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张瘸子的藏品
这就是农村和城市的区别,不过在农村,至少不用愁吃,可以去供销社凭借粮票买到便宜的大米和蔬菜。
而他就算什么都不做,把这双鱼铜洗拿出去卖,也能卖个两百块。
足够张瘸子赚一年的钱了,人比人气死人,每个年代都是如此。
在农村,讲究财不露白。
所以林然没有把车开进来,就是防止别人看见他有车,故意抬高价。
虽然现在来看,张瘸子是一个非常务实淳朴的人。
接下来的时间,林然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了麻袋里的文物鉴定上。
遗憾的是,并没有再找到珍贵的物品。
看了有半个小时,他也觉得有些累了,双手叉腰,站在院子里面休息。
张瘸子拿着一个碗,里面飘着几粒茶叶,拿到了林然面前:“小兄弟,喝点水吧。”
他家虽然穷,但碗洗的很干净,也表现了一种他的生活态度。
林然接过碗,笑道:“谢谢。”
他也是农村出来的,并不嫌弃对方的碗,水温刚好,林然咕嘟咕嘟的喝起来。
然后,他把碗放回桌上,才注意在他家门口地上,摆放着一个乌黑色花盆。
林然第一眼花盆的时候,只看到上面的枯木,还有蜘蛛网。
可仔细一看,这花盆竟然是件好东西。
乌黑色常见于紫砂,平常是有钱人拿来喝茶装文雅的,现在竟然被做成了方盆。
林然将花盆拿起来,放在手上把玩。
果然是紫砂方盆,而这种制式的方盆,方中带圆,是明末才有的风格。
将里面的土弄掉一些,林然把手指放上去,感受其触感。
光滑圆润,偶有颗粒,但整体圆润。
是一只上品紫砂方盆!
张瘸子刚见林然喝完了水,便又回内屋倒了一杯,出来就看见他拿着自己捡来的花盆,问道:“怎么?你对种花感兴趣?”
“那可是非常感兴趣。”林然笑道,“这花盆你卖吗?”
“卖,你瞧我都没时间浇树,它都死了。”张瘸子有些遗憾。
“行,这东西多少钱?”林然问道。
“这是我捡回来的,你看着给个两毛就行了。”张瘸子老实地回答道。
难怪有很多人通过从乡下捡破烂到潘家园卖,赚得盆满钵满了,竟然还有这种好地方。
林然估算这个紫砂盆,至少也能卖八十块,肯定比他的工艺品值钱。
况且还是明朝的制品,价格应该可以翻一翻,博物馆也愿意出钱买下。
可惜落在了收破烂的人手中,他们只是当成能换粮食的废品。
林然把盆子放到猪食盆旁边,对张瘸子说道:“这花盆我也收了。”
“好,好。”张瘸子笑着把碗放在桌上,说道:“小兄弟,你渴了就自己喝水,我再给你倒。”
在他看来,林然已经是大客户了,一口气买了两件东西。
他的东西要是拿去废品收购站,顶多也只能转两块钱,这一下子就赚了一块五,心里当然开心。
却不知道,他才是冤大头。
林然通过和张瘸子的聊天,突然意识到一种撕裂感。
城市和农村的差距,就在无声无息的拉开了。
就如同大城市和小城市,在京城的城里,找个月薪三十以上的很简单,但在偏远的城市,年薪六十块钱就不错了。
比如他之前参加的拍卖会,富豪们愿意掏一万块钱买收藏品,这个数字,对张瘸子,还有更多叫不出名字的村民来说,可能是一辈子都赚不到的财富了。
袋子里剩下的东西,已经不值什么钱了。
但林然觉得有些于心不忍,便将里面五十年代的陶罐都买了下来。
正准备离开,到时候找个偏僻的地方,把这些不值钱的陶罐扔了,就当扶贫了。
张瘸子一看是大客户,笑呵呵地说道:“小兄弟,看样子这些东西并不够你挑的,我还有一些觉得不错的物品,拿出来给你看看?”
“行。”林然心想收破烂的都觉得不错,那应该不是什么值钱货,因为他们的眼光完全不同。
在内屋忙活了一会儿,张瘸子又拿着一个小袋子出来了。
和林然想的一样,张瘸子从口袋里掏出了破解的收音机,bb机,还有一个会唱歌的机器狗。
张瘸子还很热心的给他介绍这些东西,林然只是礼貌的笑了笑,就准备离开。
但在这时,张瘸子又掏出了一个陶俑。
陶俑对林然来说已经不陌生了,他们工厂每天都要生产几百个。
所以,他一眼就看出了张瘸子手里拿的陶俑,是真品!
但他不免笑了笑:“张兄,你把这些东西放在房间里?”
“嗯。”张瘸子点点头,“这是我觉得挺不错的。”
“你可知这陶俑使用来做什么的?”林然问道。
张瘸子茫然地摇了摇头,然后拿在手里看了一下:“我觉得挺精致的,放在床头镇邪呢。”
“你竟然拿来镇邪...”林然无语,只得解释道:“陶俑使用来做殉葬品的,是从坟墓里面挖出来的。”
只有他们店里的工艺品,才是定制,可以摆放在客厅当中的装饰品。
在农村地区,封建思想现在还很严重。
一听是殉葬品,张瘸子差点没有拿稳,还是林然抢在他之前接住了陶俑。
他有些后怕地说道:“难怪最近老是遇到不幸的事,原来是因为这家伙。”
他很懊恼,赶紧把袋子里面的东西全部倒出来,还有一个木盒,其他的都是各种玩具。
“小兄弟,看起来你比较懂,你告诉哥,这里还有死人用的东西不?”张瘸子心有余悸地问道。
林然看了一眼这些东西,似笑非笑地说道:“没了,但这些东西并不值钱,你还是赶紧卖掉吧。”
除了一个二手bp机如果修好了,还可以卖个十几块钱,其他的儿童玩具,在商场里面几块钱就能买到。
会买玩具的家庭,不可能会花钱买一个破烂品。
林然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了陶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