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筹措军饷的办法!大明一期国债!
如梦方醒!
转瞬间。
众人从幻想中回到现实世界。
对啊!
国库空虚,哪里来的钱建设铁路?
没有钱,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说的再多,也是白搭。
浪费时间!
朱瞻基没好气的望向四叔,道:
“四叔!”
“您把前景描绘的那么好,全都是虚的。”
“现如今的大明,根本没有建设铁路的财力。”
政见不同,有根本利益冲突的朱高隧难得同意大侄子一回,道:
“老四,逗我们玩呢?”
“我现在才发现,我们兄弟中,数你最坏!”
他有被气到了。
一下从高处不胜寒的云端。
坠落至地面。
那滋味,特么就别提了。
就像做梦到了关键处。
一下被人吵醒。
其中的失落彷徨,恐怕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几乎同一时间,杨士奇也严肃道:
“四皇子殿下,不能实现的想法,说出来也是无用。”
“白白浪费大好时光。”
“请殿下,慎言!”
他毕竟是大臣,不好对一个皇子严厉指责。
饶是如此。
这话对他而言,已是所能说出的最严厉的指责。
看着众人一幅“美梦被打碎”的表情,朱高彻笑了。
这说明,他描绘的蓝图,已经被众人承认。
现在差的,就只有实施!
而对于朱高彻来说,只要拍板同意了建铁轨的方案。
其它的。
像金银钱粮。
都不是问题!
只见他笑容满面,大声道:
“钱粮不是问题!”
“我有办法!”
什么?
钱粮不是问题?
众人像看傻子一样看着朱高彻。
历朝历代,钱粮都是朝廷最为头疼的问题。
往深处说,历朝历代之所以灭亡者。
都与国库没钱,有很大关系。
现在突然冒出一个人说钱粮不是问题。
这特么不是贻笑大方嘛!
要不是看在朱高彻能力极强的份上,他们恐怕早就拿出孔圣人,就开始与你“论理”了!
朱棣皱眉,稍有起色的情绪极速下降。
几乎降至冰点。
“臭小子,你是嫌皮痒了是吧?”
“还敢涮你老子!”
“国家大事,不要在这里开玩笑。”
“弄不好,就是身死国灭的下场。”
朱棣这一句话不是危言耸听。
而是确实如此。
多少王朝的灭亡,不是因为统治者滥用民力,好大喜功而被摧毁。
变成历史的尘埃!
杨士奇再次提醒,语气更重了,道:“请四皇子殿下,慎言!”
朱高隧阴阳怪气道:“老四,就你?”
“制造一些玩具还差不多。”
“还赚钱,丰盈国库?!”
“你花钱倒是一个能手!”
“蒸汽车赚来的几万两黄金,一下就被你用了。”
“连一个水花都没想起。”
“还说赚钱,你羞不羞!”
有了机会,朱高隧不遗余力打击朱高彻。
当然,他选择性遗忘了。
几万两黄金,本就是朱高彻赚的。
不过,他就算想起来,估计也是冷笑一声,说这是朝廷所有人一起赚的。
总之,金银只要入了国库。
就是国家的。
和你老四没半毛钱关系。
对于这些言语,朱高彻心想后世的手段多着呢!
没钱?
那就借钱!
没有信贷产业,服务?
那就创造出来!
尤其是对于高度集权于皇帝的专制制度。
简直不要太简单!
一声令下,无不遵从。
朱高彻清了清了嗓子,道:
“我们可以,”一字一顿,“发行国债!”
“以皇室和国家的信用托底,向大明各界筹措资金!”
“并且,还许诺有高额的利息。”
“同时,发放借款证明!”
“有借有还。”
“五年之后,连本带息找户部兑换!”
掷地有声!
但,出乎意料的。
在场所有人,都沉默不语。
脸色涨得通红。
甚至,赵王朱高隧直接大声对朱高彻吼叫:
“老四,你疯了!”
“自古以来,哪里有君父向子民借钱的道理?!”
“你这是想让我们老朱家,颜面扫地!”
“你特么不要脸,我还要脸!”
大口喘气,胸口起起伏伏。
极其的激动。
演的和真的一样。
转过身,大声朝朱棣道:“陛下!”
“老四,有祸国之心。”
“儿子请你将其圈禁,永不录用!”
朱瞻基脸色一变,二叔真是得着机会,就要狠狠的咬人一口啊。
不知道爷爷,会怎样处置。
也怪四叔,怎么就说出皇帝向百姓借钱的建议呢!
他神色紧张的看着朱棣。
若是陛下真的下令,他绝对要上前说情。
怎么着,也要让爷爷,收回成命。
至于一旁的杨士奇。
他神情剧变,身体一下紧绷。
不过,眨眼间又恢复正常。
不露声色。
令人难以发现他的倾向性。
是个高超的演技派!
大帐中。
气氛一下凝固!
紧张到了极点。
而此时朱棣,那脸色,啧啧。
就跟染了胭脂似的!
这是羞愧的!
他堂堂大明皇帝,要向大明的子民借钱花了?!
这特么开玩笑吧。
纵观古今,有哪个王朝的皇帝,会向自己的子民借钱!
没有!
说出去都嫌丢人。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整个天下都是君父的,他朱棣,向百姓借钱?
不可能!
心思电转间,朱棣闪了无数个念头。
最终,化成了一句话:
“老二说得对,借钱之事,不可行。”
“不过,圈禁就免了,言者无罪!”
将身子偏向朱高彻。
“老四啊,再想想其它办法。”
“让国库宽松一点。”
有些话他没说出口:
万一,到时候还不上怎么办?
史上第一欠债还不上的永乐皇帝?
老百姓追着皇帝要债??
他丢不起这人!
当然,这些话,作为皇帝的他是问不出口的。
只有暗示!
下面站着的。
朱瞻基杨士奇松了口气。
想要迈出去的步子停住了。
他们就怕朱棣,头脑一热,就答应了朱高隧圈禁朱高彻和建设铁路的提议。
毕竟。
朱棣就不是一个非常在乎脸面的皇帝。
当然了,他也不是一个善良的慈父!
但是。
出乎意料的。
朱棣否决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
三个都是聪明人,稍加思索。
明白了。
皇上这是怕借了钱,还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