
毫无疑问,郭荣是当今最富进取心的掌权者,他统一天下的炽烈渴望远超中原前十几位皇帝。
从这一个角度来说,郭荣如此轻率地接受了郭廷谓的投降,是可以理解的。
在李延庆看来,郭荣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尽快统一天下。
郭廷谓作为第一位主动投降的南唐大将,他的投降具有重大意义。
之前虽然寿州城也向李重进投降了,但当时寿州守将刘仁赡已经病入膏肓,投降并非他本意,而且在寿州开门投降后不久,刘仁赡就溘然长逝了。
郭荣诚心接纳郭廷谓的消息,不日就将在淮南地区传遍。
连郭廷谓这样三代为南唐效命的将领都会投降,而且他那离谱的投降条件郭荣甚至愿意全盘接受,那淮南各城池守将投降的心理压力就会小很多。
郭荣此举,也算得上是千金买骨了。
李延庆虽是局中人,但他来自后世,能够站在上帝视角进行俯视。
只要超脱李家三子的视角,郭荣的一切行为也不是不能理解。
转换视角,是理解事物运行发展的窍门。
当然了,李延庆的一切行为还是要从李家利益出发。
“阿爹,孩儿负责清扫战场,俘虏了百余名唐军士兵,既然郭廷谓已投降,那这些俘虏应当早日交还给他。”
李延庆的提议,得到了李重进的许可。
在夜幕彻底降下之前,李延庆来到了安置俘虏的濠州南瓮城,准备将这百余名俘虏交还给城内唐军。
视线扫过一帮瑟瑟发抖的俘虏,李延庆注意到眼前一个另类的存在。
俘虏们不存在缺胳膊少腿的情况,即便是在战场上发现缺胳膊少腿的俘虏存活,周军士兵也会给上一刀。
通常来说,有幸没成为战功的俘虏都会发配到各个矿场去挖矿,缺胳膊少腿可干不了重活,在这乱世的价值甚至还不如一头羊。
但在俘虏之中,有一个俘虏头上顶着一个硕大的血红色肉包,这吸引了李延庆的注意力。
李延庆对随行的钱长生道:“你瞧瞧,那个士兵的头顶是不是有个大包?去看看什么情况。”
钱长生本是宋州州军中一节级,去年护送过李延庆赴任滁州。
此番李重进组建郓州牙军,钱长生感恩李重进的提携之恩,自愿加入牙军,并随李重进再度南下。
李延庆很欣赏钱长生的朝气,成为衙内指挥使后,便将他安排在了自己身侧。
很快,钱长生就返回复命:“禀告衙内,那俘虏名叫常梦圭,是唐军的一个都头,他被我军钝器击中头盔,在战场上昏了过去,头上的大包应该就是钝器所伤。”
李延庆听了汇报,又瞟了一眼那个显眼的拳头大小的肉包,吩咐钱长生道:“这常梦圭还真是命大,你等会派人用药敷一敷,包扎一下,一起送回城里去,交接的时候,你再问问濠州城里是否缺药材,这一场仗打下来,伤者恐怕不少。”
虽然周军与城内守军并未发生登城白刃战,但一个上午的炮车轰炸,城中定然伤亡不少。
与此同时,濠州城内,郭廷谓跪倒在周朝使者王着面前,恭恭敬敬地听王着宣读郭荣的旨意。
郭廷谓的投降,不可谓不突然。
但郭廷谓早在心中下过决断,一旦周军今日能够攻破羊马墙,那他就会向周军投降。
至于那个只投降不献城的离谱条件,还是濠州录事参军李延邹临时提出来的。
郭廷谓虽然觉得这条件太过离谱,不管怎样看郭荣都不可能接受。
但一想到有机会挽救自己的亲属,郭廷谓还是接受了李延邹的荒诞提议。
不试一试,怎么知道没可能呢?
就算郭荣拒绝了,那自己还可以再改的嘛。
投降条件的敲定,总是要经历多轮谈判,郭荣应该也能理解。
抱着侥幸的心思,郭廷谓向城外的周军送去了一份别开生面的降书。
结果,郭荣竟然全盘接受了郭廷谓的提议。
这完全超出了郭廷谓的预料。
哪怕王着带着郭荣的亲笔诏书进到了城内,郭廷谓依然觉得如处梦中。
这也太不真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