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雄鹰一路驰援,写元人的残忍

“急奏!”

“元人南下!”

“延绥镇失守!”

一个声嘶力竭的声音传入到了大殿之内,原本接受着老朱的问询的户部尚书脸色难看。

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纳粮可是一个大工程,这个工程虽然是老朱亲派官员负责,但是依旧是属于户部的工作。

原本是定制南直隶和浙江道一带的改革,如今推行却不是那么顺利,就算是铁铉将当地官员和士绅梳理了一遍。

但是地方上盘根错节的势力,又怎么会如此容易被根除?

再加上南直隶可是村正委派最为艰难的地方,委派村正诸如山东和浙江道这种真正正的的屠了一遍的地方倒还是好弄得,北方贫瘠的土地也是好弄的,但是独独南直隶和江西、福建等地,宗族势力过于庞大,想要将村正安插进去,实在是艰难。

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说到底也就是朝廷出手,向这些地方上的乡绅、官老爷、商贾们多要一些钱粮。

不过是些许钱粮而已,各家从手里面每年多漏一些也就可以糊弄了事了。

反正怎么样还不能从自己手底下的人里刮些下来呢?

可是这个村正不一样啊,这是真真正正的撼动了这些人在地方上赖以生存的根基啊!若是让这些贱民都知道了朝廷的政策,他们还怎么愚民呢?

“臣以为,此事不可操之过急,当徐徐图之,一府一府的安插下来,尽量稳妥,现如今江浙、山东、山西、山西一带已经足以安置退役的兵卒了。”

他们需要慢一些、再慢一些,只要慢就能从政策中找到漏洞,只要慢就能从里面看到转机!

户部尚书很清楚自己若是将这件事情实行下去,会在士林中有什么样的影响,自己的家族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所以他不敢!

此时他已经十分后悔了,不应该利欲熏心之下,贸然接手这个户部尚书!果然那些人让他上来就不是什么好事!他可是从江西升上来的,不了解之下直接天上扣了这么一个大帽子下来将他给拍晕了!

朱雄英原本满不在乎的表情一遍,皱着眉头看着面前的户部尚书,按照他的意思,这件事情是一定要尽快的推行下去的,最起码江南南方六道要大规模的推行下去。

理由也是十分充分的,要知道当年跟随老朱的不少都是四五十岁的人了,还有许多已经到了不能再服役的年龄了。

而且经过不断的教学,终于让这些人成功的认识了常用的汉字,若是长久的拖着他们不分配下去,除了干吃朝廷粮饷没有任何意义。

虽然真的如同户部尚书所说,这些人若是将六道所有村乡占满了,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朱雄英的想法是,最起码要先搭起来架子,等到人员足够可以进一步推行。

相比于户部尚书的法子有些激进,但是只有这样才能将摊子快速铺开,增加朝廷在地方上的影响力!

朱雄英坐直了身子正想要开口.......

却是猛然的顿住,瞪大了眼睛朝着大殿之外看去。

“急奏!元人南下!延绥镇失守!”

延绥镇失守!!!!

耗费朝廷千万粮草以及无数钱钞又有大军驻扎的延绥镇竟然失守了!

什么摊丁入亩!

什么官身一体纳粮!

这些事情在元人南下打入关中这件事情来说,都变得不值一提!

哗啦一声,整个大殿内无数人惊慌失措的站起了身来,无数张椅子尽皆倒在了地上。

而一些被倒下的椅子砸中的大臣也是忘记了疼痛,只是站起身转过头,一脸惊恐的望着外面。

“快!”

“打开殿门!将那人叫进来问话!”老朱此时已经睁开了双眼,浑身气质为之一变,在众人的惊慌失措中,却是格外的冷静。

几个原本站立在一旁的小太监这才从茫然中回过神来,连忙快跑了过去,几人合力迅速的将宫门打开。

秋日的凉风带着萧瑟的意味吹进了大殿之中,离着殿门比较近的几个大臣不由的向外面张望。

而朱雄英此时却是惊的站起了身,心中的惊涛骇浪已经不能用言语来表述,手里死死的攥着两侧椅子的扶手。

元人南下,延绥镇失守,百里加急的军情!

以朱雄英的目力,当然是能够看清楚外面斥候身上的红羽!

若不是紧急的军情,若不是天大的事情,若不是形势极度恶劣,陕西道和西安府的官员断然是不会用这样的急奏的。

朱雄英直接起身,快步走到中间,将挡在身前的大臣们尽数拨开,冲出了殿门。

一身皇太孙的团龙服饰,让从西安一路飞驰到应天的斥候一眼就确认了其身份。

扑通一声斥候便跪在了地上:“小的参见皇太孙殿下!”

朱雄英紧皱着眉头,努力的控制着自己的心跳,一只手硬生生的将斥候从地上给抓起来,直接拖着其进入大殿之中将其扔到了地上:“说!到底怎么回事!”

而不论是练子宁和齐德,还是其他的六部要员就连上林苑监袁世平此时也是纷纷围了过来。

原本今日刚刚因为军队开支过大,兵部尚书不断跟户部要钱这件事情想着老朱参了一本的户部尚书,此时已经开始飞速的盘算着,到底需要多少的钱粮,才能供给这次元人南下所造成的损失!

其他的朝廷要员,此时亦是心中震惊!

自从将元人赶出关外,他们是有多久没有收到过如此急奏入京的消息了?元人南下对于他们来说可是十几年未曾听到过的传闻了!

而对于朝堂上的百官来说更是一个灭顶之灾了,因为这很有可能让本来逐渐沉寂下去的武官们再次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之中。

文武相斗,这是自古不变的真理。

武官事大,他们就要夹起脑袋来做人了.......

这便是满朝大臣的心声,忧国忧民有之,但是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