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武神伐仙 > 第579章 无可奈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朝堂之上一片寂静,不少大人呆愣在当场,殿外的大人们更是连连惊呼,交头接耳。

这才是他的目的?

不少大人看向站在前方的王无修,对其拥有这样一名得力弟子而羡慕万分。

事情在经历了些许波折之后终于回到正轨,

也回到了这些日子京中百姓议论纷纷,至今不知所踪的大乾靖安侯林青。

朝堂上的诸位大人在此时也反应了过来,庄兆九转曲折,目的是靖安军。

他们粗略一想,觉得兵部忌惮靖安军才是正常的。

一支不需要向朝廷时时刻刻汇报行踪的军伍是可怕的,

他可以在曲州,可以去草原,也可以来这京城。

说不得现在就在赶来京畿之地的路上。

庄兆此言,使得大殿内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光汉皇帝脸色如常,但只有站在他一侧的黄俊才能看到皇帝眼中的愤恨。

左都御史陆务升脸色也难看了几分,他猛地发现,

靖安侯只要有这“都督中外军事”的名头在,曲州不论发生什么都与他脱不了干系,

西军北上能分得一份功劳,边军覆灭自然能分得一份灾祸。

看起来是福祸相依,但陆务升深知朝堂斗争之可怕,

福事可能没有好处,但这祸事一旦沾上了,必有灾殃!

再想甩掉可就难了。

此时此刻,吏部左侍郎牧灵和侧身走了出来,神情郑重,双手作揖:

“陛下,臣以为,此事蹊跷颇多,

当务之急乃派出御史确定边军是否无故出境,另命曲州三司严加彻查后上奏朝廷,

至于平西侯与靖安侯,臣认为此时乃兵戈紧要之时,就算为了九边将士之士气,也不可轻举妄动。”

皇帝的脸色缓和了几分,正要开口说话,

处在文武百官最前方的内阁首辅却率先出声,光汉皇帝的脸色一僵,但很快恢复原状。

“启禀陛下,老臣虽不知兵事,但对此也有几分看法。”

此话一出,所有人为之一震,都竖起了耳朵,这可能就是对此事的最终处置。

光汉皇帝脸上露出和煦笑容,道:

“王爱卿请讲。”

王无修没有看其余官员,而是平视前方,看着前方的陛下,沉声开口:

“陛下,拓跋部经此一战,精锐尽失,就算拓跋砚还活着,拓跋部也名存实亡,不足为惧,

自此西北安康,再无战事,此乃国朝幸事,臣为陛下贺,为大乾贺。”

话音落下,一众文官皆拱手作揖,低呼:“为陛下贺,为大乾贺。”

王无修不愧为文官领袖,一举一动都能引动朝堂。

接着王无修继续开口:

“而操持此战的西军与靖安军自然大功一件,还请陛下待战事结束后对平西侯与靖安侯,还有九边那些常胜将军们论功行赏,以此稳固朝野,安定民心。”

光汉皇帝面露诧异,在脑海中仔细思量,发现此话中并没有什么不妥,但就是如此,更让他心生疑惑。

“王爱卿为国之柱石,此言朕记下了。”

“至于坊间流传边军一事,大多为谣言,但许多人夸夸其谈,百姓也信以为真,以至于朝野震动,

老臣认为若此时大张旗鼓,难免搅得人心惶惶,不如先派出御史与曲州三司勘察,待到查清楚,查明白,朝廷再作决断。”

此话一出,不仅仅是文官们目瞪口呆,就连一侧的武将勋贵也狐疑地看着王无修,

若是如此行事,以靖安军对于曲州的掌控,定然无事发生,风平浪静。

王无修这是认输了?

但下一刻,王无修眼睛微微睁大,露出摄人心魄的光芒,淡淡说道:

“陛下,如今曲州战事已然结束,

但九边战事还在进行,不如召靖安侯与平西侯入京坐镇兵部与五军都督府,都督九边战事。”

“再者...”王无修收起了脸上威严,变得和蔼可亲,乐呵呵地笑了起来:

“今年九边战事顺利,陛下又值大婚,

请两位侯爷入京一来可缓解京中流言蜚语,二也可让京中百姓共同热闹热闹,毕竟国朝已经很多年没有过如此大胜了。”

“臣附议,请两位侯爷入京,边军之事可当面问个明白,也省得文武百官在此胡乱猜测。”

工部尚书丘法成率先出列,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显然极为赞同。

“臣附议。”兵部尚书庄兆沉声开口。

“臣附议。”刑部尚书陈子开口。

“臣附议。”礼部尚书澹台长和开口。

“臣附议。”户部尚书柴先玉开口。

“臣附议。”大理寺卿辛元直开口。

一时间,朝堂之内附议之声此起彼伏,

九卿之中除却左都御史,吏部尚书,以及不在京城的通政使外,其余六位尽数同意。

一股浓浓的压迫感笼罩在皇帝与武将勋贵心头,更让一些文臣都暗暗吃惊,

把持朝政十余年的王党恐怖如斯。

让人奇怪的是,其中一些人明明心向皇党,与吏部尚书也极为交好,但此刻也出声附议。

但只是微微一思索,便能明白其中关键。

文武之争罢了。

在文人看来,武将最好的去处就是老老实实待在京城,

有战事便挂帅出征,战事结束立交出兵权返回京城。

而平西侯与靖安侯是勋贵,限制起来要困难许多。

王无修的目的也很简单,借着陛下大婚的由头先将其召来京城,再徐徐图之。

马上入冬了,到时蛮夷退却,九边无战事,自然有理由将二位留在京城。

等到再有战事,可能已是一年后的这个时候了。

一年的时间足够做许多事。

光汉皇帝坐于龙椅之上,怔怔地看向下方的文武百官,隐藏于袖中的手掌已经死死握住扶手,其上青筋毕露,

他心中更是五味杂陈,

“古人诚不我欺,君王一日百战,既要对外也要对内,只是...如此声势浩大,朕能赢吗”

没光汉皇帝来由地感到一阵疲惫,身子一阵摇晃,视线中也出现些许恍惚。

一侧的黄俊心中一紧,气力涌动,刹那间将皇帝包裹,一股股暖流涌入皇帝身体,让他一个激灵,视线之中的空洞黑暗也消失不见,

眼前依旧是金碧辉煌,充满天家威严的奉天殿。

这时,一道让所有人意外的苍老声音响起,那来自吏部尚书宫慎之:

“臣附议。”

言简意赅,没有多余言语,大殿之中剩余的文武百官顿时躬身作揖:

“臣附议。”

光汉皇帝冷漠地看着这一切,摆摆手:

“就如此吧。”

说完,他径直站了起来,也不回地离开正殿。

他又败了。

但他无惧,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