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宜看着他一脸担忧,现在都有点后悔告诉他了。
“我答应你,这段时间好好待在家里,等着你来娶我,绝不胡闹。”
见楚瑾玄脸色还是没有放下,林晚宜又捧着他脸猛亲了一阵,“可以原谅我了吗?心情有没有好点?”
“晚儿,我不是生你的气,我是实在不放心。你既答应了我,便要做到,安安分分的不可再涉险。”
“那是自然,小女子一言驷马难追!”
楚瑾玄心想还真是一物降一物,自己怎么就被一个女子拿捏了。
入秋之后,天气也变得渐渐寒凉。
张嬷嬷最近这个把月有意无意的躲着林晚宜,她的行为林晚宜都看在眼里。
自从得知自己并非林文远亲生之后,自己心里倒是平静了很多。自己之于林家来说是个耻辱,也难怪父亲和祖母对自己那个态度。
这些时日她一直在思索自己的父亲到底是谁,思来想去似乎也只有一个人的可能性最大。
这日一早,张嬷嬷来到云水榭嘱咐瑶琴和思棋清理一下碳炉子和手炉。
“马上要入冬了,夜里已经冷起来,提前看看是否有缺有坏的,别到时候让小姐受了寒。”
嘱咐完她又打算去林峥院里,却被林晚宜叫住。
“嬷嬷,最近都没怎么教我针线,我还有个花样不会,嬷嬷不会是不想教我了吧?”
张嬷嬷脚步顿了顿,“小姐又再胡说,你要学我还能不教。”
“那嬷嬷最近怎么都不愿在我这院里待?”
“我是担心少爷不用功,怎么会不愿意在这院里待?”
“嬷嬷,你躲了我个把月了,这是打算躲到什么时候?”
张嬷嬷眼看是躲不下去了,便讪讪地笑着,在她身边坐下。
“我哪有,这不是......,小姐聪慧,我就知道瞒不住了。”张嬷嬷神色紧了紧。
“嬷嬷,萧恒可是我亲生父亲?”
“小姐都已经知道了?”
“林蘅的行径和底气让我坚信她并不是胡言乱语,这一点确认后,结合这些年我在林家的处境想必也就八九不离十了。而萧恒曾亲口说过他与母亲有过一段情,而我又是在母亲嫁入林家前怀的,那他是我生父这件事也八九不离十吧?”
“哎,我就想让你安安稳稳地嫁进安王府,有安王庇护你,这些事都不会再伤到你。”
张嬷嬷抹了把泪,又说道:“你母亲并没有欺瞒你父亲,他多次求娶,最后你母亲为了让你名正言顺的出生就跟你父亲说明了。也是在你父亲愿意接纳你之后你母亲才同意嫁入林家的,却不想你父亲在你生下来之后对你视而不见。”
林晚宜听后很是震惊,她没有想到林文远竟然是知道的,那这就说明他确实很爱她的母亲。既然如此爱她又怎么狠心毒害她?这里面的主谋看来还真是宫里的人,宫里的人会是谁?她又为何如此憎恨她的母亲?
“嬷嬷,我母亲在宫里可有旧相识,或者结有仇怨?”
“你母亲温婉端庄,性情敦厚怎会与人交恶,何况是宫里人。若说旧相识,那也只有皇后了,她们年岁相仿,未出阁前也曾有来往。”
皇后,是啊,宫里有权的人出了皇上就是皇后了吧?她完全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的去京兆府的大牢。
“若是皇后,她为什么要杀我母亲?”林晚宜喃喃自语。
“小姐说什么呢?”
“嬷嬷,萧叔是不是知道我的身世?”
“他看到你脖子里戴的玉佩后就明白了。那是他与你母亲的定情之物,玉佩本是一个龙凤扣,你的凤和他身上的龙可以合二为一。”
“怪不得,他待我如此亲厚。”
“小姐,为了少爷这事暂时不能说,林家虽然对小姐不好,但毕竟是少爷今后的仪仗。”
“嬷嬷放心,我不会提,只是想弄清楚事实真相。”
张嬷嬷知道她不是一个任性的,憋在心里近二十年的秘密天终于说了出来,心里也敞亮了不少。
张嬷嬷出去后,林晚宜靠在软榻上思绪凌乱,若真是皇后她跟母亲到底有何愁怨,为什么要假借刘姨娘之手毒害母亲?
林文远与皇后的结盟是因为皇后知道自己的身世吗?林文远一心维护高氏到底所求为何?
春猎时林文远和皇后在假山后面谈了什么?
一系列的谜团让林晚宜困惑不已,太多的疑问萦绕在心头。
现在这些问题像是一团乱麻,若想理清头绪或许还是要从母亲之死开始探究,先搞清楚母亲和皇后的矛盾点也许会有新的线索。
考虑到自己对楚瑾玄的承诺,林晚宜收了收心思,这事现在只能慢慢搜集,急不得。
现在距离大婚还有两个多月,接下来是该好好准备一下做楚瑾玄的新娘。
安静幸福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在林晚宜的努力下,定国公府已经托了人向沈家提亲,这最开心的当然莫过于林晚宜。
距离大婚的日子越来越近,楚瑾玄心里从未像现在这么期待着日子过得快一点再快一点。
十一月底,距离二人大婚还有八九天的时间,萧恒再次偷偷地来到了京城,依然是无昭入京。
他在别院住下后,冷言和小桃才告诉给林晚宜。
“你们这两个丫头,瞒我瞒得够紧呀,萧叔人都住下了才来告诉我。”
听着林晚宜的嗔怪,两人相视一笑,“这是三王子的意思,说是给小姐个惊喜。”
林晚宜自从知道萧恒是她生父后就渴望着见他,现在终于可以见到了。
他早知道自己是他的女儿,竟然没有想着跟自己相认,而是选择了默默地守护自己,让林晚宜很感动。
从未感受到过父亲温暖的她,也让很渴望见到萧恒。
“走,我们去别院。”
林晚宜急切地带着冷言和小桃往别院赶。
一踏进院子,便听到了萧恒爽朗的笑声。
“哈哈哈,这丫头野心不少啊,是个能成事的。互通天下,嗯,不错的想法,我看你们薛记已经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