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得不说赵家村的地理位置十分的优越,紧邻湖畔,山清水秀又是紧邻着应天城,算是在天子脚下。

如今红薯与土豆已经彻底成熟了,原本有些泛黄的沙土此时已经被成片的紫红色藤蔓和已经逐渐发黄的叶子所代替。

而早就已经候在这里的上林苑的众人,以及本地被雇佣的百姓,此时正翘首以盼的望着远处。

从皇宫前往上林苑所在的赵家村,一路上自然是锦衣卫开道,周边的御林军亲卫们更是将四周围死死的盯着。

而这中间,一个古朴威严的皇帝车架便在其中缓慢的行驶着。

老朱此时已经褪去了平日里宫中的皇帝服饰,正一身粗布麻衣的坐在马车内,这身装扮再配上老朱风吹日晒的脸颊,活脱脱一副老农的架势。

朱标一身灰色常服,端坐在一旁,朱雄英则是一身带着花纹的太孙服饰一脸郁闷的坐在了马车一侧。

老朱看着郁闷了一道的朱雄英,不由得笑骂道:“我说你这猴儿,这一路上弄这个表情给谁看呢?”

朱雄英无奈:“皇爷爷今天是多大的日子,孙儿还请了专门的画师,就是为了记录这高产作物丰收的时刻,您穿这一身孙儿可是着实没有想到啊......”

老朱摆摆手:“你知道个啥?这东西还是自己挖出来更能放心!反正这些庄家活计你又不会,正好在上面当一个吉祥物就好了,咱也没想让你下来添乱!”

朱雄英讪笑着不说话,农业上的事情理论都懂,但是若是真的论动手,朱雄英还真是一个头两个大,自小长在城里,平日里跟土地最为接近的时候,那就只有农家乐了。

朱标在一旁看向这对祖孙嘴角不由的迁出笑意:“现如今各地水灾褪去,离京的京军也概要返回了,这样一来这一次的水灾也就过去了。英儿的大明报每期都在宣传,尤其是江南地区的报纸,每日刊登着的都是京军救灾的小事,现如今遍地都在宣扬父亲圣天子的名号,今日再得高产作物,父亲的声望会再上一个台阶。”

老朱撇了撇嘴,往后一靠:“声望有啥用?又不是打天下的时候了,咱要这些没啥个作用,咱也不在意。”

朱雄英点头,自从老朱登基以来可是从未关心过自己的身后名,那些拿笔的文官那是想杀就杀,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恒案,还有若不是自己穿越未来会发生的蓝玉案,这些老朱可是大杀特杀,一点都不在乎自己史书上的名声。

当然这也是后世一些人抹黑老朱的地方,毕竟连他的子孙都没有为其洗白。

不过没有什么关系,朱雄英望向窗外,已经能依稀看到赵家庄的轮廓了,刀子在朱家的手里,票子也在朱家的手里,舆论更是在自己的手中,未来史书如何,自然也在朱家的手里!

甚至是若是这些读书人心里藏着坏水,又怎么能堵住民间悠悠众口?

“臣等恭迎圣上!”此时站在最前排的除了上林苑监正以外全是一身红色官袍六部尚书抢占了前排,后面还有一应侍郎与三四品的大员。

如此盛会这些文官可是挖空了脑袋想要参与,毕竟这必定是名留史册的日子。

朱雄英率先跳下了马车,转身扶着老朱下来,刚落到地上老朱就摆了摆手:“行了,今日就是要看看这些庄稼把式,你们会的就放下身段下来一起弄,不会的就给咱躲到一旁不许添乱了!”

听到皇帝陛下要亲耕田亩,一众大臣当然不敢停留,纷纷宽衣解袖就要跟老朱一起劳作,倒是将一旁上林苑监正还有一干官员直接挤出了外围。

朱雄英见状不由摇头,这群文官对于名声的渴望还真是可怕,就连方孝孺都不能免俗,此时其正仗着身份,紧紧跟随在老朱身旁。

看到了袁世平被挤了出来,朱雄英招了招手:“怎么样人手足够么?”

“殿下放心,臣已经都准备好了,那些都是老农,都知道这个应该如何收获了。”

“那就好,这些官员什么都不会,到时候要看好了他们,这些红薯土豆可是宝贝,被他们毁一颗都是要心疼的!”

袁世平重重的点头:“殿下放心吧!”

这些东西可是他的心血,怎么会让他们给糟蹋了?

“嗯,等收获完了,计算完收成,抓紧紧将藤蔓重新种下,云南福建等地可是准备好了土地?等这些弄完了.......”

“你们在那边嘀咕些什么?袁世平你过来,咱问你,这红薯土豆到底有多少收成?”说话间老朱已经走了过来,将朱雄英挤到一边,拽着袁世平的手就往红薯地那边走去。

只留下了身后无数红衣大臣们眼热的看着,或许老朱发家初期礼贤下士过,但是他们这群人可是从未体会到的。

朱雄英无奈也招呼着一众大臣们跟上,这老朱该收买人心的时候做的真的是太过于自然了。

此时红薯地里早就候着大量的农户们,这些都是经过锦衣卫筛查,往上数三代家世清白的,不然根本不能将人放到老朱的身前。

这些农户们看到一群大官们向他们这边走过来,虽然最为中间的人一身的粗布麻衣,但是也能知道其身份的不简单,再加上知道今天是要见皇帝的,当即腿一软就直接跪在地上口呼万岁了。

老朱走过去一脸的和蔼:“都起来吧,老丈啊,今日咱就是来跟你们一起挖红薯的,今日是收获的日子,咱之前也是地里抛食的,今天过来就是看看收成如何,老丈不用紧张!”

说着老朱就接过朱标递过来的钉耙,走到一处田地听了农人叮嘱了几句便挥舞起了手中的钉耙开始干了起来。

一旁的大臣见到这副状况,也不顾自身干净的官袍,直接拿过农户手中的钉耙,开始在这些农户的指导下认认真真的干了起来。

没有办法皇帝都一马当先,他们这些做大臣的又怎么好意思装模作样?