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 第464章 辩论之言惊四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节课给政法二班上课的是袁文峰,并且还是政法二班的班主任。

而袁文峰还是现任人事署三位副署长之一,每周抽空上三节课,今天‘刚好’在。

袁文峰今天其实也是有点忐忑的,他自然也是收到了皇甫季的通知,知道如今圣人跟前圣眷最浓的李长河将要这两天随堂考评,且这连续两天都有他的课。

他可是见识过李长河的厉害,虽然他自觉自己好像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且在政法学院也算是尽心尽力。

但是人情世故这种事情嘛,他也逃不了,尤其是政法学院。

尤其是那件事,他害怕被李长河发现,尽管那件事在他看来无从重要,但是他隐隐感觉上面...

但怕什么来什么,刚走进教室就看到李长河的身影出现在教室门口。

“李参议好。”袁文峰笑着打招呼。

李长河点点头:“袁署长,我今天来随堂听,你就按照平时上课状态就行。”

说完话,李长河便走向了最后排。

而班级中的政法学生则是眼冒金光,这就是机会啊!

其他五院他们不在意,但是政法学院不一样啊。

要是能入了李长河的眼,那么以后他们将会平步青云。

所以这节课对于他们那可就太重要了,一定要好好表现啊!

袁文峰此刻则是打起精神,他此刻内心的波动比学生们还要重。

“好,我们今天开始进行一场辩论:论大唐底层乡村治理,法治与宗族自治之轻重,及其对帝国未来之利弊。”

“那么,全体起立,赞成法治重要的学生坐在右边,赞成宗族自治重要的坐左边。”

班级上的学生快速起身,然后纷纷选择自己的立场,摆动桌椅,对视而落座,看得出来,这样的辩论经常举行,他们速度很快,而祁元甲则坐在了右边。

李长河欣慰点点头,看来自己推动的辩论形式还是很有作用的嘛。

“那么右边为正方,左边为反方,谁先来开篇立论?”袁文峰问道。

正反方学生互相看着对方,最后右边一人率先站起身。

“竟然是太原王家。”有人小声道。

“正方学生王宽抛砖引玉:诸位同仁,今日吾等共聚一堂,论及大唐底层乡村治理之道。吾认为:法治更为重要。”

“吾以为,法治乃治理之基石,自治虽有其益,然法治更为重要。法治者,定国之本,安民之基。若无法治,何以保民之权益,何以惩恶扬善?故法治乃乡村治理之要,亦为大唐帝国未来之利。”

随后王宽坐下,他的立论清晰明了。

而随着王宽的坐下,左边一人快速起身。

“陈郡谢家。”

“这次有意思了啊,平时这俩人可是不怎么爱搭理这种辩论的啊,但是每一次考评都在前五,从未退出。”

有学生小声,但依旧被李长河听到了,他脸上露出莫名微笑。

“学生谢应凌回辩,正方所论,虽有其理,然自治亦不可轻视。乡村之中,宗族之力,乡老之威,皆可为用。自治者,因地制宜,因俗而治,能解地方之纷,安百姓之心。若无自治,法治亦难行。故自治,方为乡村治理之道。”

随着谢应凌坐下,开篇立论结束,接下来便是双方的互相争辩。

不过不同于现代辩论方式,这里的辩论是上方互相攻防,谁都可以起身来辩。

果然立马有人站起身。

“正方学生贺方舟,反方所言自治之益,吾亦知之。然自治非无序,若无法治之规,自治恐成乱源。乡村之中,豪强横行,欺压百姓,若无严法治之,何以保民之权益?故法治者,定纷止争,保民之权,乃治理之要。且法治之下,民知法守法,社会有序,帝国方能长治久安。”

立刻有人回辩。

“反方学生唐明理,正方所论法治之要,吾亦不否认。然法治非万能,乡村之中,习俗各异,法治难以尽适。自治者,因俗而治,能解地方之纷,安百姓之心。且自治之下,民知其俗,行其规,社会亦能和谐。故自治,方能兼顾地方特色与帝国统一。”

“正方学生楚雄,吾认为...”

“反方学生韩明睿,吾...”

......

