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坛高手的对话,往往是点到为止、心领神会的。什么都掰扯得清清楚楚,岂不成了贩夫走卒之间的讨价还价?
王大伟也好,林海也罢,虽然还不能称之为政坛高手,但在他们所处的层级中,已经可以算是其中翘楚了。
按照林海最初的想法,顾焕州对李慧手中掌握秘密的事,很可能是了解一些的,或许是因为无法确定,或许是不便公开挑明,总之,需要有一个人充当探路者。而他自告奋勇承担这个角色,既可以为顾焕州搞定大局,又可以顺带着捞到足够的政治资本,同时,还能彻底摆脱一年多以来的困扰,可谓一举三得。
他的毛遂自荐很快便得到了顾焕州的积极响应,虽然没有公开召见并面授机宜,但和秦岭搭上了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就等于是被顾焕州接纳为了核心成员了。
然而,当从李光旭处看到那份内参报道和王辉突然发现两名可疑枪手之后,他随即敏锐的意识到,自己目前所做的一切,很可能只是顾焕州整体局部的一部分。
事实上,这个局早就在布了。
王大伟住院期间,张成林擅自做主,把一直被秘密关押的周海丰转移至东辽,这本身就很可疑。蒋宏意外得知了消息,并拿着提审手续,从省城一直追到东辽,闹得沸沸扬扬,就更不靠谱了。
经过这么一通折腾,本来被严密封锁的消息,轻而易举的泄露了出去,如果不是精心安排的,那张成林和蒋宏立刻就得被撤职查办。
现在是法治社会,如果没有高层的默许,王大伟就算再胆大妄为,也不敢把嫌疑人匿名并秘密关押四个月之久,如果日后到了法庭上,案件卷宗上都没法写。
只有一个可能。
那就是,周海丰知道了很多不该知道的事情,而这些事情,是根本无法拿到法庭上说的,现在的他,就是个烫手的山芋,审又不能审,放又放不得,只有死路一条。
王大伟也好,顾焕州也罢,当然不可能亲自动手的,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借刀杀人。借权倾天下的吴老爷子手中的刀,让周海丰无声无息的消失。
作为程辉的最信赖的狗头军师,周海丰所掌握的有关老爷子的秘密肯定是不少的,只要把消息巧妙的放出去,吴老爷子必然会出手灭口的。
不过,吴老爷子的刀虽然飞快,但却不是说借就能借的。
在波诡云谲的官场打拼了几十年,并最终坐到了如此高的位置,用老百姓的话说,吴老爷子绝对可以称得上是老狐狸中的老狐狸,一百五斤的体重,至少有一百四十斤是心眼儿。
想让老奸巨猾的吴慎之钻进圈套,必须把戏做足,不,应该叫做假戏真做才对。只要他出手,那周海丰的死就将成为击垮他的最后一块拼图。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林海挺身而出,正好满足了假戏真做的一切要求。所以,才得以顺利的被默许。
听起来,是不是感觉挺无奈的,甚至有点可悲可叹,无形之中,林海又成为了别人手中的棋子,傻乎乎的自以为得计,其实还是被人利用。
但他并不这么看。
当下的各类成功学大师口中,有个专用概念,叫做“向上社交”,这个概念风靡一时,似乎但凡要实现阶级跨越,就必须削尖脑袋向上钻营,为上层提供各种情绪价值,只有如此,才能混出个人模狗样。
其实,这是很扯淡的。
道理很简单,你想向上社交,可上面的人,为啥要跟你交往呢?你能给上面的人提供什么呢?
上面的人,拥有你拥有的一切,包括情绪价值,所以,人家才不会轻易接受来自下层的社交意愿呢。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
只有在你能够提供足够的交换成本之际,这种向上社交才有可能实现。
做任何事,都需要成本,阶级属性越高,成本也就越大。换句更通俗的话说,那就是你肯被人利用,去做上层人士不方便做的事情。
所以,在官场上,被领导利用,并非什么坏事,事实上,根本没有利用价值,才是最可怕的。
这一年多来,林海早就悟出了其中的精髓所在,可以坦然面对这种被利用的状态了。
当把这些关系都理顺之后,他很快就做出了判断。
假设这两个枪手与吴老爷子有关,那在发现被警方盯上之后,根本不需要搞的这么复杂,直接撤销行动即可。即便被抓,枪手和吴老爷子之间也隔着很多层,基本不会构成什么威胁的。
退一步讲,就算必须要把这两个人送出去,也可以有很多手段,不可能给王辉留下这么多信息的。
当年的孙国选在东辽警方重重包围之下,尚且可以逃之夭夭,而吴老爷子的手段比孙国选不知道高明多少倍,根本没必要搞脱裤子放屁这一套。
所以,今天晚上的突发情况,很可能是一种试探,至于为什么要试探,目前还不得而知。
当然,作为非专业人士,林海对自己的推断并没什么把握,于是便半真半假的以打赌的形式讲了出来。
本以为会遭到王大伟的嗤之以鼻,不料对方却同意了,这等于侧面印证了他的判断。
而作为陷阱总策划人的王大伟,其内心的变化,也同样充满了奇幻色彩。
当得知林海在周家附近布置人进行监视之际,他的心顿时就提了上来。
周海丰的事,已经通过李光旭把消息透露出去了,吴慎之很可能已经采取了行动,如果发现周家附近有埋伏,会果断的终止一切。
而作为外行,林海的布置不可能无懈可击,暴露的可能性极大,为了立刻终止这个愚蠢的行为,他甚至不惜动用技术手段,查明了林海的位置,并及时赶了过来。
当从赵广宁的口中得知两个枪手突然逃逸之后,他的愤怒几乎到了极点,如果不是身体尚未痊愈,他真想立刻冲回咖啡屋,直接薅着林海脖领子,狠狠抽一记耳光。
奶奶的,老子辛辛苦苦布下这么个局,就愣是被你个王八蛋给搅和了!
可冷静下来之后,他随即意识到了其中的问题所在。
这两个人的逃跑程序过于繁琐和复杂了。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刑侦,他对犯罪行为有着深刻的研究,越是高明的罪犯,在实施犯罪之际,越不会留下什么线索,所谓故布疑阵,影响公安人员的侦查方向,那都是文艺作品中为了制造悬念才有的情节。
痕迹越多,线索就越多,线索越多,被抓住的可能性就越多,逃走就逃走,没必要搞这么多花样。
之所以这么做,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试探。
当然,这并不是在试探是否被警方盯上了,而是在试探到底被哪里的警方盯上了。
基于这个推断,这两个枪手大概率已经被放弃了,上线早就做好了与他们切断关系的准备,所以才搞了今天这么一出,即便是现在抓了,估计也审不出什么来。
陷阱谁都会挖,可挖得再深,伪装得再完美,对手不一定会掉下去。
明知道是个陷阱,可对手还是一脚踩了进去,这才是高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