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取大唐圣皇帝李世民指示,贯彻朝廷五年跨时代计划,践行为人民谋福祉这一伟大主旨。
在圣皇党诸同志的共同筹谋下,政事堂诸阁臣实干下,关于大唐贞观二年全社会发展总纲计划如下:
第一:...
第二:...
......
相信,在圣人李世民和诸贤臣共同努力下,大唐的未来越来越好。
三大报为报道这一通讯,几乎当日全版面皆是,不过各报也有侧重点,仔细将朝廷政策写明。
连续三天,刊载的都是朝廷对贞观二年的政策消息。
只不过在第三天的时候,在《长安日报》的最后一块小版面上有几则消息引人注目。
“社情:一二二七事件经过朝廷多部门联合调查,现已初步查明真相,后续完善工作正在进行中,预计一个月左右。”
“政情:经政事堂审议,圣人同意,有关《大唐三年治安严治条例》出台,将大大改善大唐治安环境。”
“讣告:贞观元年大寒,长安城七十四人亡故,朝廷不久将出台相关政策保证百姓安居乐业。”
“军情:贞观元年,大唐边境整体安定,摩擦渐少,无大军事战斗发生;卫国军全体将士将毫不犹豫,用生命扞卫祖国安定...;有五十三名战士因公殉职,圣人指示一定要安顿好牺牲将士家庭生活,表示...”
“医疗:经朝廷审议,将出台《医疗安全法案》。”
无则消息,代表着五个方面,字少事大。
社情方面,是贞观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在正心医馆发生的恶性事件,经过多日缜密侦查,关中地带的嫌犯已经全部落网,江南那边还需时日。
第二条接的就是第一条,针对全国范围内的黑恶势力进行打击,从严从快,涤荡社会风气。
第三条则是社会民生问题,这长安七十四人绝大多数是因为冬季严寒冻死。
没错,就是冻死。
在现代来看,这是不可想象的事,但在古代,尤其是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大唐,哪怕是大唐长安帝都,也逃不了时代的局限。
就算李长河和李世民早早准备,但一些具体的实际情况依旧难以照顾到位。
但这对比往年,情况已经好太多了。
根据长安记载,前前十年,长安每年因严寒冻死者,年均六百三十人,包括李长河穿越而来的武德九年。
李长河记得很清楚,武德九年的冬季,他在街上看到有不少人冻死拉走。
所以在贞观元年开始,他就早早做好了准备,想方设法提升百姓冬季御寒能力。
但是古代御寒的物件太少,尤其是贫苦人家,甚至是一家只有一件出门御寒的衣物,在冬天,常态便是一人出门,其他人就在家里躲在茅草中,没错,没有看错,有些人家连御寒的被褥都没有。
这才是现实。
当然,也许有人问,古代不是有皮毛吗?不可以御寒?
呵呵,这些高级材料不是普通人能用的起的,强如张东升一家,使用这种材料也要肉疼一番,其价格贵的可怕。
大多数普通人还是麻衣御寒,但麻衣的保温实在是太差了。
诶,或许有人又会说,古代人不是养蚕织丝吗?丝绸应该挺多吧。
不好意思,丝绸之路虽然响当当,但价格依旧坚挺挺。
那住房保温呢?用柴火啊!
实际上,平民和贫民则可能居住在简陋的茅屋或土坯房中,保温性能非常差,柴火价格也不便宜,中产可能用柴火,普通人连热水平时都舍不得烧。
柴米油盐酱醋茶,一眼就知道个中道理。
因而,贞观元年以来,李长河不断推进发展生产力,尤其是纸张的进步,使得价格大大降低。
这就催生了纸物御寒。
还有就是南北方差异,北方冬季更冷,朝廷下令从南方调来不少御寒物件,使得长安今年冬天的御寒物价格降低不少,但即便如此,事实还是死亡七十四人。
当然,重点不是这点,而是后面写的相关政策。
经过李长河不懈努力,马上将推出新的农政。
棉花种植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