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子用个单边望远镜,远远地看着春风楼里开始寻欢作乐,俨然一副志得意满的杨勉和他儿子,小声啧啧。
“老东西。”
若不看他紧紧抓着望远镜爱不释手的样子,还以为他真的在勘察情况呢。
夔梁没眼看,后退几步问乔安里:“殿下说要一个人去把国师带出来你就信?傻孩子,你爹没告诉你殿下每次一个人干活都会死人吗?”
本以为夔梁是在担心楚云歌安危的乔安里:“啊?”
夔梁高深莫测地摇摇头,心道国师和殿下如今也算生死之交,他老夔不用担心他们关系不好了。
“出来了!”
有人小声提醒,夔梁几个立刻停止说笑,安静下来。
杨家几个和侍从确认过傅衍之没有离开厢房,也没有别人出来后,自觉成功了一半,出门时轻快又得意。
甚至还少了几个留在春风楼里过夜了。
淮南众人暗自鄙夷一番办正事还想着寻欢作乐的杨家人,只要有人落单,就会有人悄摸跟上去。
虽说来自淮南的三方人马已经将此处包围,可他们秉承着一向不惊扰百姓的宗旨,选择了悄悄地干活。
不知道如同被鬼魅逮住的杨家人如何作想。
可淮南是一体的,而国师是他们殿下的国师。敢对他们的国师出手,自然也要付出些代价才是。
杨二爷带着子孙回家,等着筹备第二日的好事,没发现自己逐渐减少的子孙都不是自愿减少的。
等到了最后,留在他身边的只有两个护卫和杨宝淮的爹杨于孟。
杨于孟见他看过来,露出个谄媚的笑:“爹,快到了。”
杨二爷:“……”
怎么会生了这么个不成器的儿子!
他悻悻地想,这一点上,楚励可能是随了他们杨家。
生的儿子要不是花天酒地玩物丧志就是蠢笨如猪,造孽。
失神的杨勉和讨好自家老爹的杨于孟在眼前一黑时,还各自愣了愣,旋即才从奇怪的鱼腥味和粗粝的手感中发现——他们被套麻袋了。
杨勉气得眼前一黑:“大胆!你们是谁?可知道我是谁?!”
连凶残不服管教的荆州山贼都不敢对他大小声,居然有人敢套他麻袋……等等。
麻绳缠绕上他们的身体,将他们捆成麻花。
苍老而沉静的声音响起,似是回答他的问题,又似是在嘲讽他:“贫道的徒弟在你手中遭了罪,不过是以牙还牙罢了,你为何如此惊讶?”
青云子实在是不解。
出来混的当然要把脑袋别在腰带上,杨勉和亡命之徒搭上关系这么多年,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
杨勉一愣:“你是谁的师父?放了我,我就放了你徒弟。”
青云子:“……”
懂了,原来是害过的人太多,指不定之前还是一锅端,根本没人来报复。
不等青云子回答,杨勉自己想到了。
也是他一时失态,近日落在他手上的不就只有国师能和道士扯上关系吗。
“杨某可没有亏待国师,相反,你徒弟现在还在春风楼中逍遥,”杨勉丝毫不慌,声音带笑,“说不定明日你与我就是儿女亲家了,又何必伤了和气?”
他在心中恼怒护卫无用,嘴上却说着软话。
这是他最擅长的姿态,青云子等人对他不太了解,但听傅衍之说过杨勉在朝中的形象,也亲手处理了杨家养出来的山贼。一个人能伪装这么久,私底下做了这么多事还不暴露,可想而知他面上的话可信度有多低。
因此青云子根本不听他多说,摩挲着在杨勉的嘴巴部位捆了一道麻绳,武力静音。
待到将杨家主事的这几人全都关起来,乔安里才忧虑道:“殿下和国师怎么还没出来?不会出什么事吧?”
夔梁老大粗了,上回带着殿下去朔方差点出事,姬复骂过他后还是欣慰外孙能够独当一面。
因此夔将军胆子老大。
夔梁:“殿下和国师都是男子,在那风月场所能有什么事?再说殿下身上还有信号弹。”
青云子没夔梁那么心大,但也对傅衍之很放心:“应当是不想惊动春风楼余下的守卫,我们过去帮忙收个尾吧。”
趁着夜色,没穿淮南军服的三队人马潜入春风楼,放倒了杨家留下的守卫。
顺着楼中人的提醒找上杨家准备的厢房,他们这才知道为什么那两位还没出去和他们汇合,原来不知是谁在厢房外挂了把黄铜大锁。
几个人面面相觑,朝里面低声唤道:“殿下?可在里面?”
里头静了会,楚云歌的声音低低响起,带着点沙哑:“在,门外是不是有锁?”
“是,殿下稍等,我们这就开锁。”
乔安里眉头一皱,害怕殿下是受了伤或者中了药,连忙举起大刀。
哐当!
他直接砍断了门栓,正要踹门而入,又礼貌地收回腿。
“殿下,可以了?”
“……嗯。”
楚云歌答应一声,也不等他们进去,脚步声由远及近,很快她推开门走出来,身后跟着发丝有些凌乱的傅衍之。
几人的目光被国师吸引,毕竟难得一见他这个样子。
随后才发现自家殿下也不遑多让,甚至衣服还要凌乱些。莫不是受了袭击?
乔安里探头探脑,要看房里的‘刺客’。
“里头的女子,应该是杨宝淮的堂妹,将她提出来送回杨家吧。”
小女郎未必是自愿的,楚云歌身为打晕人的那个,还记得她脸上的泪痕。
“是!”
乔安里应声,又有些好奇:“殿下,你与国师没受伤吧?”
楚云歌眼睛弯了弯:“没事,出不来门闲着也是闲着,便与国师过了几招。”
乔安里:“是吗是吗?殿下赢了吗?”
他悄咪咪看了眼已经沉默跟在殿下身后的孟统领,怎么说殿下也是孟统领亲手教导的弟子。
楚云歌神色一僵,有些愤愤地抿了抿唇,又忍不住嘶了一声。
春风楼的光线暧昧,几人看不清他们家殿下的唇滚烫红肿,只听到国师悠然接过话:“自然是傅某认输了。”
“长离饱读诗书,触类旁通,教了傅某很多东西。”
虽然学到的东西都用在了老师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