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了现代能源相关科目后,结合经典着作《山海经》、《易经》、《道德经》等,龙美根据《山海经》里“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等神话,列出了有关太阳的变化,利用数学建模,得出太阳能量模型,就差现代科学在太阳探测上给出有关太阳风、太阳黑子和日冕活动的数据对比核实。
模型和理论出来了,就差太阳表层的能量变化探测数据,龙美向导师求助,问要数据,导师也没有近代太阳的科学推测数据,他知道的是,米国即将发射太阳探测器,这个就看到时米国能不能共享探测数据了。残酷的现实就是,人类社会现在的文明程度,竟然还对能量提供者太阳知之甚少,甚至可以说只了解皮毛。
然而在中华文化的古籍里,却有很多关于太阳的传说,还有关于其它恒星的故事,这些故事在近百年的科技得到慢慢的证实,有很多仍未得到证实。一方面是中华文化的古籍不是现代的白话文,记载都是文言文形式,言简意赅,当然也带来了理解上的偏差。还有一种情况,龙美根据社会学对物种的生存法则的研究,认可一些生物学家的理论,这些理论表示物种为了生存,前代刻意传递错误的信息到同伴,或者隐瞒前代的经验,为的就是在物种社会内提高自身的生存竞争力。
半年就这样过去了,龙美利用中华文化古籍里的神话故事,围绕太阳系内最大的能量源的能量模型不断修补,研究停下的时候,对苏云的想念依旧越来越深,只不过,这样的想念,让他内心空虚的痛,睡不着的时候,他就用手机查阅跟太阳有关的神话故事,从传说中找到和现代科学相关的细节。
这天夜里,龙美的手机亮了一下,是自己的社交软件朋友圈有人评论了。
纹身很好,请给我发电子邮件!
龙美一猜,就知道这是苏云的口气,他打开电子邮箱,里面有一封来自陌生人的电子邮件。
我在地球的另一面,是遵照家族的安排过来学习的,世交的那个男生在这个国家的另一所大学进修,他是要学习回国继承家业,而我,相当于被迫来这边陪读,虽然我过来是学习艺术,我和他住在各自的学校里,我们家族的生意需要他们家族的照顾,作为回报,双方约定大学毕业回国后成婚。如果你能在研究上取得成就,我会利用我们家族关系为我们的未来铺路。
苏云并没写清楚自己在哪个国家学习,龙美也不太关心这个事,只要收到她的信息,就很开心,就觉得她就在自己身边。虽然她没有通过微信发送时实信息,但是二十四小时内,还是能够回信,有回信就好了,内心没有那么煎熬。
龙美一句一句的读着苏云写给他的信,他用了整整一个晚上,把自己这段时间以来对苏云的想念和学习全都写到邮件里,发送给苏云的邮箱。
然而第二天第三天,龙美每天下课回宿舍都要打开电子邮件手机客户端,睡前还要看看是不是邮件客户端没有投送通知,因为一直没收到回信。这样持续了半年的时间,龙美才等来苏云的第二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