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 第547章 假汪直入南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吏部右侍郎王鏊提出了一个实际的问题:“那么关于成化帝的死因呢?

我们应该如何对外宣称?”

工部尚书韩文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就说他是在修道吞丹后意外身亡吧!”

商辂沉思了一会,缓缓开口:“不可。

我们不能再继续用那种老套的戏码了。

万一后世的历史书籍,有人仔细研究。

翻阅后,就会看到朱家皇帝的命运总是如此离奇,一脉相承都是因病暴毙而亡。

毕竟这看起来实在太过虚假,老百姓是随波逐流的,好糊弄。

官府说什么,他们就得乖乖听着。

但官员和后世皇帝可不傻。

不能毁了我们的名声!”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窗外的天空。

仿佛在寻找着某种启示:“我们需要一些新的理由,一些能让人信服的理由。

就说,太子是偶然中落水。

然后因病去世。

朱家皇帝属火德,而水克火。

这也符合五行的理论,不是吗?”

王鏊闻言,双眼立刻闪烁出锐利的光芒,点点头,赞叹道:“阁老,您的智慧如同繁星点点,这个方法既巧妙又高明。

我们可以写成朱家皇帝是在落水后,因身体虚弱而不幸病逝。

这样,即使有人怀疑,也会被我们精心编织的五行理论所迷惑!”

兵部右侍郎刘大夏的声音,如同古道边的深泉,缓缓流入众人的耳中:

“这奏疏写得很好。

按照这个方向继续。

不过,你们似乎遗漏了一桩要事。

虽然那事已经过去了一年有余。

但是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话语落下,仿佛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

激起层层涟漪。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刘大夏所指何事。

刑部尚书张蓥,眉头微皱。

疑惑地问道:“刘大人,您所指何事?”

刘大夏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

然后缓缓吐出两个字:“袁彬!”

商辂的眉头一皱,似乎想到了什么,迟疑地说道:“当年护卫英庙的袁彬?”

刘大夏点了点头,肯定了他的说法:

“没错,袁彬虽然已故,但他留下的那本《北征事迹》还在世间流传。

袁彬曾是英庙身边的近臣,他的书中若记载了当年的真相,对我们来说将是个不小的麻烦!”

商辂闻言,脸色一沉,认同道:

“确实如此,那本书我们必须找到!”

张蓥却有些疑惑:“袁彬在世时。

都不敢透露半点当年的真相。

难道他会在书中写下来,留给后人?”

商辂却对此深信不疑:“会的。

有些人生前不敢说的话,死后却会在书中留下痕迹。

即使他们写得隐晦难懂,或者只在墓志铭中略提一二。

也都是因为他们把真相憋了一辈子,死前想要警示后人。

他们在世时,怕惹来麻烦。

自然不敢轻易透露!”

张蓥闻言,沉默了一会,然后问道:

“那这本书现在在哪里?”

刘大夏摇了摇头,神色凝重:

“我们找了一年,仍无踪迹。

袁彬的妻子王氏。

可能是带着书籍藏匿了起来。

至今,各地州府都没有上报过有关王氏的消息!”

商辂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此事非同小可,你们立刻传令下去。

一旦有人发现王氏或那本书的踪迹。

必须立刻上报!”

南直隶*应天府。

这曾是大明皇权的璀璨明珠。

南京城、昔日的陪都。

虽然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皇权的中心早已北迁,但这里依然繁华。

城西的城门,就像南京城的喉咙。

每日的人流如织,络绎不绝。

商贩的吆喝声、行人的欢笑声、车轮的滚动声,如同交织的乐章。

绘制出一幅生动而鲜活的市井画卷。

阳光斜照,微风轻拂。

城门前的热闹更胜往昔。

突然,一阵马蹄声如同狂暴的风暴般打破了这份宁静。

一队明军骑兵如同狂风骤雨般疾驰而来,几杆大旗猎猎作响。

上面绣着的红底白色的“明”字。

在阳光下显得威武不凡。

守城的把总眉头紧皱,走上前去,他铁青的脸庞上满是严肃:“何方军队?

来此何事?”

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骑兵中的一名将领翻身下马,拱手施礼道:“你是守城的把总吧?

我等乃南直隶总兵府之兵。

奉旨护卫钦差汪公公入南京城。

赶紧清理道路吧!”

汪公公?

把总心中一动。

难道是那位权倾朝野的汪直?

不等他细想,只见一位身着华丽服饰,气宇轩昂的人物纵马而来。

身后,跟随着一群军士,气势如虹。

把总定睛一看,正是一个年纪轻轻、白面无须的太监。

汪直身旁的陈千总大声喝道:

“汪公公驾到,赶紧的,让百姓让路!”

“是,末将领命!”

把总见状立刻应道。

随即下令官兵将百姓拦在两旁。

为汪直的队伍清理出一条道路。

百姓们虽然不满,但在权势面前。

也只能无奈退让。

片刻之间,汪直的钦差队伍便浩浩荡荡地通过了城西门,进入了南京城。

他们的身影在阳光下渐行渐远,只留下一地尘埃和百姓们交头接耳的议论声。

“刚刚听他们对话,这是当朝太监汪直,真是威风八面啊!”

一位老者感叹道。

“是啊,谁不知道他是个权宦。

恐怕城中百官都要给他行礼。

更何况是让路?”另一位青年附和道。

“只是不知道,堂堂滔天权势的大太监汪直,来我们南京做什么?”

一位妇女疑惑地问。

“哎,反正这与我等庶民何干呢?”

有人轻声嘟囔着,声音虽轻。

却在这南京城西门前的熙熙攘攘中显得尤为清晰。

随着汪直队伍的渐行渐远,原本热闹喧嚣的城门口人群开始逐渐回归平静。

人群中的老者,满眼的沧桑和无奈,似乎对这样的场景已经司空见惯。

他紧握着手中的拐杖。

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他身边的孩童,却并不知道这一切背后的深意,只是好奇地张望着远去的队伍。

然后又继续在街市上追逐玩耍。

而那些身着华服、手持玉扇的文人雅士,则聚在一起低声议论。

“我说是哪个大官,有这么多官兵护卫,原来是阉宦呀!”

“就是,阉宦不好好呆在北都京城,如今都跑江南来了,真是扰人清静!”

他们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宦官不满的讽刺,以及对汪直队伍远去的种种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