双方辩论可谓是天雷勾地火,引经据典,你来我往,针锋相对,主打一个谁也说服不了谁。

“正方学生王宽:反方诸君虽陈自治之益,然吾以为法治更为重要。昔者,禹分九州,任土作贡,因地制宜,然亦需律法以束之,方能安邦定国。”

“法治者,定国之本,安民之基,犹如周公制礼作乐,奠定礼乐文明之基石。法治之下,民知法守法,如商鞅立木为信,社会井然有序,方能保民之权益,惩恶扬善,如明镜高悬,奸邪无所遁形。”

“且法治能防止权力滥用,保护百姓免受豪强欺凌,如汉高祖约法三章,深得民心,帝国方能长治久安。故法治乃乡村治理之要,亦为大唐帝国未来之利,吾辈当以此为鉴。”

王宽的话果然是论点十足,一下子让摩拳擦掌的反方讨论的声音都小了下来。

直到三分钟后。

“反方学生谢应凌,正方所论法治之要,吾等亦不敢轻视。然自治之益,亦有其深远之历史渊源。”

“昔者,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因地制宜,因俗而治,方能解地方之纷,安百姓之心。且自治之下,民知其俗,行其规,社会亦能和谐,如夏禹治水,顺应水性,终使洪水得治,百姓安居乐业。”

“法治有其滞后性,一旦过于严苛,便是生命凋零,更易恐激起民变,更严重者,如秦二世暴政,民不聊生,终致天下大乱。故自治于今而言更为重要,宗族知具体情况,更能兼顾地方安和与帝国统一,方能安百姓之心,乃稳帝国之基。”

......

“吾等愿帝国未来之光明,自是法治与自治为最佳,但如今而言,其自治与帝国状况更相得益彰。”

谢应凌的反击是如此的快,且是如此的充分,一下子让正方这边都愣神片刻,整整五分钟都没有人再回答。

而李长河则是把目光看向了祁元甲,到现在他还没有起身。

而后,反方又站起一人。

“反方学生汪泉补充,正方所论法治之要,吾等亦知其重要。然自治之益,才是如今切实之要。”

“昔者,夏禹治水,顺应水性,终使洪水得治,此乃自治之典范。且自治之下,民知其俗,行其规,社会和谐非常。”

“文帝行仁政,黄老无为更是铸就大汉盛世,武帝严刑峻法,则是盛极而衰,饿殍万里。”

......

“吾等自是愿帝国未来远超文景,追及尧舜,但如今帝国正值困顿,内外交困,法以人行,人以财御,因而,虽法治与自治并行不悖,但共创盛世之前,宗族人治方为正道。”

此话一出,顿时反方众人不住拍手叫好。

是啊,论点论据之鲜明,很难让人升起反驳之心。

再看正方这边,众人则是一脸灰败,难以有人再战。

沉默良久,教师袁文峰出声了:“正方可有驳斥?不然便要结论。”

沉默三十秒。

袁文峰:“那么这场辩论...”

“正方学生祁元甲。”

众人目光瞬间汇聚而去。

“那不是第一次考评考了全班第一,全院第三的祁元甲吗?”

“他怎么会站起来?就第一次成绩好点,后面越来越差,水平不行。”

“是啊,他站起来不就是给我们丢人吗?这下输的更难看了。”

......

对于祁元甲的讨论很多,但大部分都是恶评。

但祁元甲没有被打倒,而是正声道:

“反方诸君所言自治之益,虽有其理,然吾认为法治更为根本。”

“昔者,周公制礼作乐,非但因地制宜,更需律法以束之,方能奠定礼乐文明之基石。法治之下,民知法守法,方能保民之权益,惩恶扬善。

“且法治能防止权力滥用,如汉高祖约法三章,深得民心,帝国方能长治久安。若自治而无法治,犹如无舵之舟,随风飘荡,终难长久。当今圣人更是以身作则,以法行国,历作不偏不倚,这方是大道之本,更是超越尧舜之举......”

接下来的祁元甲的话越说越激动,越说越完山,越想越明白。

他的话就像一道光,撕开了某些东西,照亮了...

祁元甲的话引经据典,从尧舜开始,从人治优秀反衬法治之优,从各个方面对反方从辩论开始的论点进行一一反驳,并从收益层面和数据层面进行实际反击。

他的话将反方所有观点全部驳斥,且逻辑完美无缺。

叮铃铃...

下课铃声响起,但无人关注,甚至其他班级的学生都汇聚了过来,无人大声喧哗,都在认真聆听。

“然今日之辩,吾等已论及法治与自治之轻重,及其对大唐帝国未来之利弊。吾以为,法治乃治理之基石,自治虽有其益,然法治更为重要。”

“法虽有滞后之嫌,但却远胜人性之私。”

......

“古往今来,法治之下,民知法守法,社会有序,方能保民之权益,惩恶扬善。更是法治防止了权力滥用,保护百姓免受豪强欺凌。法治不立,自治难行。”

“故,法治不止乡村治理之要,亦为大唐帝国未来之要。吾辈学子当以此为鉴,以法治为本,自治为辅,方能安百姓之心,稳帝国之基,今日之交流亦是为后世留宝贵之经验。”

“学生陈述完毕。”

长久的沉默,真正的长久的沉默。

祁元甲长达六分钟的快速文字输出,震惊了整个班级。

不,震惊了整个政法学院,若是登报,必将震惊整个大唐。

他的言论比李长河如今而来的一些观点书籍更为深刻。

其内容之详尽,其论点之鲜明,其道理之深刻,远胜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